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因小人被贬的人物(唐朝一对父子宰相)

这对父子来自唐朝,是官宦世家,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他们的家族,看过《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都知道诸葛亮有一个朋友叫崔州平,你不要小看这个崔州平,他所在的家族在东汉时期就是名门望族,这个家族叫做博陵崔氏,到了隋唐时期博陵崔氏成了五姓七望之一的名门望族,在唐朝强悍到一个家族出了15位宰相,所以当时的段子手编了一个段子: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崔家牛过皇家可见其家族的实力。

唐朝因小人被贬的人物(唐朝一对父子宰相)(1)

本文讲述的主人公崔沆就出身在这个大家族中的长房一系,小的时候就很有灵气,有一次他的父亲带着他去见当时的大画家、宰相韩滉,韩滉指着笔架让他作诗,他就当场写下:

天边心性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结果韩滉称他是前程万里,成语前程万里就这样产生了。事实证明这个画过《五牛图》的韩滉眼光还真的不错,崔沆通过科举进士及第,二次入朝任宰相,任宰相时充分发挥他的权斗能力,把政敌右仆射白敏中挤掉独掌大权,培植自己的党羽,任用亲信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等人,权势熏天,又一次引发民间段子手的调侃:

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瑰蒙

炙手可热,这个成语就是这样来的,他在朝中独控大权自然引起唐宣宗的警觉,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满意手下大臣独掌大权的,矛盾就开始累积起来,对于他的朋党,唐宣宗也不动声色的打压,有一次他对唐宣宗说让郑鲁接替自己的位置,这一下唐宣宗就抓住了发泄点,问了一句:这朝中的事情是你说了算吗?吓的崔沆半死,最后被罢相。

唐朝因小人被贬的人物(唐朝一对父子宰相)(2)

崔沆外放任淮南节度使,不过博陵崔氏并不是唐宣宗想动就能动的,特别是到了晚唐风雨飘摇时期,崔沆能挪位置唐宣宗已经很满意了。临行时唐宣宗亲自作诗送他出京城,并晋封他为魏国公,也算是对他罢相的一种变相的补尝,帝王心思学着点。

父亲的故事讲完了,接下去讲儿子的故事。

崔铉他有四个儿子:崔沆、崔汀、崔潭、崔沂,大家一看就知道接下去肯定是讨论长子崔沆,话说崔家基因还真的不错,崔沆也是靠考试进入朝廷的,进士及第,说明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不是光靠家族势力。

他在唐懿宗朝为官,起伏也比较大,先被从妹夫连累被贬到惠州司马,最后入朝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这个成语就发生在任工部尚书之后。

话说有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水平相当高,写的文章非常漂亮,他的答卷被崔沆发现之后就爱不释手,崔沆是一个有才之人,爱才之心人皆有之也属正常,被主考官如此态度对待自然高中,这样崔瀣就机缘巧合地成了崔沆的门生,崔沆就成了他的座师。

唐朝因小人被贬的人物(唐朝一对父子宰相)(3)

为了感谢,崔瀣上门去拜访自己的“恩师”,学生去拜见座师,围观的群众自然很多,有人一看这二人的名字一合就是沆瀣,段子手就顺口编了一句““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就这样沆瀣一这个成语就出来,大家对这个段子手纷纷点赞,因为他们同气连枝嘛。后来崔瀣升官很快,这个时候大家觉得他们是不是真的窜通好的,沆瀣一气就从同气连枝变成窜通一气,成了嘲讽他的话。

崔瀣的结局不清,而崔沆在黄巢大起义中来不及逃离长安被黄巢杀害,而他的四弟崔沂在后梁,后唐任高官到终老。

一门三成语的故事讲完了。

其实沆瀣一气这个词语的出现有一些巧合,沆瀣这个词语很早就有了,指的就是夜里的水气,露水。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楚辞·远游》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有人解释这里的沆瀣指北方夜半气。他们名字中巧合有这两个字才被好事者顺口一说,居然就产生了一个带有贬义的成语,估计这也是机缘巧合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