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区逛街的地方(兜徐汇l寻觅上海的秘密)

导读:国庆长假,出去走走,寻觅过去的足迹,找回曾经的岁月,去了“上海·徐汇”我和妻子坐地铁到陕西南路下,从淮海中路、宝庆路、五原路,逛到武康路沿途梧桐掩映,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建筑散布其间上海的秋天很美,许多小马路遍地金黄,很有氛围秋风一吹,落叶一飘,美不胜收我们逛着这醉人的小马路,细细感受着上海“上只角”的浪漫与情调,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上海徐汇区逛街的地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上海徐汇区逛街的地方(兜徐汇l寻觅上海的秘密)

上海徐汇区逛街的地方

导读:国庆长假,出去走走,寻觅过去的足迹,找回曾经的岁月,去了“上海·徐汇”。我和妻子坐地铁到陕西南路下,从淮海中路、宝庆路、五原路,逛到武康路。沿途梧桐掩映,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建筑散布其间。上海的秋天很美,许多小马路遍地金黄,很有氛围。秋风一吹,落叶一飘,美不胜收。我们逛着这醉人的小马路,细细感受着上海“上只角”的浪漫与情调。

第一站 襄阳公园

从地铁一号线陕西南路站4号口出来,往前走就是襄阳公园。公园在淮海中路上,西依襄阳北路,北靠新乐路,东与徐汇区中心医院相邻,占地面积30多亩。公园具有法式园林风格特色,于1942年1月对外开放。现在公园呈敞开式的,无需门票。秋天的树种并不多,但在其公园的核心区域,大草坪的一侧,有两棵银杏树,只有两棵,但很特立独行的样子,是观赏银杏树最佳位置。

进入公园,见大道上有二个地书者,都五十多岁模样,一手持帖,一手执毛笔,蹲身作书,运笔、结字中规且熟练,像是在PK。公园人行道铺上花岗石是方块的,这样写地书时刚好如同纸上的格子,一字一格,工整规范。花岗石平整光滑,便于笔在上面运行,而且能够使墨迹在上面停留几分钟。这样不仅书者可以怡情,过往者也可欣赏。妻子兴致勃勃看着,我抢拍了这一瞬间的镜头。

第二站 淮国旧

从襄阳公园往西走,过两个红绿灯就到了淮国旧。前一阵,一条“‘淮国旧’回来了”的消息备受上海老年消费者关注,却也被戏称为“暴露年龄”。当50后、60后阿姨爷叔争相转告、相约打卡时,90后、00后一脸茫然:淮国旧是什么?他在哪里?殊不知,时隔30年,“淮国旧”盛装回归淮海路,第一天试营业,就吸引到了几千人前来打卡,老牌子焕发新生后的魅力可见一斑。

进入店内,我感觉不像商场,却像个小型博物馆。一楼正中央,18世纪后期的欧洲古董马车上,摆满了LV古董箱包,瞬间把人拉回到那个纸醉金迷的黄金岁月。二楼的宽敞空间被划分为20多个大小不一的房间。有古董珠宝展示廊,复古理发店,充满海派风格的旧书房,神秘的西班牙异域风情塔罗牌屋,还有两间小型画廊,每一个房间都有自己的名字,堪比浓缩版海派风情街区。

第三站 张乐平故居

从“淮国旧”出来去了张乐平故居。故居五原路288弄3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面积有200多平,是一座近代里弄式花园洋房。看介绍1950年6月至1992年9月,张乐平在此居住,创作了大量漫画、国画、年画、速写和彩墨画等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走入故居,一楼为展厅,分为百年乐平、大师漫画、艺苑掇英、友人画我四部分;二楼复原为五六十年代张乐平居住时的原貌。

整个展览以张乐平的人生经历与艺术创作为线索,展陈包括文献实物、历史图片、绘画作品、影视多媒体,体现了张乐平的高尚人格、艺术成就及在中国漫画史上的重要影响,藉以缅怀大师、感念先贤,弘扬独特的“三毛”文化魅力。我站在张乐平雕像前久久凝视着,张乐平毕生从事漫画创作,画笔生涯达60多个春秋,被誉为“三毛之父”,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

第四站 《爱情神话》取景地

前一段时间,由徐峥监制,邵艺辉编剧并执导,徐峥、马伊琍、吴越、倪虹洁、周野芒主演的沪语电影《爱情神话》,真是“火了一塌糊涂”,甚至在地铁上我还看到有人用手机在看。电影全程沪语对白,上海徐汇的大街小巷,生活气息十足,是一部汇集了亲情、友情、爱情的上海故事。有影评人称这部电影是“写给上海的一封情书”,里面包含了魔都的精致、文艺、烟火气。

《爱情神话》的取景地都是在市中心的弄堂、老洋房、路边小店。在弄堂口和一阿婆证实,剧中老白的家,就在五原路大通别墅258号,不过房子的颜色已经复原了。老白家门口有位看透一切的金句达人小皮匠,皮鞋摊就在五原路上名叫“王尔德的花”的花店。电影里有家杂货铺子其实是延庆路23号的“老山东水果店”,我们还看见了老白倒垃圾的垃圾站、老白儿子的奶茶店等等。

第五站 老麦咖啡店

不知不觉来到了武康路,我们感到有点累了,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妻子说,武康路从不缺网红店,但老麦咖啡馆是不可错过的一家。因为开在武康大楼底楼,店里的装修写满了那个年代的韵味和故事,进入咖啡馆见墙上竖着一块“老麦杂货铺”木牌,非常不解。走进一看,里面有很多复古怀旧物件,帽子、皮包、杯子等等,也有许多周边本子、明信片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买的。

我们点了手磨清咖啡,传说无论何时来都要稍稍等位,可见其名气之大。服务员小妹妹很有爱,在这里坐一会如沐春风。据说,老板和咖啡馆是有故事的,老板热爱摇滚、艺术、淘物,曾任世界银行高管职位,在40多个国家生活旅行过,回国后在上海开了家老麦咖啡馆,因为生活着,而不是活着。曾出过一本书,下次有机会再去的话可以在店里读一读——我如是说。

第六站 武康大楼

秋日来逛武康路,风情刚刚好。梧桐暖阳,树影斑驳,红瓦白墙,短短一条路,汇聚了上海的历史与底蕴,承载了上海的海派与浪漫。电影《色戒》中,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之后,随手叫了一辆黄包车,说“到福开森路”,即武康路。武康路筑于1907年,以曾任上海南洋公学监员的美国人福开森姓氏命名,1943年10月改名“武康路”。武康路整条路呈优雅的弧线,全长仅1183米。

去武康大楼路上,路过了“湖南别墅”(国家领导人居住地)、德利那齐宅(蝴蝶结阳台打卡点)、原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郭泰祺的私宅。从淮海中路进入南北向狭长的武康路,路口巍然屹立着的一座犹如等待起航的巨轮般的建筑,这就是武康大楼,以前曾先后叫作“东美特公寓”和“诺曼底公寓”。外墙上褪色的红砖和门前石柱上的水痕遗留下岁月的沧桑,却掩不住那逼人的气派。

第七站 宋庆龄故居和巴金故居

上海宋庆龄故居坐落在淮海中路1843号,因为疫情原因,暂停开放,有点遗憾。但大门还是敞开的,从外朝里看,见到有一尊白色的宋庆龄雕像。据说,宋庆龄故居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是一座花园别墅,故居主楼为两层砖木结构的西式洋房,整体仿船形,绿色木窗上装饰着帆船和铁锚图案,屋顶烟囱亦仿轮船烟囱。1949年春,宋庆龄迁居于该处。

武康路113号,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住宅,因疫情防控和维修之故,尚未向公众开放。巴金故居是一座优秀历史建筑,也是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我站在故居门口,见林荫之下的铁皮大门显得格外低调,毫不起眼。巴老与家人在这里居住了四十多年,其小说《团员》、散文集《倾吐不尽的感情》、翻译作品《往事与随想》以及《随想录》等诸多重要作品都在此创作完成。

结语:有很多新上海朋友问我:上海是一座怎样的城市?我说,“上海这座城市,将自己光艳的外表交付于外滩和陆家嘴,而把自己的温柔细腻隐藏在神秘的洋房和弄堂之中,徐汇有许多小马路都有一段永不褪色的上海梦。”你如果不信可以去看看徐汇,一条武康路,就半部上海史。所以,要了解神秘的上海,就从武康路开始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