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青玉山水摆件(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摆件)

和田玉青玉山水摆件(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摆件)(1)

去陈老师家喝茶,聊作品,众说纷纭之际,他很自然地翻出一管香,取一根出来,点燃…… 我这人爱热闹,但也喜清静,平时最爱看点香时,香雾缭绕,在空中盘旋时的曲线,自认为那是玄而又玄的众妙之门,也是任何画家都不可描绘的独特风景。后来,偶然瞥见他的一件新作,新疆和田玉籽料青花做的,遂给它取名为——听香

和田玉青玉山水摆件(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摆件)(2)

香道中的闻香,不叫闻香、嗅香、品香,而是“听香”。“听香”一词源于中国,最早出现于何处,待考,清代画家张问陶有诗:“早听时务夜听香,镇日茶瓜习送迎。洗耳已无清涧水,到门恰喜卖花声。”苏州园林狮子林中有“读画”、“听香”的题额。取名“听香室”、“听香斋”等等的文人雅士的书房更是不胜枚举。

和田玉青玉山水摆件(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摆件)(3)

香如何能听?这是一个问题。

闻与听的区别,在于闻是一个主动的动作,凑上去,深呼吸,将香气吸入肺中,然后大感惬意,这时候,人是有目标指向的,香是被动的。 而听不然,不论醒着还是睡眠,耳朵都无选择地随时随地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声音,分辨某一特定声音需要的只是警醒和专注,听香的时候人是被动的,不是你去捕捉香气,而是香气来侵袭你,它或者是一缕,或者是一团,这是你无法控制的,它又像声音一样,来的时候自然就来了,散的时候无影无踪。

和田玉青玉山水摆件(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摆件)(4)

这件新疆和田玉青花籽料的摆件,尺寸7*9*4.6cm,重355g,是名副其实的听香。画面构图是一石,一僧,一香炉,可这一石像达芬奇的鸡蛋,有它的指向和跃动,它貌似浑圆却不止是浑圆,有浑然天成的肌理与质感。它是有重心的,并具有时空的指向性。白肉的部分,通过精琢细磨,俏色巧雕为僧人和缈缈香雾。如果您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人物若僧似道,头部更像是一尊罗汉。

和田玉青玉山水摆件(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摆件)(5)

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和田玉青玉山水摆件(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摆件)(6)

浅灰色的部分是香炉,香雾缈缈,如白纱一般的香雾,幻化出一幅人间仙境。罗汉背对香炉,不是他去闻香,而是香雾自来,像声音一样,她来了,她来了,她自然而然地来了,感官不做任何区分的接收,所以是听香

关于香的文化,古代修行的名人高士无不用香。它萌芽于远古祭祀之礼;起始于春秋佩香之德;成型于汉代和香之贵;成熟于盛唐用香之华;普及于两宋燃香之广;完善于明清品香之势;衰败于乱世征战之忧;回春于安定和谐之世。

和田玉青玉山水摆件(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摆件)(7)

陈老师的这件新疆和田玉籽料青花摆件——听香,正是太平清明盛世中不可多得的一件佳作,香玉结合,闻香识玉,我想,您一定非常期待拥有它,因为它带您进入一个馨香盈满怀的美好世界。


和田玉青玉山水摆件(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摆件)(8)

玉雕大师简介:

陈老师即陈济情,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前邱启敬老师工作室主力成员,作品以意境山水、文房、案几摆件为主,风格简洁、雅韵天成,从作品的气格到境界的追求,融合佛道空静之意境,适合文人品鉴,颇有雅趣之妙。

张老师玉雕严选大师汇:

由张旸老师创办,经过张老师团队严选玉雕大师与玉雕作品,为广大藏友提供有价值、有审美、有升值潜力的玉雕大师作品汇集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