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和涂料的附着力(涂料的附着性及附着机理是怎样的)

有机涂层的附着性能自始至终都是作为保护涂层系统至关重要的性能加以控制,这个自始至终的性能控制贯穿于涂层配方设计,涂层材料的施工,以及后续的性能测试,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保护涂层所期望的附着性能减弱或消失。

油漆和涂料的附着力(涂料的附着性及附着机理是怎样的)(1)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期望配制的涂层材料能提供良好的结合力,以及与基材或其它涂层之间的附着力、涂层材料本身的内聚力;同时,配制的涂层材料能通过适当的施涂方法以控制一定程度的附着强度;最终,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应用合适的方法探测被设计的结合力失效机理和失效状态。

油漆和涂料的附着力(涂料的附着性及附着机理是怎样的)(2)

附着的类型取决于基材和涂层的特性。一共有三种类型的附着:机械附着、极性附着和化学附着。

1机械附着

施工中相对重要的是机械附着。机械性附着力是与表面粗糙度或锚固纹理相关的附着类型。被涂表面粗糙、接触面积大,则具有较好的机械粘附性。

可通过喷砂或酸洗磷化工艺控制,以对涂装表面的机械附着提供优化的粗糙度。涂层如完全取决于机械粘结,要求其有较深的锚纹结构,对基体的黏结比化学或极性黏结更为有效。

大多数涂装是在维修现场进行,锚纹深度超过0.25~0.50mm将有利于黏结。要求涂层厚度满足对基体的黏结和防护还取决于涂料的性质与环境的严酷程度。

2极性附着

极性附着取决于涂料中树脂对基体的吸引力。树脂的吸引行为好似软磁铁的极性吸引。树脂粘合剂与金属表面之间的吸引程度可确定极性附着的数值。

如环氧类树脂具有优异的附着性,这是由于其羟基的极性对金属表面显示很大的吸引力,但不同树脂对金属表面的极性吸引和黏附能力有较大差异。

虽然已知涂装基底的润湿对附着是重要的,这是根据涂层对钢最终黏结必须要有紧密的分子接触。

3化学附着

化学附着实际上是涂料与金属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是由涂层和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键形成的结合力,无疑是最为有效的结合。如磷酸乙烯基底漆在金属、树脂、防腐颜料之间发生反应,以便产生牢固的附着的耐腐蚀涂层。

环氧基有很大的化学亲和力,加上羟基的极性吸引,使环氧涂料具有独特的黏结能力。

那么,对于保护性涂层来说,何谓“良好附着(性能)”呢?

油漆和涂料的附着力(涂料的附着性及附着机理是怎样的)(3)

根据《ISO 2409-2007 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要求,通过对涂层的划格试验,将结果划分为以下6个等级:

油漆和涂料的附着力(涂料的附着性及附着机理是怎样的)(4)

油漆和涂料的附着力(涂料的附着性及附着机理是怎样的)(5)

对于一般用途,前三级是令人满意的,并用于要求评定合格或不合格时。

根据《ISO 4624-2003色漆和清漆 粘附力拉脱试验》,附着力的强度以N/㎜²(Mpa)来表示。ISO12944-6中对于涂层系统(干膜厚度大于250微米时)的附着力,要求按照ISO 4624拉开法附着力测试,至少要达到5Mpa,并且不低于原的50%(在GB中是70%)。

对于旧涂层的维修,参考数值至少要达到2Mpa,才能认定为原涂层具有一定的附着力,可以保留,否则旧涂层予以去除。

关于涂料附着力的现场测试,涂层需在标准大气环境下养护3周(21天)后进行,此时进行的测试其结果更为准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