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金桂产地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从

今年,广西夏粮喜迎丰收,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持续保持“三增长”,其中面积增加3万亩、总产量增加1万吨。

从优质稻品种培育“普通生”到“尖子生”;从挽起裤腿弯着腰插秧到田间插秧机“隆隆”作响;从种地赚钱少到农民抢着当种粮大户……十年间,广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力调动和保护农户种田积极性,助推粮食增产增收。目前,广西口粮自给率稳定在100%以上,地方储备粮口粮品种规模保障能力可满足全区市场供应4个半月以上,广西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正宗金桂产地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从(1)

宾阳县古辣镇稻田风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供图

育出“金种子”筑牢饭碗的“底座”

一碗好米饭从一粒好种子开始。

“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评价广西优质杂交稻选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自治区种子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前期水稻品种选育处于爬坡阶段,到了2019年至2021年,通过广西审定的水稻品种数量分别为210个、235个、223个,连续三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优质稻品种分别占比52.86%、63.83%、76.68%,实现数量和质量双突破。

制种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作为广西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博白县今年上半年获评为国家级制种大县。目前,该县秋季制种插秧已基本完成。

博白县龙潭镇南玻村村支书、村主任李武海是当地有名的“制种大王”。1993年,一名博白籍育种专家在该村建起400亩水稻制种基地,找来李武海帮忙。从帮忙管理,到自己流转土地,再到2009年带领农户创办合作社,教农户种植管理水稻,李武海慢慢成了制种能人。

“种子不好,种出来的粮食产量不高米质不优。”近些年,李武海不仅根据市场需求选育了新品种,还在种子公司的指导下,不断摸索出适合当地的制种技术。如今,该合作社已发展到近80人,水稻制种基地面积在龙潭就达7000多亩,加上合浦、廉江等地的已超1万亩。

“每年,合作社成员能拿到几万元至十几万元的分红。”李武海说,这几年,当地制种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收益可观,不少年轻人也加入了合作社。

正宗金桂产地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从(2)

今年6月下旬,博白县龙潭镇制种水稻收割。刘宇鹏摄

据了解,近年来,广西着力推进水稻等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实施开展水稻制种保险,区内外水稻制种基地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其中区内面积约6万亩。按每亩170公斤产量估算,可产水稻种子2550万公斤(其中区内产量1020万公斤),按亩用种1.3公斤计算,可满足近2000万亩大田用种需求。

一粒粒“金种子”发芽成长,筑牢了人们手中的饭碗“底座”。自治区种子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末,广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6%。

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力省成本

稻种选好了,上饭桌前还要经历育插秧、植保、收割、烘干、大米加工销售等环节。眼下,在博白县东平镇石角村,一台台插秧机开过田间,留下了一排排秧苗。

今年37岁的陈超是这些秧苗和机器的主人。2007年,他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失利,回到老家跟随家人推广杂交优质水稻种子。和粮农打交道多了,2010年他也在村里租了100亩田种植水稻。

一开始,除了耕和收有机械可租,其他环节都要请大量人工,陈超放不开手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陈超慢慢购进了自己的耕地机和收割机。

规模化、机械化发展让陈超的事业跑出了“加速度”。2012年,他牵头成立了博白县绿茂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2015年又成立了博白县桂客农业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围绕全程机械化生产,该公司不断购进育秧机、插秧机、烘干机、无人机等新机具,去年实现了育插秧、植保、收割、烘干、加工、销售一条龙。

“10年前插秧费人又累人,一个人一天下来才种得一亩多,现在一台插秧机一天就能搞定40亩。”陈超说,全程机械化生产让种田省时省力又高效,降低了种植成本,为水稻高产稳产打好了基础,今年流转土地种植2000亩也很轻松。

机械在手,陈超在完成自家水稻种植之外,还面向28个乡镇98名种粮大户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越来越多的粮农享受到了科技给农业带来的转变。

作为全国水稻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广西坚持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植大户为依托,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提升育插秧及烘干机械化技术。2021年,广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82.27%,比2011年底增加了29个百分点。

正宗金桂产地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从(3)

南宁市邕宁区农民群众在骄阳下收割早稻。 南国早报记者 周军摄

好政策多多,农户种粮更积极

陈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地租、农药、化肥、雇工等成本,一亩地一年的净收入在七八百元,200亩一年下来就能挣14万元至16万元。“这几年种粮赶上了好时候,农业机械配套跟上了,种粮补贴多了,种粮大户积极性更高了,都希望扩大种植面积。”陈超说。

博白县亚山镇民新村的梁洪是种粮大户,一个曾经逃离土地的人。梁洪从小就跟着父亲种过田,尝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30年前,由于种田收益低,成家后的梁洪为了养家开始外出务工经商。

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多了,村里的撂荒田也越来越多。2016年,梁洪闯荡累了,决定返乡流转撂荒地种马铃薯,次年把水稻也安排上了。

“以前辛辛苦苦一年挣不到多少钱,不想种地,现在我嫌地不够种。”今年上半年,梁洪种了160亩早稻,尝到甜头后,又将晚稻扩大到了600多亩,“明年我还想把村里能流转的土地都流转过来,种更多的粮。”

梁洪的种粮信心和底气来自一个又一个的好政策。两批种粮一次性补贴共约160元一亩、50亩及以上的种植大户补助250元一亩、稻稻菜轮种补贴150元一亩……他说,今年当地政府还实施水稻高产攻关行动。“对于水稻核心示范区,免费提供插秧、无人机施肥洒药等机械化服务。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截至2020年,广西粮食种植规模50亩以上的大户已有1238户,种粮100亩以上的合作社有327个,种粮200亩以上的农业企业有77家。

据了解,为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2022年,中央下达广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生产补贴、双季稻轮作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多项粮食补贴资金51.9亿元,同比增加3.81亿元。

截至7月底,广西通过落实政策资金,已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2亿元和第一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44亿元全部发放到种粮主体手中,第二批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3.51亿元发放了99.74%;安排粮食生产激励资金1.5亿元用于支持与发展粮食生产相关工作,其中第一批激励资金5000万元已下达60个县(市、区)。

正宗金桂产地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从(4)

数说广西粮食安全发展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