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

何谓喜何谓悲?答案出自《神童诗·四喜》。

看过的应该都晓得,其文中提到了四悲四喜。

也就是说,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也不外乎还有四大悲事: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独子,少子无良师。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1)

无论是喜是悲,皆属人生之大事。

遇喜者,会有“沾沾自喜”之人,逢悲者,更少不了成日以“郁郁寡欢”度日。

但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喜不会造就我们,悲也不会击垮我们,我们就可以保持淡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喜与悲了。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2)

回过头来说,既然这些是大事,那就不免会大操大办,现实中也确实如此。

而古代的人无论是在迎“喜”,还是办“丧”事中,都颇有讲究

且不说对错,单看他们的用心,就知道他们对人生大事的敬畏程度。

“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这是经常从老一辈人口中听到的俗语。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何讲究呢?我们可以一一来看。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3)

[微风]

“丧人出栋梁”

老话常说:“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但毋庸置疑的是,“死”这个字,在古代封建主义的思想观念中,向来是“不吉”的代表。

也正因此,让数字“四”遭到了“连坐”反应。

然而这句话的意思却是:把房子借给别人家停丧办事是有好处的,将来房子里可能还会出栋梁之材。

这句话乍一听,让人很是费解,这难道不是违背了传统观念吗?

其实古人这么说,是有一定的深意的。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4)

既然愿意出借,定是有自己的考虑,主要有这三个原因:

1. 古人认为“逝者为大”,当然,这个说法在当今也同样适用。

也就是说,相较逝去的人来说,活着的人已算最大的赢家了

无论你和这个人生前有什么仇怨,都会随着他逝去的那一瞬间而烟消云散。

身乃人之根本,连生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情怨呢?

所以古人遇到这样的事儿,一般是不会拒绝的。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5)

2. 由于“棺”“官”同音,古人觉得有“升官发财”之意;而“材”又与人才的“才”同音,是“栋梁之才”的寓意。

这种说法就近乎迷信了。

那时的人们由于思想意识封建,再加上文化知识的匮乏,所以他们极喜欢在这种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说法中寻求自我安慰,给自己向上而生的希望,这倒也可以理解

因此,他们认为,若自己的房子停放了棺材,不打紧,意味着将有好运降临,也算为自己积累了福报。

​[浮云]

3. 办丧事虽不吉利,但古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件事情,其实还是像上文所说的“迷信”思维。

他们认为让逝者从自己的房子里出去,无形中也是帮自己把房中原本的不好气息一并带走

带走之后自己的家里的运气不就会越来越好了吗?子孙后代也能被“祥运”缠绕。

所谓“好人有好报”,这也是自己的功德一件。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6)

其实,丧事在古代的一些农村里也被称为“白喜事”,也就是所谓的“喜丧”。

尤其是年岁大的老人离世,更可以按“喜丧”来办,也就是热热闹闹的举办丧事,让他们可以安详的离开,走的时候没有痛苦。

那这样说来,把房子借给他人来办丧事的话,就更有意义了。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7)

​[微风]

“生人不寝房”

再来说“生人不寝房”这句,理解了上半句的话,那这句也就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就是在说不能把房子借给孕妇生子。

那这该如何解释?迎接新生命的降临难道不该是一件喜事吗?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8)

话虽如此,但那时的人们却有着别样的看法。

这里面其实也有三个原因:

1. 生子意味着会“见血”,以古人迷信的角度来看,会认为这个房子今后不免会有不好的事发生,一想到这里,他们断然不会愿意。

​[浮云]

2. 古人认为女人属“阴”,阴阴柔柔的,怀孕坐月子时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一些不好的东西,若她们将这些东西携带在身上,再住到自家的房子里,那不就是为自己“招祸”吗?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9)

3. 那时的人认为新生儿的降生本就是一种喜事,有人丁兴旺之意,香火得以延续之意。

万物都有灵性,更何况是人呢?

如若是在自己家中出生,新生儿就很有可能将自己家中的好运全都“吸”走,那不就影响了自家的气运呢?

毕竟古人都很信“运气”,“运势”这种学说。

他们会觉得,如果产妇生的是个男孩,那就更有可能把自己家生男孩的“气运”给一并带走,以后自家人生男孩的几率不就大大降低了吗?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10)

所以在那个时候,人们都是十分抗拒让外家的产妇进自己家中的。

可见,当时被封建迷信思想所禁锢的人类是多么迂腐与无知

然而,直至今天,还有很多人对这句俗语深信不疑,这也说明了传统观念对人的影响极深

其实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些说法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11)

结语:

现代社会发展瞬息万变,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对过往一些迷信学说都加以摒弃了,几乎不再有人相信。

并且对于一切事宜,都提倡简办

丧事来说,基本都推行火化

至于生孩子,基本都在医院生产,鲜少有人在家中请产婆了。毕竟时代不同了,医学水平较以往已经高超了百倍,这方面的担忧已不需再有了。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12)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一些约定成俗的思想体系早已在人们心中固化,所以才会有这些迷信学说,而我们对于这些言论知晓一些也无大碍

了解一些古代人的想法,古今对比一下就能发现我们处在一个多么先进的时代,也能给我们的人生之路增添更多动力。

只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相信科学即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