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施工工艺教程(锚杆施工工艺)

锚杆可分为土层锚杆和岩层锚杆,下面主要讲解土层锚杆。当需要控制支护结构变形时,应采用全长粘结型锚杆及预应力锚杆,锚杆宜采用钢筋、钢绞线或高强钢丝。

41.技术准备

(1)根据设计图纸、地质勘探报告资料及现场施工情况编 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确定基坑开挖线、轴线定位点、水准基点、变形观测 点等,并妥善保护好;

(3)锚杆支护工程施工前应熟悉地质资料、设计图纸及周围环境、地下管线等,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必须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钻机、压浆渠、搅拌机等应能正常运转。

2.材料准备

(1)原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并经见证抽样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2)锚杆体材料使用前应平直、去污、除油和除锈;

(3)水泥才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可采用抗硅酸盐水泥,但不得使用高铝水泥;

(4)采用速凝剂或其他外加剂的掺入量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5)掺入外加剂后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钻孔施工

(1)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并做好标记;钻进方式应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干钻、湿钻或风钻等;

(2)钻机就位后,应保持平稳,导杆或钻机立轴与锚杆倾角一致,并在同一轴线上;

(3)钻孔过程中,若遇易塌孔的土层,宜采用泥浆循环护壁或跟管钻进,钻孔完成后应采用泥浆循环清孔,清除孔底沉渣;

(4)孔口承压垫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孔口必须设有平整、牢固的承压垫座;

2)承压垫座的几何尺寸、结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承压面应与锚孔轴线垂直。

(5)清孔完成后,应迅速拔出钻杆,安放锚杆体;若为预应力筋时,随后拔出套管;

(6)钻孔的孔深、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钻孔深度不宜比规定值大200mm以上。钻头直径不应规定的钻孔直径小3.0mm以上;

(7)钻孔记录应详细、完整,对岩石锚杆应有判层记录,钻孔深度应超过设计深度0.5~1.0m。

3.锚杆体制安施工

(1)下料长度应考虑锚杆的成孔深度、腰梁、台座的尺寸以及张拉锁定设备所需的长度;

(2)钢筋的接头应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少于5倍钢筋直径;

(3)锚杆杆体自由段应途润滑油和包以塑料布或套塑料管并扎牢,与锚杆体连接处的塑料管管口应密封并用铝丝绑扎牢固;

(4)注浆管宜随锚杆一同放入孔内,管端距孔底为50~100mm,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角保持一致,安放后使杆体始终处于钻孔中心;

(5)二次注浆管的出浆孔及端头应密封,保证一次注浆时浆液不进入二次注浆管内;

(6)锚杆杆体插入孔内的深度不应小于锚杆成孔深度的95%,亦不得超深;锚杆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

(7)若发现孔壁坍塌,应重新透孔、清孔、直至能顺利送入锚杆为止;

(8)锚杆杆体安放时应防止注浆管被拔出,若注浆管被拔出长度为50mm时,应将杆体拔出,修整后重新安放。

锚杆施工工艺教程(锚杆施工工艺)(1)

4.锚杆防腐

(1)一般腐蚀环境中的永久性锚杆,其锚固段内杆体可以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沙浆封闭防腐,但杆体周围必须有20mm厚的保护层;

(2)严重腐蚀环境中的永久性锚杆,其锚固段内杆体宜用波纹管外套;管内隙用环氧树脂、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填充,套管周围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0mm;

(3)临时性锚杆锚固杆体应采用水泥浆封闭防腐,杆体周围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0mm;

5.灌浆料配合比

(1)采用全长粘结型锚杆时:

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1:1~1:2(重量比);

水灰比为0.38~0.45.

(2)采用预应力锚杆时:

砂浆水灰比为:0.45~0.5;

配合比为水泥:砂=1:1;

纯水泥浆时水灰比为0.45~0.5

(3)中细砂粒径不应大于2.5mm,使用前应过筛,含泥量不大于3%.

6.注浆施工

(1)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并应在凝结前用完;

(2)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罐及其管路;

(3)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50~100mm,随浆液的注入缓慢拔出,杆体插入后,若孔口无浆液溢出,应及时补浆;

(4)注浆时宜边罐注边拔出注浆管,但应注意管口应始终处于浆面下,注浆时应随时活动注浆管,待浆液溢出孔口时全部拔出;

(5)一次注浆待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可停止注浆;

(6)一次注浆结束后,应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

(7)二次高压注浆应在一次注浆浆体初凝后进行二次注浆;

(8)一次注浆压力宜为0.5~1.5mpa,二次注浆压力宜为2.0~3.0mpa;

7.张拉与锁定

(1)锚杆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2)锚固体及台座混凝土强度均应大于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张拉;

(3)台座的承压面平整,并与锚杆的轴线方向垂直;

(4)锚杆的张拉顺序应考虑邻近锚杆的影响;

(5)锚杆张拉前,应取0.1~0.2设计轴向拉力值,对锚杆进行预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的接触紧密,杆体完全平直;

(6)预应力筋张拉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在编排张拉程序时,应考虑相邻钻孔预应力筋张拉的相互影响;

(7)压力分散型或拉力分散型锚杆应按张拉设计要求分别对单元锚杆进行张拉,当单元锚杆在同等菏载条件下因自由段长度不等而引起的弹性伸长差得以补偿后,再同时张拉各单元锚杆;

锚杆施工工艺教程(锚杆施工工艺)(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