见贤思齐的前一句(金句见贤思齐焉)

我是卓言,我们一起终身学习,第444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见贤思齐的前一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见贤思齐的前一句(金句见贤思齐焉)

见贤思齐的前一句

我是卓言,我们一起终身学习,第444天。

作为中国人,仅仅是西方的知识,已经不能支撑起我们的精神空间。我们必须,也应该回到自己的文化传统里,去寻找更多的精神资源,复兴我们该有的文化自信。今天我们分享《论语》中关于见贤思齐的论述。

你是缺钱还是缺德?是见贤思齐,还是见钱思齐?

一般说来,见贤思齐,每个人都大概晓得。见不贤而省察自己,就很少有人有这意识。而这后一条,比前一条有价值得多!这样你既能宽容他人,又能检讨自己,天地完全不一样。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赶紧对照检查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这是儒家的“学习学”,自修心法,无论看什么,都对照自己看。看书,是切己体察,对照自己看;看别人,也是切己体察,他好的地方,我能不能学,他不好的地方,我有没有,如有,能不能改。

张居正讲解说,人之自修,磨砺之功,尽在自己身上;而观察别人,正可帮助自己。看见有德的贤人,我就想:“善本吾性,事在人为,他有这等贤德,我怎么不能呢?”于是勉力奋发,一定要和他一样才罢。看见无德不贤的人,心里就厌恶他。但如果只是厌恶,甚至轻蔑、讥讽、痛骂,那只是又害了自己的德性而已,要自家省察说:“自知甚难,他这么缺德还不自知,干出这样的事。他这毛病,莫不会我也有吧?”发现有——其实多半都有——马上就改。

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则每个人,无论贤愚,都是你的学习对象,那进步还不快吗?

一般来说,见贤思齐,每个人都大概晓得。见不贤而省察自己,就很少有人有这意识。而这后一条,比前一条有价值得多!这样你既能宽容他人,又能检讨自己,天地完全不一样。

我们往往都觉得自己缺钱,别人缺德,所以不注意见贤思齐,成天琢磨的都是见钱思齐。其实我们自己就缺德,最缺的就是德,每个人都缺德,缺德比缺钱缺得厉害。

觉得自己缺钱,就小人喻于利,不择手段追求钱;觉得自己缺德,就君子喻于义,时时刻刻追求德。不要把缺德当骂人话,认识到自己缺德,着急自己怎么这么缺德,进步就快了。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参考资源:华杉讲透《论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