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洋流知识点总结(大陆架大陆坡洋流)

【2020年高考江苏卷,第30题】

例题

地理必修一洋流知识点总结(大陆架大陆坡洋流)(1)

图1 例题

答案:(1)大陆架(甲),大陆坡(乙);水较深、坡度大。

(2)表层、底层海水盐度相对较高,并且表层高于底层。

(3)表层、底层海水温度相对较低,并且表层与底层大致相当;海水深度、洋流。

精讲精析:(1)分析两海域的海底地形。①等深线,与等高线类似。从等深线可知,甲地的海水深度小于200m,并且等深线稀疏(地形平坦),因此为大陆架;②乙地的海水深度为400m,并且等深线密集,为大陆坡;③从等深线的数值、疏密,可知乙地的海水较深,坡度较大(等深线密集)。

(2)分析乙海域的海水盐度。①在折线图中,左端点为甲海域,右端点为乙海域;②从折线图中可知,乙海域(右侧)的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高于甲海域(左侧),并且表层>底层。

(3)分析甲海域的海水温度。①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的表层、底层海水温度均低于乙海域,并且表层≈底层;②这主要是由于甲海域的海水较浅,因此表层、底层的海水温度相差不大;另外,乙海域附近为日本暖流,因此增加了海水的温度(表层更为明显)。


知识点
  • 1、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可以分为三类: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具体的地形如下:

①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较缓,水深<200m;

②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水深200~4000m;

③岛弧和海沟: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和洋盆的过渡地带,火山地震较多;

④洋盆:地形较为平坦,分布着海底火山、丘陵、山脉等,水深4000~6000m,地壳活动较为稳定;

⑤洋中脊:中轴为裂谷,是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

一般来说,由陆地到海洋,依次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洋盆)——大洋中脊(洋中脊),如下图所示。

地理必修一洋流知识点总结(大陆架大陆坡洋流)(2)

图2 海底地形

  • 2、世界洋流的分布

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叫做洋流。按照洋流的性质(冷、暖),可以将洋流分为两种类型:暖流、寒流。

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带来了大量的海洋暖湿气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带来充足的水汽和降水。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对沿岸气候“降温湿”,大气稳定,天气晴朗。

世界的洋流流动方向有一定的规律:

南半球,洋流逆时针流动;

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顺时针流动;

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逆时针流动。

地理必修一洋流知识点总结(大陆架大陆坡洋流)(3)

图3 世界洋流的分布


总结
  • 洋流的分类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解题思路为:①根据等深线的数值、疏密,判断甲乙海域的海底地形;②根据海域的盐度、温度折线图,比较甲乙海域的盐度和温度;③根据海水深度、沿岸洋流的性质,分析乙海域水温更高的原因。

例题中,甲、乙海域的海水盐度不一致,这与大西洋地中海的情况类似,表层海水盐度大西洋<地中海,因此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密度流)。

世界的洋流,按照成因可以分为三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①风海流: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沿着同一个方向流动)。世界上大多数的洋流,都属于风海流;

②密度流:由于海水密度的不同(温度、盐度),导致海水水位存在着差异,密度越大、海水海面越低。因此在海洋表面,海水将从密度小的海域流向密度大的海域;在海洋深处,由于密度很大(压强大),因此将从密度大的海域流向密度小的海域;

③补偿流:当某一个海域的表层海水被吹拂走后,其他海域的海水过来补充,或者深层的海水来补充,即为补偿流。例如秘鲁寒流、索马里寒流(地中海深层海水,也为补偿流)。

地理必修一洋流知识点总结(大陆架大陆坡洋流)(4)

图4 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密度流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