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专业户推荐(每一个奋斗的你)

养鹅专业户推荐(每一个奋斗的你)(1)

图为饱餐后休息的鹅雏。 吴秀荣 摄

图为饱餐后休息的鹅雏。 吴秀荣 摄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通辽6月13日电 题:林下养鹅“达人”刘玲:美了生态 富了口袋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在林地里养鹅,产生的效益是最高的。树为鹅遮阴,鹅为树除草,鹅的粪便被林地吸收又长出茂盛的草,形成了生态种养良性循环。”13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章古台村村民刘玲如是说道。

天色微亮,此起彼伏的“嘎嘎”声打破章古台村乡村的宁静。这几天,刘玲对养殖场只有18日龄的鹅雏格外留心。

“养鹅周期短,见效快,但挣的是辛苦钱。”刘玲说,1日龄到20日龄的鹅雏,需要一天24小时看管,担心怕冷聚堆,压坏了鹅雏;20日龄到40日龄鹅雏怕雨,要做好雨天的鹅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2017年,刘玲去辽宁时,发现养鹅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当地林下经济发展得有声有色,养鹅的挺多,而且效益都不错。”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刘玲决定做开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时养鹅在开鲁是一个空白。”刘玲很快成立了养殖场,将自家200亩林地充分利用起来,建起鹅舍,开始养鹅。

养鹅专业户推荐(每一个奋斗的你)(2)

图为刘玲给鹅雏喂草。 石晶晶 摄

刘玲养鹅并非一帆风顺。“除了资金,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不懂技术。”刘玲坦言,“到处学习,但别人也有所保留,很多关键的东西学不到,只能自己琢磨研究。”

于是,刘玲遍访周边养殖户和高校畜牧专业专家求学技术经验。不仅如此,她还购买了关于肉鹅养殖技术方面的书籍,挤出时间深读和研究,想方设法提升知识和本领。

“现在鹅只要是有点啥毛病,我自己就能看出来,成了半个兽医了。”刘玲笑着说。

“林荫下是鹅最喜欢的地方,草和树叶则是鹅最喜欢的美食。”说起鹅的习性,刘玲如数家珍。“林下养鹅不仅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也不错,林下鹅肉质更结实,毛翎更美观。”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刘玲的养殖业发展得风生水起。随着养殖技术和经验的不断成熟,养殖规模也从最初的几千只,稳定到现在的年平均养鹅3万只,远销全国各地。

鹅吃林中草、草肥林下鹅、鹅壮林中树……如今,刘玲的养鹅基地杨树成茵,树林下鹅舍整齐排列,上万只鹅雏成群结队嬉戏奔跑,远远看去,鹅雏奔跑的路线形成了白色的浪涛,时而奔涌向前,时而集体退去。

“只要鹅的规模够,销售不成问题,而且还会上门收购。2021年秋天那季鹅是最值钱的,一只鹅纯利润在40元钱。今年效益肯定也差不了,计划养30000只,目前是18000只。”刘玲说,光现在这些鹅也能给她带来50万元的纯收入。

养鹅专业户推荐(每一个奋斗的你)(3)

图为近万只鹅雏在奔跑嬉戏。 吕志敏 摄

刘玲依托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立体养殖,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达到种养效益最大化,她也从一个技术小白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鹅专家和致富能手。

今年是刘玲第6年养鹅,看到她养鹅效益这么好,周边的村民们也纷纷加入了养鹅队伍中。对于这些前来“取经”的人,从买鹅苗到买饲料再到卖大鹅等各个环节,刘玲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

“教他们怎么去养,怎么能把成活率提高,同时帮助他们打开销路。”刘玲说,今年白鹅市场好,利润比较可观,村民们都增收了,努力没有白费。

“个人的成功只是个开始,我希望带领着十里八乡的村民们一起养鹅发家致富,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刘玲说。(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