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188匹马力的背后深度剖析UNI-V蓝鲸NE)

长安UNI-V搭载代号为JL473ZQ7d的蓝鲸新一代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即NE平台的蓝鲸动力,曾荣获过“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为138kW,扭矩为300N·m,与长城1.5T、吉利1.5T发动机相比,长安这款新1.5T发动机的动力参数拥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亮眼数据背后的诸多技术值得一谈。

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188匹马力的背后深度剖析UNI-V蓝鲸NE)(1)

我们先来举个例子,现款大众1.4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0kW,峰值扭矩为250N·m,全新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保持不变,最大扭矩却不升反降,仅为200N·m。说来无可厚非,动力与油耗是对立的两个面,要动力就要舍弃油耗,要经济就要舍弃动力,当下很多车企也都选择了降低动力来满足排放的行进路径。

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188匹马力的背后深度剖析UNI-V蓝鲸NE)(2)

而蓝鲸NE 1.5T做到了鱼和熊掌兼得。2015年,在环保政策日益趋紧的大环境下,蓝鲸NE动力平台在英国和重庆开始研发,长安对NE平台的定位是面向下一代排放、油耗法规标准的全新动力平台,因此,蓝鲸NE 1.5T作为研发之初就将所要面对的排放标准考虑在内,做到在不舍弃动力的同时兼顾到油耗。在技术上除高压喷射、双出口集成排气歧管等外,还带有单独可控PCJ(活塞冷却机油喷射器)配合可变排量机油泵,大幅降低发动机运转摩擦,降低动力损失。

目前,搭载该款1.5T发动机的车型有长安UNI-V、CS55 PLUS等。

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188匹马力的背后深度剖析UNI-V蓝鲸NE)(3)

Martin Joyce(马丁·乔伊斯)

早在2019年蓝鲸动力品牌发布的时候,蓝鲸NE平台总工程师Martin Joyce(马丁·乔伊斯)就宣称,蓝鲸NE 1.5T发动机几乎集成了当下尖端内燃机技术。

马丁所说的“尖端技术”共12项,包括全球首发应用的Smart Phaser智能凸轮调相系统,以及中国品牌率先量产的AGILE空气导流式高效超净燃烧系统、低压锻造双出口IEM(集成式排气歧管)、双涡管电控涡轮增压、外置高效水冷中冷系统等等。

IEM集成式排气歧管

IEM全称Integrated Exhaust Manifold,通过与缸盖共用水套,高负荷时可以冷却排气,减少中冷器负担,同时提升涡轮寿命和响应,减少缸内喷油的加浓程度,在实现大幅减重的同时,使得油气混合更加均匀。那么这项技术对我们消费者而言带来了什么呢?最重要的是IEM将热量传递给了冷却液,在冷启动阶段可以有效缩短暖机时间,暖机时间缩短,让发动机尽可能处于适宜工作的状态,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降低发动机内部损耗是有好处的。

可能有朋友会说了,大众的EA211同样有这项配置,甚至可以说近五年来几乎所有新发动机的标配,长安的IEM和其他家又有什么区别呢?

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188匹马力的背后深度剖析UNI-V蓝鲸NE)(4)

蓝鲸NE系列发动机采用双流口IEM

区别就在于铸造难度更大,蓝鲸NE发动机采用的是双流口IEM,1、4和2、3排气歧管形成了两个排气口,与马自达的等长排气道有些类似,只不过马自达的歧管气道是内置的。那么,既然是双气道,为了实现全包覆,就必须设置三层水套,提升了铸造难度,可以说这与目前主流发动机的缸盖铸造不在一个难度级别。在论证和尝试多种铸造工艺和材质后,拥有军工背景的长安最终走了发明新材料这条路,一种名为长安CA1的新型铝合金由此诞生。长安在这种铝合金材料中加入了铜和铈两种元素,这种材料在常温下和常规铝合金几乎无异,但随着发动机的运转,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衰减更小,也正是因为这个技术,蓝鲸系列发动机才敢于把马力输出和压缩比调高。

双涡管电磁控制式涡轮增压技术

这台发动机还采用了全新电磁控制式双涡管涡轮增压,该技术能将增压后的空气由两根进气管输送到气缸内,大幅度避免气缸之间的进气影响,造成的某个气缸进气不足。同样,集成式缸盖式排气系统也采用了双口设计,能够避免排气之间互相干扰造成的排气不通畅,降低涡轮迟滞,同时带来更强的动力性和平顺性。具体来看,电磁控制式涡轮可在0.05s内响应油门,快速提升动力,双涡管和双出口集成排气歧管的完美搭档,各缸的气流不相互干扰,使增压器的性能充分发挥,兼顾低速时的扭矩和高速的动力输出,让转速在1500转时达到最高扭矩。初段有爆发,后段有储备,当时速达到120km/h时,还有40%的动力储备。

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188匹马力的背后深度剖析UNI-V蓝鲸NE)(5)

体现在指标方面,蓝鲸NE 1.5T已经媲美3.0L自然吸气发动机,如今经过优化之后,最大功率增加到138kW(比之前增加了6kW),峰值扭矩没变,但持续输出转速区间向用户更为常用的范围转移,而且输出范围还扩大了250rpm。

我们不妨拿它跟行业大腕们的1.5T发动机简单对比,比如宝马B38和奔驰254系列。

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188匹马力的背后深度剖析UNI-V蓝鲸NE)(6)

从上面这张表格中可以直观看到,蓝鲸NE 1.5T比宝马B38最大功率高出三分之一,即便是在奔驰254面前,也只比它的高功率版本低了不到10%。至于账面扭矩,奔驰254也只有高功率版本跟它打个平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峰值扭矩输出范围这项很重要的指标上,奔驰254爆发点比蓝鲸NE 1.5T迟了300转,要1800rpm才能爆发,这对驾驶者显然不够友好,因为那意味着中低速行驶阶段动力会受影响。

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188匹马力的背后深度剖析UNI-V蓝鲸NE)(7)

再说效率,作为一台涡轮增压发动机,蓝鲸NE 1.5T的热效率达到了40%,跟业界公认的丰田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处于同一水准,实力足以令任何一个对手汗颜。而且,马丁表示,随着蓝鲸NE动力平台的不断进化,其热效率未来有望实现更高。

要知道,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增压方案在热效率方面天生就不具备优势,但长安不仅做到了,还领先了一截。说实话,双涡管增压技术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但是在自主品牌当中,尤其是价格相对亲民的车型上,使用搭载此项技术的发动机,长安是走在前列的。

单独可控PCJ 可变排量机油泵

全可变排量机油泵,这是1.5L排量里同级别唯一采用全可变排量机油泵的机型,简单而言,它能根据发动机工作状况供给适量机油,负载高就多给,负载低就少给,让发动机始终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更节能。

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188匹马力的背后深度剖析UNI-V蓝鲸NE)(8)

加之单独可控PCJ(活塞冷却喷嘴),配合0W-20低粘度机油,大幅降低发动机运转摩擦,低粘稠度降低内阻,可以减少动力损失,降低油耗。一般日系车机油粘稠度选择为30居多,德系、美系、法系40居多。据官方称,该技术使蓝鲸NE发动机摩擦处于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的领先水平,降低了动力损失,确保油耗水平优秀,工信部综合油耗仅为6.6L/100km,排放标准也能达到国六b的水平。

写在最后

在更严苛的排放法规面前,各大车企的发动机研发方向,不得不让性能向节能妥协,谁的技术实力更强谁就能在这场角逐拔得头筹。

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188匹马力的背后深度剖析UNI-V蓝鲸NE)(9)

作为中国品牌首个模块化发动机研发平台,蓝鲸NE动力平台整合了许多行业领先的发动机技术,集合全球研发资源开发,有着极强的前瞻性和兼容性,不仅兼容48V、HEV、PHEV、REEV设计,并且兼容1.0L-1.8L排量,通用化率高达98%,模块化、平台化的研发方式使得成本得以降低。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了几十年,这两年很欣慰的是如今以长安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推新车时不再依靠花哨的设计和配置的堆砌,而是能够拿出真正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产品,让消费者花个十多万就可以买到综合条件不错的自主品牌车,这也许不止是长安汽车的转折点,更是自主品牌走向主流价值区间的又一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