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人间仙境(黄果树瀑布揽胜)

□沈志权

在贵州结束了红色之旅之后,我们开始了绿色之旅——游览黄果树瀑布景区。

黄果树瀑布被称为“中华第一瀑”,世界排名居第三,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瀑布为何取名黄果树?黄果树是地名,还是一种什么树?我们感到疑惑。导游介绍说,黄果树是瀑布周围山上的一种榕树,当地老百姓叫它“黄葛树”。或许当年徐霞客游历至此,把当地人说的“黄葛树”听成了“黄果树”,并写进了游记,于是黄果树瀑布就这样叫开了。

回家翻阅《徐霞客游记》,未见黄果树的由来,却见徐霞客在《黔游日记》中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如下描述: “……担夫曰:‘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歉歉。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是为白虹桥。其桥南北横跨,下辟三门,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渡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云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黄果树瀑布人间仙境(黄果树瀑布揽胜)(1)

我们到达黄果树景区的时间大约在下午两点钟左右,太阳很大,天气很热。进景区门,穿过盆景园,隐隐听到远处传来訇然的瀑布声。我们此行路程安排是由南而北,正好与当年的徐霞客由北而南的行程相反。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行走半里许,透过树林的缝隙,隐约可见右前方的瀑布。远远看去,那瀑布好像是静止不动的,如果不是那瀑布的轰鸣声,还以为是几匹巨幅白绫挂在前方的绿树丛中。从瀑布西南方往北行走,渐渐见瀑布由“静止”变得流动,轰鸣声也越来越大,此时空气中已漂浮着薄薄的雾气,暑气已消去一半。来到观瀑亭,只见对面的瀑布在百余米宽的崖面上分成四大股从七、八十米的断崖凌空飞流直下,在犀牛潭激起万朵雪莲,发出如雷般的轰鸣,气势壮观,动人心魄。来到瀑布西侧,近距离观看瀑布,又别是一番气象:四股瀑布犹如四条白色巨龙,挟裹着风雷从天空直扑犀牛潭,在潭中翻出道道白浪,白浪腾起化作白茫茫的水雾,直向对岸的观瀑亭喷去,映出彩虹道道,显得格外壮丽。

前行没几步,即到了水帘洞西头入口处。据碑刻介绍,水帘洞位于瀑布四十米至四十七米的高度上,东西横贯,全长一百三十四米,有六个洞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走进水帘洞,暑气顿消,但洞中阴暗,头顶滴水,脚下积水,行走其间,不免有些神悚。来到洞厅,从洞窗看洞外瀑布,大股瀑布如天河倒泻,似水幕直挂,气势恢宏;小股瀑布则如水帘下垂,似白练悬挂,风光旖旎。更有崖石凸出处,瀑布落下,飞珠溅玉,伸手去接,珠玉飞溅脸上,令人惬意无比。在这里,可以领略到黄果树瀑布的壮观、俊秀、乃至婉约。

黄果树瀑布人间仙境(黄果树瀑布揽胜)(2)

走出水帘洞,沿瀑布东边的山道来到山下的犀牛潭边,北边是轰鸣的瀑布声,南边是哗哗的流水声;北边的瀑布白色似雪,南边的流水绿色如碧。激越的白水河经过犀牛潭的洗礼,变成碧绿的河水向南缓缓流去。此时此地,我们见证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有同伴问我:“你前几天刚去过壶口瀑布,与黄果树相比,两者有什么不同?”经他一问,我突然觉得两者虽同为瀑布,且名次在伯仲之间,但还真有它们的不同之处:壶口瀑布显得雄浑霸道,气势逼人,拒人于百步之外,你只能远远观望,顶礼膜拜;黄果树瀑布则壮丽之中透着俊秀,严峻而不失可亲,你既可远而望之,亦可近而玩之,还可以绕着它转。壶口瀑布犹如陕北的信天游,原始而有野性,豪放而坦诚;黄果树瀑布则似贵州苗家山歌,有高腔也有平腔,激越而又不失舒缓。(本文图片由CFP提供)

作者简介:沈志权,教授,发表或出版小说、散文、文论、专著200余万字,现居杭州。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