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哪些手机用ltps屏幕(旗舰屏幕第四讲完结篇)

历时一周的测试,我们完成了旗舰屏幕讲座的全部内容,现在一起汇总给大家,方便查阅,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目前哪些手机用ltps屏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目前哪些手机用ltps屏幕(旗舰屏幕第四讲完结篇)

目前哪些手机用ltps屏幕

历时一周的测试,我们完成了旗舰屏幕讲座的全部内容,现在一起汇总给大家,方便查阅。

提要

  1. 手机高端屏幕发展史

  2. 如何降低旗舰屏幕的功耗

  3. LTPO自适应刷新率能省多少电

一、手机高端屏幕发展史

屏幕体验想要好,高刷高分少不了。手机行业的屏幕革命始于一加7Pro,90Hz2K的OLED屏幕一下拔高了旗舰的水准。经过几年迭代,一直走到了LTPO2.0时代。

高分辨率带来清晰度,高刷新率带来流畅的体验,用习惯了再换回去就是一种折磨。

但是高刷高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功耗,为了降低功耗,就必须抠抠搜搜。这里有两个思路。

    找到刷新率和分辨率的平衡点。人眼对1080P跟2K分辨率,60,90,120Hz刷新率的区别可以轻易感知,而再高的就感知不明显了,再浪费电也得不到可观的提升。

    自适应刷新率,从牙缝里省电。传统的LTPS屏幕漏电可能造成的低刷新率显示异常。IGZO晶体管低漏电可以使OLED低刷新率下功耗降低,还能减少低亮度下脏屏、偏色等问题。于是LTPO就成为旗舰的新选择。

二、如何降低旗舰屏幕的功耗

LTPO屏幕带来了省电的潜力,但具体要怎么做呢?

用户需要体验和续航兼顾,但体验和续航又是天然的悖论。于是自适应刷新率就诞生了,该流畅的时候流畅,能省电的时候省电。不要在不需要流畅的地方浪费电。

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终于摸清了厂家的策略。

第一层:亮度识别,亮度越高,刷新率可以降得越低。一加是目前做得最彻底的厂家,只有30尼特以下比小米耗电,其他环节都是优于小米,个别亮度是平手。

第二层:应用识别

不同手机识别的APP不同,刷新率上限就可能不同。我们归纳出网页,信息,社交,购物等应用都适配120Hz,长视频小米有两种情况,爱奇艺西瓜等软件没适配高刷(暂时),短视频一加有两种情况,不同页面不一样。地图都不适配高刷。

这一局一加的适配最积极,体验相对最好。那么耗电是不是也最高呢?上限不决定结果,还要继续往下看。

第三层:触控识别

小米只要有触控就会固定120Hz,如果场景上限被压低,那就是压低后的最大的刷新率。没有触控的时候,有的应用最高120Hz,有的则是最高60Hz。也就是说有触控会控死刷新率。而一加没有控死刷新率,只是管控了当前最大的刷新率,有触控最高120Hz,没触控最高60Hz。有没有触控都不影响降低刷新率的机制,还是会往尽可能多1Hz的方向去走,更加节省。

第四层:画面变化速度识别

这是系统底层级别的适配,小米是画面有内容在更新,刷新率就会顶到120或60,没有就降低到1或10。一加不是yes or no的规律,画面的更新方式不同,刷新率就会动态调节,档位非常多,只是角标的数字只有固定的几档,如果个位数也变化,会非常凌乱难以读出数字。所以一加不是根据时间段逐秒判断,而是根据画面具体的变化规律,也就是逐帧判断。

这样,我们就摸清了规律,目前又是一加做的最智能最理想,我暂时也想不到更好的方案了。

摸清规律是为了干嘛呢?当然是为了搞清楚,自适应刷新率到底能省多少电。

三、LTPO自适应刷新率能省多少电

屏幕功耗是不好测的。软件都是通过代码进行估算,没有任何实体电路和硬件设备参与统计汇报,所以不准确。硬件想测电池的输出电流容易,想从屏幕排线里面分离供电可是麻烦。所以想测准确非常困难,误差影响难以排除。

于是我想到另辟蹊径,通过数学计算和数帧数的方式来互相验证。

屏幕是通过RGB的信号跟对应亮度来显示画面内容,亮度和耗电的关系跟屏幕自身特性有关,固定前提下,就跟输入给屏幕的信号有关了。帧数是人看着卡不卡,屏幕才不管呢,给我多少次刷新信号就刷新几次。至于画面是什么样的,全看SoC算好输出,对屏幕来说没区别。所以刷新率的倍数就是屏幕耗电变化量的倍数。

我们可以通过每一个场景的刷新率差别,来得出屏幕刷新功耗的差别,来得出机型功耗差异的衡量模型。每个场景的刷新率差异已经在上面的表格总结清楚了。

这里我们再补充一个对照组,LTPS屏幕的机型小米Mix4,刷新率有60和120两个档位,所以也是可以变的。

重复所有测试环节,确定只有60和120两个档位,恰好跟可选刷新率一致。没有30,10,5,1这些低频的情况。这也就是LTPO的技术优势带来的调教宽度了。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固定刷新率的场景我们很容易计算耗电差异,不固定的场景怎么办呢?

土办法看着最蠢,但解决问题往往最直接。于是我们就数帧数,一帧一帧地数。

以微博为例,我们数纯图文和有视频两个环节的滑屏情况。

两个都是滑动瞬间就能达到120Hz,一加的角标数字反应慢,但实际是一样的,有视频的场景,数得一加帧数978帧,小米帧数1770帧,差了不到一倍。

纯图文一加帧数1472,小米2770,如果不离手,悬停时间越长,差距还会越大,因为有触控但不滑动的时候,一加降到1Hz,小米还是120Hz。

综合来说就是差一倍左右。

最后我们再代入到日常环境的续航模型里面来测试和验证。

这里面就不止屏幕,还加上了整机的功耗,所以会有误差,仅供参考。

可以看出,一加10Pro比同样LTPO的小米12Pro的续航成绩要更好一些,尤其30帧视频播放环境,可以显著的降低功耗,甚至比1080P120Hz屏幕的机型续航还长。另外一加AOD支持1Hz,小米12Pro是30Hz,其他几个都是120Hz。息屏测试时间太长,后台差异会造成误差。

小米12Pro的续航表现比小米11稍好一些,但是30帧和60帧的环节差别不大。

到这里,就可以得出一个范围更小的结论了,2K120Hz屏幕使用LTPO的自适应刷新率技术之后,续航可以跟1080P120Hz机型打的有来有回,能明显领先非LTPO屏幕。

目前对LTPO技术挖掘最好的机型(我测过的里面)是一加10Pro。说明技术有明显的实际意义。

具体省下来的电量可以有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是提高体验,平衡5G,SoC等部件的高功耗。第二就是保留更长时间的电池续航。

下一步各个品牌都可以在一加的思路上,进一步挖掘和迭代,希望厂家都能你追我赶,造福消费者。

好了,我们的系列内容到这里就收官了,以最大的努力,力求为大家带来准确的数据。当然实际情况有限,依然未能尽善尽美,欢迎大家一起参与,一起补充,以众为师,还原产品的真实,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