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避免俄美之间的对抗升级(乌克兰这些小国)

大国相称,小国就是其中的秤。小国取向于哪一边,不仅称出了大国双方的硬实力,也称出了大国双方的软实力。

乌克兰避免俄美之间的对抗升级(乌克兰这些小国)(1)

俄乌冲突,本质上是俄美之间的大国相称,而乌克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杆秤。

姑且不论乌克兰曾经是俄罗斯的兄弟,只论现在,乌克兰倒向欧美一边,这就是欧美的实力,不仅是硬实力,更重要的是软实力远大于俄罗斯的体现。

虽然俄罗斯是主动进攻乌克兰,但是,这种战术上的主动,正是由于他们在战略上的被动。

同样,中美相争,远隔千里之外的小国立陶宛来凑热闹,跟着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这也是中美之间实力相称的体现,说明中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不如美国,中国相对美国,在战略上仍然是被动的。

乌克兰避免俄美之间的对抗升级(乌克兰这些小国)(2)

而在战略上的被动与主动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如何防范小国的选边站,对大国之间的相争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是大国,特别是在战略上处于被动一方的大国,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距今5500年的中国历史上那次著名的涿鹿之战,其实就是“大国”相争,“小国”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的典型例子。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史籍中记载的涿鹿之战的双方,是黄帝和蚩尤氏,但是,这个黄帝,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作为三皇五帝中五帝之首的那个轩辕氏黄帝。

作为三皇五帝中五帝之首的那个轩辕氏黄帝,他们的在位时间,是距今4800年-4600年左右,而涿鹿之战,却是发生在距今5500年左右。

所以,涿鹿之战中的这个黄帝,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少昊金天氏。

乌克兰避免俄美之间的对抗升级(乌克兰这些小国)(3)

他们是红山文化的主人。

那么,为什么少昊金天氏,也被称为黄帝呢?

这是因为,黄帝并不是一个名号,而是后来的人们给自己的祖先们所封的谥号。

因为,少昊金天氏和轩辕氏的子孙们,都封他们的祖先们为黄帝,所以,就有了两个黄帝。

而之所以作为五帝之首的轩辕氏黄帝成为公认的黄帝,是因为,周朝皇室就是他们的后裔。

当然,另一个黄帝的名号也没有被取消,甚至还能够跟这个黄帝搞混淆,这也是因为,他们的后裔更多,势力也很强大。

少昊金天氏这个黄帝,是红山文化的主人,他们的重要帮手“应龙”,就是南方凌家滩文化的主人,他们都是之前的伏羲氏的后裔。

乌克兰避免俄美之间的对抗升级(乌克兰这些小国)(4)

而他们的对手蚩尤氏,则是山东地区大汶口第一期文化的主人,是北辛文化之主人们的后裔。

在涿鹿之战之前,与少昊金天氏这个黄帝进行阪泉之战的,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主人夸父氏,他是燧人氏的后裔、共工氏部族的末代首领。

神农氏炎帝自己没有军队,是不可能与少昊金天氏交战的。

只是因为,他是站在夸父氏一边,而他的地位又比夸父氏更高,所以,史籍记载,就将他作为阪泉之战中少昊金天氏这个黄帝的对手。

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的结果,就是伏羲氏的后裔少昊金天氏以及“应龙”,入住中原和山东地区,开创了青台文化和大汶口第二期文化。

红山文化,也由此走向顶峰,建立了他们伏羲氏部族的宗教中心——牛河梁文化遗址。

乌克兰避免俄美之间的对抗升级(乌克兰这些小国)(5)

所以,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本质上就是由于中原和山东地区的内乱,导致当年被赶出中原和山东地区的伏羲氏部族的后裔们卷土重来,重新入主中原,“东封泰山”。

先秦或西汉时期的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逸周书》记载:“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这就是说,首先是蚩尤氏驱逐居于山东曲阜的神农氏炎帝,与夸父氏逐鹿中原,然后,神农氏炎帝就请北方伏羲氏的后裔少昊金天氏,来帮忙平息内乱。

结果,竟变成了引狼入室,造成了随后的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

而在涿鹿之战中,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小人物,史籍中称为“玄女”和“女魃”。

乌克兰避免俄美之间的对抗升级(乌克兰这些小国)(6)

这个小人物,就成了涿鹿之战中最后胜负的关键。

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引《龙鱼图》记载:“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

而宋代李昉等人校编的《太平御览》里面,又是这样写的:“黄帝乃令应龙攻于冀州之野。蚩尤请风伯、雨师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魃止雨,遂杀蚩尤”。

这里的“玄女”“女魃”,显然是同一个人,史籍中将之描述为“神女”,却又受黄帝少昊金天氏的差遣,但是,“神女”肯定是不存在的。

这个“玄女”“女魃”,一定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只是,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呢?

我们再来看《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载:“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妭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这里,“有人衣青衣”,这个“衣青衣”的人,不就是“玄女”吗?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就是说,“玄女”和“女魃”是同一个人,她的特征就是穿黑色的衣服,名号为女魃。

那么,这个女魃为什么“名曰黄帝女魃”呢?

我们再看前面的前景介绍:“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

“昆”就是众人一起祭拜“太阳神”的意思。

所以,“昆之山”,就是一座神山,宗教中心。

“有共工之台”,就是说,这座神山,宗教中心,是共工氏部族的神山和宗教中心。

乌克兰避免俄美之间的对抗升级(乌克兰这些小国)(7)

“射者不敢北乡”,就是说,打猎的人不敢上去打猎,因为,那会对上面共工氏部族的神灵发生影响。

所以,这就是“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的前提条件。

女魃之所以归顺于黄帝,名曰黄帝女魃,就是因为,共工氏部族不允许她们到“昆之山”上去打猎,使她们心中积满了仇恨,现在,黄帝来攻打共工氏部族,她们就要投靠黄帝,成为黄帝的女魃。

而在黄帝与共工氏部族的阪泉之战打完了之后,黄帝又与蚩尤氏发生涿鹿之战,于是,女魃又受黄帝的派遣,去参加涿鹿之战。

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这就是说,决战期间,出现了暴风骤雨的恶劣天气。

而在这时候,“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为什么黄帝派遣女魃到前线,雨止,就杀了蚩尤呢?

这就是因为,女魃是当地人,而黄帝和蚩尤氏都是外来的。

她们当地人,当然比外地人更了解当地的地理特点和水文信息。

所以,女魃就是利用特殊的天气,利用她们熟悉当地的情况,而蚩尤氏不熟悉当地的情况,而带领“应龙”的部队,对蚩尤氏进行了突然袭击,结果一举成功。

乌克兰避免俄美之间的对抗升级(乌克兰这些小国)(8)

《山海经》在记载了女魃参与击杀蚩尤氏,结束战争之后,又继续记载了女魃之后的情况。

“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就是说,女魃的命运并没有好转,她们住的地方不下雨。

这就奇怪了,她们是住在哪里,那个地方不下雨呢?

实际上,不是她们住的那个地方不下雨,而是她们住在山上,雨水对她们没有用。

因为,她们没有学会农耕,只喜欢捕鱼打猎。

我们再看后面的:“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

就是说,一个叫叔均的人,把女魃的情况告诉给了黄帝少昊金天氏。

少昊金天氏就将女魃安置在赤水北面,委托叔均教她们种地。

但是,“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

就是说,女魃她们并不喜欢种地,时不时地逃走,她们所喜欢的,就是去追逐野兽。

然后,叔均和黄帝少昊金天氏,就强行改变她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强迫她们开渠修田,进行农业生产。

这就是“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所以,女魃是一个很小,很落后的部落。

而且,从她们被说成是女性来看,她们这时候还处在母系社会,这就落后于当时的其他部族和部落多少年了。

但是,就是这个很小很落后的部落,她们却在关键的特殊时刻,发挥了关键的特殊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所以,今天的我们,对于那些小国,也不可小觑。

必须了解她们,以避免不经意地,会着了他们的道,从而对自己造成重大的伤害。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