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木屐(久违了岭南特色的木屐)

小时候的木屐(久违了岭南特色的木屐)(1)

久违了岭南特色的木屐

溜旱冰,粤语叫做"踩雪屐"。

屐是用木头做鞋底的鞋,你着过未?

这种鞋上一代的人都着过,现代人恐怕连见都未见过。这种用木头做鞋底的鞋,泛指鞋,其实叫木屐。

屐,《广韵》《集韵》奇逆切《韵会》《正韵》竭戟切,音剧。

木屐,一种笨重的木底鞋,也叫拖拉板,粤语读作"剧"。其名来自中古音“屐屉”,常称作木屐,使用于室外。

有一首很出名的宋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我们多数记得后面两句,其实前面还有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意思是”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木屐由汉族人发明,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常见服饰。木屐起源很早,穿木屐属中原风俗,西晋末永嘉之乱后,中原汉人纷纷南迁,穿木屐这一穿着文化也先后陆续由中原传到岭南。

木屐可以说是广东服饰的一大特色,广东雨水多,地面潮湿,这种木屐可以防潮防滑。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称:“今粤中婢媵,多着红皮木屐。士大夫亦皆尚屐。沐浴乘凉时,散足著之,名之曰‘散屐’,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为雅,或以木包木为之。……新会尚朱漆屐;东莞尚花绣屐,以轻为贵。”这种无齿之屐,已接近现代的拖鞋。

广东歌舞剧院创作的《雨打芭蕉》是首个以广东音乐创编的岭南舞蹈,表现珠三角地区浓郁的水乡风情和独特的田园风光。女演员全是穿木屐,这在舞台上很少见的。(聂巨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