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课文主要内容(金色的鱼钩课文解读)

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如今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极其繁荣,可是在那个革命的年代,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是常见的事。就让我们从小说中回望革命年代,汲取前进的力量吧。

小说刻画人物形象最常用的手法有哪些吗?没错,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等。那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刻画老班长形象的。

金色的鱼钩课文主要内容(金色的鱼钩课文解读)(1)

文章的第二段,对老班长的外貌进行了描写。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他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不到四十岁,老班长脸上便布满皱纹,两鬓斑白了,说明了老班长饱经风霜,历经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形象。

接到了照顾三个病号的任务后,老班长是怎样找食物的呢?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到处”“整日整夜”“瘦的比我们还厉害”,表现了老班长担心“我们”身体以致于睡不着觉,突显了老班长负责的形象。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这一段话中,用了“喜出望外”的神态描写和“跑”“取”“烧红”“弯成”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使老班长找到增加小战士们营养的方法后开心雀跃的形象跃然纸上。

老班长给病号做鱼汤吃,他自己吃了吗?对,没有,文中的“我”发现了老班长的秘密。

金色的鱼钩课文主要内容(金色的鱼钩课文解读)(2)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这里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刻画老班长形象呢?看看“嚼着”“硬咽”“皱紧眉头”等词语你有发现吗?没错,依然是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从“皱紧”、“硬咽”可以看出骨刺难以下咽。“我”看到老班长硬咽草根和鱼骨后是什么样的反映呢?“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从“我”的反应来表现老班长硬咽鱼骨的痛苦,也表明“我”看到这种场景时内心的难受程度。突出了老班长舍己为人,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老班长的秘密被“我”发现后,耐心劝导“我”保守秘密。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这两段画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看了一眼”“搂到身边”“轻声说”,描写老班长小心翼翼,“是党员”“可不要再告诉别人”,突显了老班长疼爱小战士,牢记党员职责的形象。

第二天,“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我”知道了鱼来之不易,鱼汤少之又少,老班长把仅有的食物分给三个病员吃,自己硬咽草根和鱼骨充饥,这时候的“我”“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说明了“我”的内心极其沉重,不愿意看着老班长忍饥挨饿,不希望看到老班长的身体一天一天衰弱下去。

看到我们不吃,老班长变得严厉起来,我们来一起看看文中的描写。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都是神态描写,一前一后也形成了对比,再次表现了老班长一心只为他人的高贵品质,使老班长的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金色的鱼钩课文主要内容(金色的鱼钩课文解读)(3)

终于,我们接近草地边了,这时老班长状态又什么变化?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这里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体现了老班长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发现老班长没有回来,找到老班长时他已经昏迷不醒了,要救老班长只能想办法让老班长赶快吃些东西。好不容易找到了吃的,但是老班长却说。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这里用了语言描写,突出表现了老班长牢记使命,关心战友,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

本文作者刻画老班长的形象用了大量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方式,突出了老班长关心战士,牢记使命,舍己为人,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我们来一起看看最后一段。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课文主要内容(金色的鱼钩课文解读)(4)

老班长用鱼钩救了三个病号的命,鱼钩象征着老班长的高贵品质。文章最后点明了课文的主题,“我”把鱼钩小心包起来,表明“我”要继承老班长的优秀品质,把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后辈瞻仰,也让后辈学习老班长的优秀品质。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的是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光芒,其光芒将照耀后辈们前进的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