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卡因常见的鉴别反应是什么(菲利克斯霍夫曼)

文/泊风

在中国这样一个对毒品管控十分严格的国家里,光是听到“海洛因”三个字就足以让人汗毛倒立。贩卖海洛因50克以上就可以被判处死刑的法律条文反映出这种毒品对社会的危害性。

阿司匹林,几乎所有有过疼痛史的人都知道这种药物,作为止痛片的它在世界所有的药店几乎都可以买的到,从诞生到现在多少人因为阿司匹林获益难以统计,但可以说它为人类减轻痛苦立下了汗马功劳。

人们很少将海洛因和阿司匹林这二者联系到一起,然而生活作为最好的编剧却将这组矛盾整合在了一起——海洛因和阿司匹林的稳定合成者正是一个人:菲利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

普鲁卡因常见的鉴别反应是什么(菲利克斯霍夫曼)(1)

菲利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

1868年1月21日霍夫曼生于路德维希堡,在慕尼黑学习化学,这时候的他估计没有想过自己的一生在医药学上将会多么的矛盾和冲突。人在年轻对未来的道路一无所知时,大概是最幸福的,因为未来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一切都可以被缔造和更改。霍夫曼步入中年时回头去看自己的成就时,心情却是极其复杂的,因为一切已经书写大半,站在因果链的后半截他已无力更改什么,无数次回忆张,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记忆的那个年轻人渐渐逼近那个致命的选择。

【拜耳公司为阿司匹林、海洛因共同刊印的广告】

在二十世纪初,阿司匹林因为副作用相对较小,在全世界流行了起来,有人还认为阿司匹林的流行还是因为在1918年的大流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在当代医学史上还颇受争议,有人认为阿司匹林在大流感中的使用相反增加了死亡数量)。阿司匹林带来的丰厚利润使药厂激烈竞争,该药的各种品牌和产品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1917年拜耳公司的美国专利过期了以后更是如此,直到布洛芬问世之后,阿司匹林的使用率才开始降低。

如果事情单纯地按照这条线索发展,那么霍夫曼的名字代表的将单纯是帮助人类战争疼痛的荣光。但事情总是往出人意料的地方发展。

在将阿司匹林制成药物仅仅11天之后,霍夫曼合成了稳定形态的二乙酰吗啡(海洛因)。这种在人类社会中摧残人灵魂的毒品,最初并没有被人发现它的邪恶之处,因为霍夫曼本希望合成可待因——药效和成瘾性都较小的止咳药物。但是由于一些无法解释的因素的出现,却意外地让他合成了海洛因。

普鲁卡因常见的鉴别反应是什么(菲利克斯霍夫曼)(2)

可怕的事情出现在了药物的推广过程中,在药物的后期试验里,霍夫曼及其他化学家并没有发现它可怕的成瘾性和严重的副作用。1898年的德国自然学家与医生大会上,这款新的药物被提出可以有效的对抗咳嗽。因为在当时没有抗生素的时代,医生只能通过麻醉剂减轻人们咳嗽睡不着觉的痛苦,海洛因因为它极强的镇静效果,迅速被推向了市场。而它的名字heroin,也来源于它的药效:使用了它的人会有一种英雄附体的感觉。

1903年,《阿拉巴马》医学期刊中皮特医生(G.E. Pettey)发表了一篇关于海洛因实验的论文,他认为海洛因的极强成瘾性给人类带来了另一种诅咒。据他统计,在接受了海洛因治疗的150名患者中,有8人对它成瘾。然而即使知道这个问题,很多医生也并不愿意放弃对海洛因的使用。1911年川威克医生(J.D. Trawick)在《肯塔基医学期刊》上仍然这样说道:“我觉得控诉海洛因就像去质疑一位好友的忠诚。我使用海洛因的经验告诉我效果很好。”

普鲁卡因常见的鉴别反应是什么(菲利克斯霍夫曼)(3)

【当时的很多婴儿安抚糖浆也包含毒品成分】

在这种状态下,美国成为了由于海洛因形成社会问题的第一个国家。在世纪之交时,美国药物成瘾人口到达了一百多万。直到1906年《纯净食品与药物法案》的颁布,才要求对有成瘾性成为的药品进行标识。

1930年,在国际联盟的推动之下,海洛因的制造被限制,因为它的成瘾性开始得到关注,海洛因的制造至此转为地下化,唯一一个例外是日本占领区,生产了大批针对中国市场的海洛因。但是二战之后,各个国家都发现了海洛因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它被正式被视为了全人类的公敌。

菲利克斯·霍夫曼于1946年去世,在去世之前他亲眼目睹了自己合成的两种的药物在世界上的推广和使用,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安定成为了“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它为人类减少死亡、延长寿命,尤其是为降低心梗死亡率提供了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手段。而海洛因在今日被人们视为毒品之王,被各个国家视为威胁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

而霍夫曼只是又一个因他的发明而备受争议的科学家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