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推敲典故告诉人们的道理 贾岛又来推敲了

作为苦吟诗人,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名传千古,其推敲的故事也已人所共知。贾岛以苦吟为创作旨趣,留下的名句不少,但名篇却是不多,《寻隐者不遇》是一篇,今天分享的《忆江上吴处士》也是其佳作之一。

相较之下,此诗全篇不甚闻名,但颔联却尤其出名,其写景自然而境界宏阔,又见“推敲”功力,为后代很多人化用。

贾岛推敲典故告诉人们的道理 贾岛又来推敲了(1)

落叶满地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题为“忆”,是要诉说离别后的思念。诗说,自君去后,天上的月亮几度圆缺。你离去之时,还未入秋,而如今,眼见秋风吹拂渭水,落叶已洒满整个长安城。此两句,写离别之后时序的变化,以及思念的深情。

贾岛推敲典故告诉人们的道理 贾岛又来推敲了(2)

落叶满地

诗人们写思念总不说“我想你了”,而说,你看啊,春草又绿了,秋风又起了,冬日雨雪霏霏,可朋友啊,你在哪里?所以杜甫《春日忆李白》里不说思念,而写“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分隔两地的人彼此思念,是“春树暮云”;而在贾岛这里,也没有明说思念,而将这思念藏于秋风,渭水,落叶之中。

说完眼前之景,诗人回忆两人离别之前相聚的场景:那时候雷雨交加顿生寒意。而此时,你乘坐的船还没有回来,想要听闻你的消息,那消息也只在云海天边,遥不可及。

这首诗全篇诉说对朋友的思念,感情真挚,用语自然。其颔联“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最是有名,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元代白朴《梧桐雨》“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即脱胎于此。

贾岛推敲典故告诉人们的道理 贾岛又来推敲了(3)

叶落长安

这句诗,现在很多通用的版本里都作“生”,《全唐诗》里也作“生”,而有的版本则作“秋风渭水,落叶满长安”。到底用“生”好还是用“吹”更好?

相较之下,读书君觉得“生”字用得更好。“生”字让秋风更具生命力这一点无需说,其次,从前一句到后一句,用“生”字也可看出一种时间的推移。

风其实是无形无色的,秋更如此。季节的变化谁最先感知?苏轼说“春江水暖鸭先知”。而无形的“秋”与“风”在什么时候能变得有形?在它遇到水,叶,草之时。所以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所以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所以有“秋风吹地百草干”……

贾岛推敲典故告诉人们的道理 贾岛又来推敲了(4)

秋水

李璟《摊破浣溪沙》里那句著名的“西风愁起绿波间”,因为秋风遇到水而生起波纹,所以愁起。而这首诗里,诗人看到渭水漾起层层波澜,而知秋风已生,照此可理解为“秋风生于渭水间”。

注意,如此一来,用“生”字的秋风刚起于微末,应为秋初,到下一句,时序则已移至深秋:落叶已满长安城。若用“吹”字,则体现不出这种时节之推移变化。

此外,“生”之于风,在力度上更加柔软温情,更符合诗歌本身的意境。故而用“生”字更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