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

说到花鲢不一定每个人都知道,但要是说到“剁椒鱼头”,我想肯定是家喻户晓的美食,而我们吃的那个鱼头,就是使用花鲢的鱼头,这下知道今天的主角来头有点大了吧!上期介绍了白鲢,其实花鲢和白鲢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常常被放在一起说事,但是它们俩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要真的放在一起,估计花鲢会觉得白鲢蹭它的名气,高攀了它,所以今天就来单独说说花鲢吧。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1)

“剁椒鱼头”的头和身子是这样的

花鲢学名叫鳙鱼,还有其它的小名以及地方性称呼,如: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雄鱼等。雅称:"水中清道夫",常常和白鲢放在一起称作鲢鳙,是淡水鱼的一种,也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2)

如果你是第一次见花鲢的话,说不定以后就能记住它了,因为它的长相比较特别,尤其是头部,非常大,约占整个身体的五分之二长度,所以花鲢的头非常出名,一个头卖出了“天价”剩下的身体有时被当做下脚料。不仅如此,花鲢的嘴巴还特别的大,有体型大的花鲢,一张嘴就能塞进一个拳头。总体上来看,花鲢头大且宽,嘴巴上翘,眼位较低,所以长得还是比较搞笑的。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3)

从外表上看,花鲢一般的体长约68~342mm,体长为体高的2.7—3.7倍。腹膜黑色,背部以及体侧上半部稍微有点黑,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每个鱼鳍呈现灰色,上有许多黑色小斑点,正是因为这些黑白夹杂的颜色,才被称作为花鲢,相对于白鲢来说颜色是丰富一点。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4)

花鲢多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以及众多的大小池塘里,当然静水水域的鱼都是人工放养的。由于是滤食性鱼类,所以根据食物的主要分布,花鲢通常都在水域的中上层活动,平时就和兄弟白鲢一起合伙喝水。但根据钓鱼人的经验,花鲢比白鲢的生活水层更丰富一点,因为它有时还会去水底觅食,尤其是个体较大的花鲢,它们甚至会吃一些水底动物,很多钓鱼人都曾经用蚯蚓钓到过花鲢,有的甚至还用亮片路亚到它,实在是神奇的一件事。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5)

花鲢也是中国特有鱼类,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只要有白鲢的地方肯定是会有花鲢的,不再赘述,感兴趣的可以看前面一篇文章。花鲢是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30℃,尤其是夏季的时候,是生长的旺季。对于水质的要求不高,瘦水的水体长的就瘦,头部能占到一半的长度,而在肥水水域当中更能快速生长,因为这种水质浮游食物更多。根据这个特点,花鲢就成为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鱼之一,经济价值较高。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6)

成也“剁椒鱼头”败也“剁椒鱼头”

花鲢和白鲢一样属于滤食性鱼类,就是不断张着大嘴,将嘴边混合浮游生物的水吸进,然后从鱼鳃排出水,留下自己需要的食物,如此反复过滤。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也吃硅藻和蓝藻类等部分浮游植物以及人工饲料。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7)

花鲢性格比较温驯,不像白鲢那样冲动爱跳跃,当然是不是因为自己头太大导致的也不得而知。长期和白鲢在一起抢食,所以它们把自己的嘴巴进化得很大,这样喝起水来,一口顶白鲢两口,进食效率大大提高,在得意忘形嘲笑自己打败白鲢的时候,殊不知吃货们早已盯上了自己的鱼头了。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8)

取花鲢鱼头1个、剁椒适量、高度白酒1大匙、胡椒粉、料酒1小勺、蒸鱼豉油1大匙、油、盐、姜葱。将鱼头洗净从鱼唇正中剖开,在鱼头下面鱼肉较厚的部分斜划几刀。将料酒、胡椒粉、盐撒在鱼头上,抹匀,腌制约20分钟。把高度白酒倒入剁椒中,拌匀备用。在腌制好的鱼头表面淋上少许油,抹匀放在铺好的姜葱上,将剁椒铺在鱼头上,一起放入烧开的水中蒸约10分钟。取出鱼头,倒去碗内多余的汤汁,撒上葱花,淋入蒸鱼豉油,泼上适量的热油,一道经典的剁椒鱼头就完成了。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9)

这道湖南省的传统湘菜系名菜,菜品色泽红亮、味浓、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口感软糯、鲜辣适口。鱼头的鲜香被尽量保留在肉质之内,剁椒的味道又恰到好处地渗入到鱼肉当中,入口细嫩晶莹,带着一股温文尔雅的辣味。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剁椒鱼头"被评为"中国菜"湖南十大经典名菜。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10)

但是对于把鱼头养大的鱼身体来说,它们之间的价格相差巨大,有的饭店买花鲢完全就是为了鱼头而买的,剩下的鱼肉爱咋办咋办。逛菜市场买鱼的人也都喜欢单买花鲢头,剩下的部位都会堆积在一起被打折出售,花鲢要是早知道有这种下场,不知有何感想?

清洁工身份被坐实

花鲢在国内除了养殖供食用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净化水质,在很多农村水域,年初的时候放养鲢鳙,一方面是为了年底能加个餐,另外就是为了净化生产队大塘的水质,防止水质过肥水草过分生长导致鱼塘淤积。但是在一些城市水域,会被专门用来清理水藻,所以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淡水清道夫”,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水中的“清洁工”。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11)

而海对岸的美国也在无意中发现花鲢的这项功能,感觉像发现宝贝一样将它们请回家。因为早些年美国的工业比较发达,但是重工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环境遭到破坏,所以周边水域水质过肥,重金属污染严重,水藻泛滥。而花鲢作为“亚洲鲤鱼”当中的一份子就被用来清理这些垃圾了。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12)

但是美国人只是预料到开头,却没有控制住结尾,他们没想到“亚洲鲤鱼”这么顽强,在污水中没有死去,反而活得好好的,凭借较强的生存适应能力,以及繁殖能力,很快霸占了所在水域,挤压本地鱼种的生存空间,并入侵周边其它水域。眼看着要进入五大湖地区,美国人开始翻脸不认鱼了,情急之下下令格杀勿论,什么残忍的手段都使出来了。最先倒霉的就是花鲢了,因为体积较大,成为众矢之的,无数几十斤的大花鲢被杀死扔掉。

大花鲢的正宗吃法(花鲢的苦恼)(13)

虽然花鲢的头部含有一种人体所需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以及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等,但是美国人还是不会去吃它们,即便鱼头没刺也不吃。到底是嫌水脏重金属超标呢?还是真的是厨艺不精,无法掌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