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二次简化为何失败(你知道汉字简化经历了哪些过程吗)

汉字二次简化为何失败(你知道汉字简化经历了哪些过程吗)(1)

在了解汉字简化之前,简单说一下汉字的历史过程以及其变化的历史。

第一、汉字发展历史

1、书画同源(以画的方式表达语言。在甲骨文之前,考古界也发现了这时期的一些刻符:贾湖刻符、双墩刻符、青墩刻符、青墩刻符、庄桥坟刻符)

2、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商朝时期、刻于龟甲上。)

3、金文(又称为钟鼎文,刻于青铜器上。在商朝早期出现)

4、大篆(大篆是西周时期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

5、小篆(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

6、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7、草书(成于汉代,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8、楷书(在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从汉隶发展而来。)

9、行书(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形成)

汉字二次简化为何失败(你知道汉字简化经历了哪些过程吗)(2)

汉字二次简化为何失败(你知道汉字简化经历了哪些过程吗)(3)

到了这里,一般来说就是中国古代发展历史的结束点 了,之后的朝代多是写法不同,但都是在使用繁体字,其中会对一些字体进行简体化书写,但都没有纳入正统地位。

南北朝以来,在常用的楷体汉字中,已有一些形体比较简单的字在民间流行,被人们称作“简体字”、“俗体”或“破体”等,如“尔、盖、刘”。

第二、繁体字到简化字的进程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历史上首次给予简体字以合法地位的,在太平天国政府的印玺和所印发的公告、书籍等,大量采用了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同时也创造了不少新的简体字。

清宣统元年:(1909年)鼓吹俗体字的《教育杂志》创刊,陆费逵在创刊号上发表《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

五四运动:(1919年)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随着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改革汉字的呼声逐渐高涨。

民国时期

钱玄同:1920年2月1日,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1922年,钱玄同等人提出一套具体的简化方案,其中提出8种简化策略,这是第一次系统提出汉字简化方法

胡适:1923年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的《卷头言》中说:“语言文字的改革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然而“中国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惊人的文法革新,他们还做了一件同样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

1928年,胡怀深《简易字说》出版,这是为简化汉字服务的最早的资料专书。

1930年,刘复、李家瑞的《宋元以来俗字谱》、卓定谋的《章草考》、陈光尧的《简字论集》等出版。

1931年,徐泽敏的《常用简字研究》出版。

1932年,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编的《国音常用字汇》出版,收入了宋元以来的大多习用简体字。

1934年1月,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第29次常委会通过了钱玄同的《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呈请教育部施行。

1934年,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出版。徐泽敏的《550俗字表》发表。

1934年,钱玄同又一次向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2月24日,上海《申报》首先刊载《手头字之提倡》的新闻报道,同时发表了《推行手头字缘起》和《手头字第一期字汇》。1935年6月,钱玄同在其所编的《简体字谱》(2400余字)中选出1300余字编成《常用简体字表》,送交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会通过其中的1230字并准备推行。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11400号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采用了钱玄同所编《简体字谱》中2400字中的324个,在当时又称“手头字”,这是政府第一次大规模推行简化汉字。

1936年2月5日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训令“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废止。

1936年10月容庚出版了《简体字典》,并且在燕京大学开设简体字课加以试验。

1937年5月字体研究会发表了《简体字表》第一表。

解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大量刊物和宣传品曾经采用和创造了许多简体字,是一大批新创的简体字。这些简体字被称为“解放字”,据支持汉字简化的学者称,它们流传到全国各地。

汉字二次简化为何失败(你知道汉字简化经历了哪些过程吗)(4)

新中国

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

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编拟《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第一次稿,确定了“述而不作”的编选原则。毛泽东阅该稿后指出:拟出的700个简体字还不够简。做简体字要多利用草体,找出简化规律,作出基本形体,有规律地进行简化。

1955年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955年10月,《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经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

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了《简化字总表》。

1986年重新发表经少量修订后的《简化字总表》---------这里也是现在所使用文字的最终版本了

汉字二次简化为何失败(你知道汉字简化经历了哪些过程吗)(5)

第三、总结

汉字的演变到简化,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是剔除文盲的一个关键点,也是我们能够在如今的时代潮流里,继承中华文化乃至发展的一个关键。

时代潮流波澜无比,愿我中华源远流长。

最后:

喜欢就点个赞吧,[白眼]

参考:

百度百科-汉字简化历史

百度百科-汉字发展史

百度百科-汉字简化方案

百度百科-行书

百度百科-楷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