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导航技术发展方向(哈船导航茫茫大海中的)

墙上的一组老照片已经泛黄,几十载峥嵘岁月依稀可见,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舰艇导航技术发展方向?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舰艇导航技术发展方向(哈船导航茫茫大海中的)

舰艇导航技术发展方向

墙上的一组老照片已经泛黄,几十载峥嵘岁月依稀可见。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407教研室采访,自动化学院院长赵玉新指着墙上的图片告诉记者:“66年前,‘哈军工’大院里仅有的几台航海仪器,见证了新中国航海导航技术的蹒跚起步。1992年我们有了自己的科研‘阵地’——407教研室,27年来,我们团队研制多型船用综合导航装备,一步一步地从这里成长壮大。”

三年前,在省委省政府和哈工程的大力支持下,赵玉新带领他的船舶导航“国家队”,创办起哈尔滨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去年7月公司入驻哈尔滨国家级新区碧海产业基地。

在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碧海产业基地,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正拔地而起,科技感十足的生产线陆续投产。到处是忙碌的身影,短短一个上午就见到有拉着行李箱从机场赶回来工作的,也有拉着行李箱马上要出发的,而大家似乎对这种状态都习以为常。

记者问,航海导航技术到底是做什么的?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玉新形象地解释道:在茫茫大海上,让各类舰船准确地辨识航行方位,让各种海洋平台、海洋装备能够精准地感知运动姿态,为船舶和海洋平台装上具有“中国精度”的“眼睛”。

从主力战舰到万吨级驱逐舰,哈船导航研发装配的导航产品已享誉海内外

2018年4月12日,南海阅兵场海风习习,当一艘艘装有光纤陀螺惯性导航设备的人民海军新型主力战舰驰骋海疆、威武挺进之时,赵玉新和他的团队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这项荣获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科技产品,彻底改变了我国舰船30余年来依赖传统机械式平台罗经进行导航的落后局面,将舰船惯性产品从机电平台式带入到光电捷联式时代。

如果说作为闻名世界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开启大航海时代的标志性技术,那么现代航海导航技术,对于新海上丝绸之路文明的形成,实现海洋强国梦,则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这些年来,从主力战舰到万吨级驱逐舰,由哈船导航研发装配的导航科技产品发挥着重要作用,蜚声海内外。

2018年8月24日,我国万吨级驱逐舰首舰首次试航。这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这艘驱逐舰上就装有我们哈船导航研制的导航装备。此次试航不仅标志着中国驱逐舰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是哈船导航科研进步的一个里程碑。”赵玉新说。

“我们的科研工作始终瞄准国家需求,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信念。”哈船导航惯性技术事业部经理周广涛告诉记者。

今年3月,当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号”回国时,周广涛带队受邀登船迎接“雪龙号”凯旋。之所以受到这样高规格的礼遇,是因为“雪龙号”航行期间,哈尔滨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光纤罗经、卫星罗经等数套设备随船全程进行了航行测试和试验。哈船导航用完美的设备、先进的技术,为“雪龙号”科考任务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受到业界的好评。

在时光的海洋中,三年航程似乎算不上多长,但对哈船导航而言,这三年他们走过了一段重要的成长历程,从名不见经传到国内外声名远扬。

报国之志凝聚起一批科技精英,150多名员工中博士占6%、硕士占18.8%

采访期间,记者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哈工程人,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国防需求为第一需求。这些年来,正是国防科技事业的纽带,将这群科技精英、报国志士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今年1月18日,被誉为“生命之舟”的我国和平方舟医院船圆满完成“和谐使命-2018”任务返回国内。10年时间累计航行23万多海里,先后友好访问了43个国家,为23万人提供医疗服务……作为世界上第一艘超万吨级大型专业医疗船,“生命之舟”战功赫赫,其医疗水平相当于流动在海上的三级甲等医院。更值得哈船导航人自豪的是,这艘满载荣誉的医疗船,曾由项目主要负责人周卫东教授率领团队亲手为它安装上了量身定做的导航设备,也成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一个缩影。

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利强告诉记者,作为世界上第一艘超万吨大型专业医疗船,它需要的装备都必须是最优质的,稍有一点不合适就会影响整个航行。对于周卫东带领的科研团队来说,这个项目的挑战性不言而喻。那些日子里,为了在过往研发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提升,他们废寝忘食、攻关克难,最后终于在规定期限内交付产品,甚至为了医疗船的航行安全无偿准备了很多备品备件,这些产品完美通过测试,做到了保障航行安全,成功地为其他系统提供支持,辅助航海作业。

回忆起当年工作的情景,周卫东教授动情地说:“公司内部携手合作,提前分配好了各自的任务,出方案的出方案,搞技术的搞技术,做施工的做施工,大家毫不含糊。数据收集时在海上一漂就是好几个月,过眼所及之处全是汪洋大海。苦是苦了点儿,可保障性工作一丁儿点都没疏忽。”最终,团队以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使这一项目得到了合作方的认可和信任,后期有了更密切的合作。

三年来,哈船导航的科技人员将个人价值、团队发展融入到兴军报国的事业中,崇高的理想信念点燃了他们创新创业的火热激情。

“飞行79次,出差在外140余天,530个小时非工作时间自主工作……”2018年的最后一天,张靖靖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年终总结。张靖靖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扛起了研发部项目经理这一重担。在她的带领下,研发部所有人都有一股信念,那就是:“目标一致,行动必达”,以100%的优异成绩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

正在埋头工作的张靖靖看到前来采访的记者时,稍显羞涩。“都是平平常常的工作,也没啥突出的事迹。”这位90后女孩儿,恬静中透着刚毅。

“这是一条在挑战中不断淬火的道路,也是一条在创新中不断向前的道路。”张靖靖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有着共同梦想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哈船导航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汇集了一批高素质、富有经验的经营管理及研究开发型人才,150多名员工中,博士占6%、硕士占18.8%、本科占43.6%。

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百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百余项,而今正在朝着国际市场蓄势发力

三年来,从高校到企业,从实验室到生产一线,哈船导航的科技人员们乘着国家和我省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东风,以不舍昼夜的拼搏精神努力前行,不断为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发展史册写下辉煌篇章。

今年1月6日,以“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哈尔滨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荣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军民融合奖”,赵玉新、刘利强代表哈船导航全体人员登台领奖。高光时刻,两位老总笑逐颜开,他们清楚,获得产学研合作军民融合奖,对于哈船导航来说又是一个里程碑,必将激发大家继续刻苦地钻研技术,披荆斩棘,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而今,哈船导航正瞄准民用市场这片“蓝海”蓄势发力,为服务社会发展和龙江经济建设再出发。此前,在惯性导航等领域的民用产品开发上,国际产品的占有率已达到90%。要争得一席之地,在性能、指标不减的情况下,必须做到国外同类产品更具冲击力的性价比水平。公司负责人透露,他们前不久研发的一种载体运动测量产品,已形成一定的销量。公司准备今年在全球海事展上让这一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全力塑造“哈船导航”国际品牌。

谈到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时,赵玉新信心满满:“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向培育壮大新动能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科教强省,为科技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表示,“军品的起点高,民品的活力强,两者结合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哈船导航未来的发展愿景就是成为导航领域最专业的高新技术企业。”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作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哈船导航在惯性导航、智能航海、智慧海洋领域的核心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已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百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百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700万元,2020年将有望突破亿元。凡为过去,皆为序章,新时代的大门已经推开,哈船导航正扬帆远航,驶向光荣与梦想。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 作者:赵一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