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概念是哪一年提出(万物互联开始了)

万物互联概念是哪一年提出(万物互联开始了)(1)

近日,河南联通成功开通首家集团客户(河南省电力公司)IPv6业务,标志着该省正式进入IPv6时代。

万物互联概念是哪一年提出(万物互联开始了)(2)

随着5G、IoT技术的不断成熟,需要互联的设备将是井喷式的增长。这些设备均需要配置IP地址,然而现在我们使用的互联网是IPv4地址,长度只有32位,到现在这一地址库已经接近枯竭,已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发展演进的一大瓶颈。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随后中国联通集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国联通 IPv6 规模部署推进工作的通知》,并进行了专项工作部署。河南联通快速响应,于8月10日完成全省移动核心网设备IPv4/v6双栈部署,具备V6双栈服务能力。

IPv6问世后,IP地址的长度将由32拓展为128,地址空间呈几何数增加。理论上讲,它多到可以让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分配到一个独立IP地址。不仅如此,IPv6还大大提升了转发效率以及通信安全性。未来,肉眼可见的所有事物都可能被物联网化,几乎所有东西都会被连接在一起,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将彻底颠覆人们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

信息:河南联通客户支撑中心: 廉国伟、 常战庭

万物互联概念是哪一年提出(万物互联开始了)(3)

我国IPV6的推进情况

由于技术、产业等多种原因所致,我国IPv4向IPv6过渡时期,IPv6的发展一直低于预期。截至2017年11月,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IPv6用户普及率均超过23.1%(依次是比利时57.4%、印度47.2%、德国42.3%、美国37.2%、希腊35.9%、瑞士35.6%、卢森堡32.4%、英国26.0%、葡萄牙25.7%、日本23.1%),而中国IPv6用户普及率仅为0.38%,远落后于这些国家,排在第67位。全球主要内容提供商IPv6的流量已达20%流量,而我国排名前50的网站只有腾讯网1家支持稳定的IPv6访问。

我国IPv6的发展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中国IPv6推进较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私有地址出口转换成公有地址的替代方案暂时解决了公网IP地址不足的问题,从而延迟了对IPv6的需求,并落入了对私有IP地址依赖的陷阱。此外,利用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技术(Name Based Virtual Hosting),多个DNS名称也能使用同一个IP地址。其次,成本和安全问题也影响了企业的升级动力。

IPv6的推广涉及从骨干网到终端用户的所有设备和软件,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从IPv4到IPv6的过渡,意味着要重写程序并安装新硬件,这也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与此同时,早期受制于网络改造、设备升级缓慢、内容应用匮乏、盈利模式不清晰和标准不统一等因素,企业的商业动力不足。另外,应用是推动IPv6发展的关键,而我国IPv6内容源相对缺乏,国内主流应用几乎不支持IPv6,国际出入口还未开启IPv6,无法引入国际优质内容源。总的来说,目前我国IPv6业务依然缺乏,产业链配套能力有待加强,IPv6产业链整体有待完善。

中国电信骨干网已全面开启IPv6,覆盖超过8000万的固宽用户。2009年起,中国电信作为CNGI的成员单位就开始着手IPv6技术的研究与实验网的建设;2012年,中国电信启动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试商用;2014年,IPv6进入规模商用阶段,并成为常规建设工程。截止到去年,中国电信从网络、业务到终端、用户,IPv6的部署都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网络侧方面,163/CN2骨干网和省级链路已经支持IPv6,超过220个城域网开启双栈,LTE接入网已经支持IPv4/IPv6双栈;业务方面,宽带网络、三星级以上的IDC、以及VPN等业务均开通端到端IPv6;用户方面,支持IPv6的固网宽带用户超过8000万,LTE双栈用户数近500万。在推进IPv6过程中,中国电信注重发挥产学研的优势,和清华大学联手创办了下一代互联网联合实验室,从2010年挂牌以来,该实验室一直致力于IPv6的关键技术、国际标准、产业推动等相关工作。

中国联通平滑过渡,核心设备已具备支持IPv6的能力。中国联通在推进IPv4向IPv6的演进上采取了“平滑过渡、技术创新、业务驱动”的总体过渡原则,分三个阶段实施IPv6的平滑部署:2008-2011年为研究与试验阶段,中国联通启动多个试点场内场外实验网络建设;2011-2013年为商用试点阶段,中国联通投入资金超过8亿元,在网络、终端、平台和应用等多个层面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2013-2015年为规模部署阶段,中国联通完成自营业务改造和支撑系统升级,并实现超过300万的IPv6宽带接入用户,56个城市LTE网络支持IPv6,IPv4和IPv6无缝互联互通。除此之外,中国联通还在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垂直行业等多个领域全面支持IPv6的特色应用。

中国移动三步走,已有2亿基于IPv6的VoLTE用户。中国移动的分IPv6部署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2-2013年的启动期。重点推动产业链成熟,基本实现产业链对IPv6的支持,进行大规模现网网络试点。第二阶段:2014年到2015年的推广期。目标是启动IPv6试商用部署,在东部地区的全部网络升级为IPv6,中部和西部则至少完成50%,新增终端可以采用IPv6。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是全面应用期。目标是完成IPv6的大规模商用。为了推进IPv6规模部署,中国移动开展了技术和资源储备,包括进行大量的地址申请、制定过渡方案、完善现有的设备和终端对IPv6一些技术的要求;推动手机终端实现IPv6功能;制订了全方位、端到端的IPv6完整过渡计划;推动IPv6相关试点和商用等。目前,中国移动已在TD-LTE网络上全面支持IPv6,并且2016年销售的4亿终端全部支持IPv6。中国移动不仅将IPv6看作是互联网的演进,也作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制定三项举措推动IPv6与移动互联网融合:一是确保LTE和IPv6同步发展,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在全网范围内要求所有EPC(Evolved Packet Core Internet,演进的分组核心网)相关设备支持IPv6,并采用IPv4/IPv6双栈APN接入LTE数据方式解决了双连接问题;二是将语音业务搬迁到LTE上之后,在VoLTE上采用纯IPv6而不再采用与IPv4转换的方式;三是通过多个协会大力推进IPv6发展,如在2009年和2010年联合3GPP和IETF召开IPv6峰会推进移动通信IPv6化,在3GPP发布首个移动网IPv6过渡指导报告TR 23.975,自主研发PNAT/BIH技术,发布IETF RFC6535等国际标准等。值得一提的是,在“GNTC全球网络技术大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所长段晓东表示,中国移动的VoLTE采用纯IPv6接入,已经发展注册用户2亿,活跃用户近1亿。

坚持推文不易

您的赞赏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万物互联概念是哪一年提出(万物互联开始了)(4)

小手一抖,立马转走!

万物互联概念是哪一年提出(万物互联开始了)(5)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申请腾讯王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