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枫绕岭生秋色(秋色秋韵围子山)

秋色秋韵围子山

◎孙英山

春夏秋冬,季节轮回。当夏日繁花缤纷散尽,秋叶婆娑起舞,当秋雨细细簌簌飘零,秋风习习飒飒,又一个季节接踵而至。

丹枫绕岭生秋色(秋色秋韵围子山)(1)

经过了漫漫夏日的磨砺,秋天变得更加的成熟和稳重。秋天,是一个繁花似锦,多姿多彩的季节。人们喜欢这天高云淡,五彩缤纷的丰满秋天。多么留恋,多么希望留住光阴,把时间永远定格在日历的黄金这一页,静下心来,放好心情,好好享受这温馨美好的秋天景色。

10月7日,应烟台散文协会几个文友之约,与解甲庄文化站邹本栋站长一起,再次对解甲庄所属旳围子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造访。乘车途大山后大桥,沿辛安河南岸围子山北麓山脚下新修的柏油路,驱车直达朱柳村。这几个文友也是通过新闻报道,初步了解了解甲庄街道朱柳村,南水村等村庄,省自然保护区围子山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利用休闲时间,特意从烟台市内赶来实地考察探访。

围子山,坐落于莱山区解甲庄街道,东西长9.9公里,南北宽7.4公里,总面积25.9平方公里,海拔250.3米,2009年12月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省自然保护区。围子山,景观自然丰富,地文,森林,水文,天象自然景观丰富,又有围圩,官道,古庙等古迹遗址,神话传说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协调统一,相得益彰,引人入胜。围子山休闲旅游度假区是解甲庄“一山一水一乡情,一府一寺一文化”的一张名片。

丹枫绕岭生秋色(秋色秋韵围子山)(2)

天公不作美,从一上车,就阴云密布,狂风怒吼,寒意袭阵阵来,好冷好冷啊!幸好大家都穿着厚厚的御寒衣裳。从上车出发,到第一站朱柳村,一路上,文友金玉光老师在车上,就透过车窗玻璃,环顾四下浏览,不停地感叹,想不到这里还有这么好的美景啊,早知道早就来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进入村头,几个文友被这清静的环境感染,山区乡村,文明村庄,青砖红瓦,白墙涂抹,农家小院,篱笆栅栏,小河流水,花草树木,休闲甬路,明朗欢快,呵,好一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妙画卷。车在通往围子山的环山通道,一丝一丝地缓慢行进,开开停停,停停开开,下车观赏,拍照,找景观,选镜头,唯恐落下一处美丽的景致。打开车门,一下车,金老师面对大山,伸开双臂,放开喉咙,大声高呼呐喊:“围子山,我来了”!高亢的声音在深谷里震荡回响。金老师说,她的老家在北国冰城哈尔滨,那里地处大兴安岭,树木密密麻麻,直直的,高高的,钻天的。你们这里的都是低矮的松树,柏树,橡树,枫树等矮化乔木,深秋经霜一打,五彩斑斓,在阳光的照谢下,非常美丽壮观,想不到比我们那里美多了,真是旅游不用远走,赏景就在眼前。沿着蜿蜒盘旋的环山路,车一直开到接近山顶。下车大家顺崎岖小路,扶枝攀援,登顶心切,,心情高兴,一点也不觉得累,不大一会儿就爬上顶端。站在围子山巅,时值正午,蓝天白云,山风呼啸,空气清新,心旷神怡,真有些腾云驾雾,飘飘欲仙之感。居高临下,举目远眺,北面是我们的区城莱山集聚地,东面是古城牟平,南面高陵水库,白茫茫一片呈现眼前。低头俯视,我们的母亲河,辛安河似一条彩练缓缓地流向大海。站在山顶看四野山川就是不同寻常,远山如黛,秋叶斑斓,风起叶飞,落英缤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派秋色秋韵,多美的自然景色啊,到处都是美景,到处都是景观,看的你眼花缭乱,美不胜收。站在山巅,真有些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之感。一只老鹰在空中盘旋,几只黄鹂在林中鸣唱。两位女文友,开始自拍,互拍,摆动各种美丽身姿,留下这难忘的瞬间,留下这美丽的倩影,留下这永久的纪念。

丹枫绕岭生秋色(秋色秋韵围子山)(3)

在朱柳参观完,驱车来到南水道林村,这是今天专访的第二个目的地。村庄不大,环境优美,干净利落,修建整齐,花团锦簇,紫荆葱郁,文化墙廊,映入眼帘,一进村就给人一个温馨舒适的感觉,美妙惬意的享受。沿着陡峭的山路向枫林谷奔去,深山峡谷,山岚叠翠,林茂树密,松柏苍翠,高大挺拔,山风呼啸,松涛大作,如龙吟虎啸,好不壮观。山路两旁法桐直立,像守护山庄的卫士,枝叶警觉,沙拉作响,防护哨所的录音设施频频提示:“进山朋友,注意山火,注意安全”!枫林谷,枫林染紫,深邃幽静,五道泉水,自山根小溪,顺势哗哗而流,通过新修的一座小巧玲珑,精致別异的理石拱桥,流入桃花潭。天虽然冷些,庄稼人适应了这种气候,在秘境垂钓园,有两个老农坐着马扎,含着烟袋,握着钓竿,在悠闲自得地钓鱼。我们看了几眼,也不好意思上前搭讪问话,生怕打乱了垂钓者的思路,影响视线,使上钩的鱼儿跑掉。桃花潭,桃花源,桃花源里好种田。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小河两旁那是农民的粮食囤子,栽种的五谷杂粮,都收割收获,粮草到家,入仓入囤了。梯田里,果园中那一片片红富士苹果都下树了,树叶在秋风中摇曳,只有那些高大的百年以上的柿子树上,还有零零散散的几个柿子,在树梢上不情愿地飘荡,那大概是老农应规矩留着压枝的,好让明年多结柿子。驱车来到桃花潭,看到那一桩桩小木屋,造型精致,別异,独特,别具一格,分布在潭水的四周,潭中的小汽艇在游荡着,河鸭在水中觅食,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大家被这里前有水后有水的山水农村留恋了,迷住了,不想离开了,一天的时间,光顾着看景赏景,拍照留念,连饭都没有吃。虽然肚子有些咕咕作响,但是大家在游览赏阅中也全然不顾,忘却了吃饭。

丹枫绕岭生秋色(秋色秋韵围子山)(4)

时间不早了,下午两点多钟了,也好打道回府了。但是大家还是意犹未尽,欲罢不舍,老想着围山转个圈,看个遍,赏个够。走吧,走吧,难舍难离,回头往回走吧,一天下来,有疲劳,有收获。可是今天真是事不凑巧,天公不作美,车子也不遂人愿,返回的路上出了一个小插曲,驾驶员范老师,一个不留神,车的前右胎被路边石划破,车辆抛锚了,走不了了,怎么办,大家都不会换胎,前够不着村,后够不着店,难煞一车人。这可怎么办,你说上火不上火。别无他法,还得自己动手换胎,范老师的儿子在烟台用手机联系母亲遥控指挥,范老师和邹主任两人现场现学现实践,忙忙活活,满手油垢,终于把车胎换上了,松了一口气,大家恋恋不舍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别了,围子山,别了,桃花源。明年三月桃花开,四月梨花白,我们和你约定,一定还会再回来,欣赏领略你春天的美丽风彩。

文中配图均作者提供

丹枫绕岭生秋色(秋色秋韵围子山)(5)

【作者简介】

孙英山:莱山区解甲庄街道,1948年7月生,解甲庄中心小学退休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曾荣获牟平县优秀教师,莱山区先进教师荣誉称号。烟台散文学会会员,莱山区作家协会会员,在职期间,在《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福建教育》《小学生读写报》等报刋发表论文十几篇。九十年代前后在《农村大众》《烟台晚报》发表过文章,自2011年先后在《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齐鲁晚报》《今日莱山》等报刋及《胶东在线》《胶东文化圈》《烟台漫步》《烟台散文微刋》平台发表文章百余篇。2015年12月在莱山区“我身边的红色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016年5月在《今晨6点烟台文学圈》首届“紫林杯.茶意人生”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6年10月15日,在《烟台散文学会》“迎中秋,庆国庆”散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喜欢写一些乡土文字,民风民俗,趣闻轶事,民间传说,世情典故,散文等文。

壹点号烟台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