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线选择技巧图解(子线的问题一次讲透)

大家好,我是吐蕃国师,一名野钓爱好者。

子线是不是必须的呢,子线也是钓鱼技术发展进步衍生出来的,以前是用通线做钓,一根线到底,照样上鱼,那为什么要用子线呢?因为用通线很多的弊端,用上子线后很多都能规避,具体有哪些呢,且听我慢慢说来。

一、子线的优点。子线在更多地方也叫口线,主要是方便鱼咬钩。子线通常要比主线细,不挡口,那很多钓友会问,那主线用细一点同样不挡口。确实是这个道理,到现在还有一些钓友用通线钓法的,尤其是传统钓的钓友,一根通线走天下。

子线选择技巧图解(子线的问题一次讲透)(1)

子线的真正的优点其实是防挂底用,挂底后子线可断,主线以及主线上的配件能够顺利保留,再换子线重新作钓,方便又快捷,从经济的角度和提高效率的角度,所以衍生出了子线作钓的方法。

子线的第二个优点就是可以根据目标鱼的大小及时更换,确保了作钓的灵活性,细子线切线了,马上可以换更粗的子线,当然,前提还是不能超过主线,毕竟我们主要目的还是要保护主线不断。

子线选择技巧图解(子线的问题一次讲透)(2)

二、子线的使用。

双子线的意义。双子线主要目的是提高中鱼率,双钩相当于概率提高了一倍,而且根据双子线的不同状态也能对不同状态的鱼进行作钓。比如一子线躺底一子线悬垂对鱼的吃口是有不同影响的,比如躺底的钩对鲤鱼等拱泥土的鱼更容易上口,悬垂的鱼钩对草鱼等更容易上口。

子线选择技巧图解(子线的问题一次讲透)(3)

子线挡口问题。主线子线其实并无严格区分,有的认为子线更软,所谓专用子线也只是一个噱头,线细了,自然就软一些,对鱼口的挡口就越小,还有的认为子线透明,主线不透明,对鱼的视角有影响,其实也不然,并不能证明有颜色的子线会影响鱼口。

子线选择技巧图解(子线的问题一次讲透)(4)

子线缠绕问题。子线缠绕是很多人遇到的问题,避免子线缠绕的方法也很多,比如说采用子线分线器,双子线的不同绑法都能解决子线缠绕问题。还有就是可以在抛竿上采用一些小细节来避免子线缠绕,比如,用手捏着其中一根子线进行抛竿,也能避免子线在抛出的过程中出现缠绕。

子线选择技巧图解(子线的问题一次讲透)(5)

子线卷曲的问题。子线卷曲,一是子线太细,使用时间一长,加之鱼儿乱蹦哒,就会造成子线卷曲。子线一旦卷曲,是影响子线强度的,所以遇到子线卷曲了,最好建议更换子线,毕竟下一条鱼你也不知道有多大,万一是条大鱼,然后切线了,是不是拍断大腿啊,勤换子线没有问题。

子线长短的问题。子线到底用多长呢?这个也是大有讲究。通常情况下,我们子线长度保持在10至20厘米较为适宜。子线太长更容易发生缠绕,同时也不够灵敏,所以我们按照最普遍的方法来用就行。

大力马线作子线的问题。大力马线作子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很多人认为大力马线延展性差,不适宜做子线。大力马线强度大,基本不会出现切线情况,而且大力马线柔软不会出现挡口。中庸之道的做法就是大力马做子线,主线用尼龙线,但用粗的尼龙线,能很好解决钓友们的顾虑。

子线选择技巧图解(子线的问题一次讲透)(6)

使用子线是实践检验出来的有效方法,通线钓法确实有很多弊端,所以,新手钓友一定要把子线使用的问题研究透,这也是钓鱼的基本技巧了。

最后祝钓友们大鲫大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