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小知识简介(关于蚯蚓我们了解什么)

大家好,今天想写点关于蚯蚓的东西。首先申明本人不是从事蚯蚓研究的学生,仅从自己了解到知识进行简单介绍,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1.蚯蚓的基本特征

蚯蚓是一种冷血的无脊椎生物,外界温度变化对蚯蚓活性和生存会产生巨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在温度20-27℃下蚯蚓活性较好。蚯蚓是雌性同体,意味着它的生殖繁衍方式可以靠自己解决。蚯蚓没有肺部器官,呼吸过程需要通过皮肤来抓捕氧气,所以土壤含水状况对蚯蚓会产生很大影响。比如,我们经常看到下雨天路边很多蚯蚓活动,部分原因是它们需要离开淹水区域进行呼吸活动。相反,如果土壤干旱了,蚯蚓也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这是因为它们皮肤干燥后就极易死亡。还有一点是蚯蚓怕光,直接的光照会导致它们麻痹,行动能力丧失,这也就是为什么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原因。

2.蚯蚓的生命周期

像大多数生物一样, 蚯蚓的一生有茧——幼虫——成虫——繁殖——死亡五个阶段(图1)。

2.1 蚯蚓茧呈“柠檬”形,但具体形状因物种而异,孵化所需时间也因物种和环境不同而不同。例如,对于某些物种,在温暖的条件下比在凉爽的条件下茧可能更快地孵化,而其他物种可能在土壤中“等待”不希望的干旱条件作为茧阶段。

2.2 幼年蚯蚓看起来像迷你蚯蚓,只是更小更苍白。随着幼虫的进食和生长,它将获得与成年蚯蚓相同的颜色,但缺少阴蒂(鞍)

2.3 成年(性成熟)蚯蚓可以通过马鞍的存在轻松识别。蚯蚓是雌雄同体的生物,这意味着每条蚯蚓都有雄性和雌性有性生殖器官。

2.4 繁殖两条蚯蚓产生粘液管并使用青春期结核菌(位于马鞍上)相互抓住。粘液管为两条蚯蚓交换精子提供了合适的环境,每条蚯蚓都储存着它伴侣的精子以备后用。由于两种蚯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都具有雄性和雌性的功能,因此它们被称为同时雌雄同体。在此精子交换之后,蚯蚓分开。

2.5 死亡。 从破茧到死亡,蚯蚓的预期寿命因物种而异。例如,夜行者(night crawler)的平均寿命在 6 到 9 年之间,据报道可以活到 20 年 。红蚯蚓的寿命通常在两到五年之间 。灰蚯蚓(Gray worms)一生都在土壤表面下度过,平均寿命往往在 1.25 至 2.6 年之间。

蚯蚓小知识简介(关于蚯蚓我们了解什么)(1)

图1 蚯蚓生命周期

3.蚯蚓种类和分布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蚯蚓种类可能超过7000种,我国的种类或超过200种(百度百科),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海拔和植被类型土壤中(图2)。由于生境和气候环境的不同,它们在形态特征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异,长度从小于1厘米到几米不等。例如,世界上最大的蚯蚓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的巨型吉普斯兰蚯蚓(Megascolides australis, 图3),它们的平均长度为1米,直径为2cm,重量在200克左右,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未知的更大体格的蚯蚓物种。

蚯蚓小知识简介(关于蚯蚓我们了解什么)(2)

图2 蚯蚓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的世界分布图 (Phillips et al, 2019 Science)

蚯蚓小知识简介(关于蚯蚓我们了解什么)(3)

图3a 巨型吉普斯兰蚯蚓 (图片来源于Fackbook)

蚯蚓小知识简介(关于蚯蚓我们了解什么)(4)

图3b 巨型吉普斯兰蚯蚓 (http://blog.udn.com/melbourneAuthor/25188403)

4.蚯蚓生态学分类

根据蚯蚓的生活方式,挖洞,取食行为和形态学特征科学家定义了蚯蚓的三个生态学群组,即1) 深居蚯蚓, Anecic earthworm); 2)内生蚯蚓, Endogeic earthworm; 3) 表生蚯蚓, Epigeic earthworm; 4)。但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多增加了一类堆肥蚯蚓(Compost earthworm),重点关注它们在农业经济上的价值。

蚯蚓小知识简介(关于蚯蚓我们了解什么)(5)

图4 土壤蚯蚓得主要生态学群组位置。根据它们的挖洞和进食行为进行划分。

4.1 深居蚯蚓。在土壤中形成永久性的垂直洞穴。它们以土壤表面的叶子为食,然后将它们拖入洞穴。一些厌食的蚯蚓物种还在它们的洞穴入口周围制造中间穴(成堆的石膏)。 物种代表有 Aporrectodea longa、Aporrectodea nocturna、Lumbricusfriendi和Lumbricus terrestris。

4.2 内生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并以土壤为食。他们在土壤中挖出水平的洞穴来四处移动和觅食,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重复利用这些洞穴。内生蚯蚓通常呈浅色、灰色、淡粉色、绿色或蓝色。有些可以在土壤中挖得很深。物种代表 Allolobophora chlorotica, Apporectodea caliginosa, Apporectodea icterica, Apporectodea rosea, Murchieona muldali, Octolasion cyaneum and Octolasion lacteum等。

4.3 表生蚯蚓。生活在土壤表面的落叶中。这些物种往往不是挖洞穴,而是生活在落叶中并以落叶为食。表生蚯蚓也通常是鲜红色或红褐色,但它们没有条纹。物种代表 Dendrobaena octaedra, Dendrobaena attemsi, Dendrodrilus rubidus, Eiseniella tetraedra, Heliodrilus oculatus, Lumbricus rubellus, Lumbricus castaneus, Lumbricus festivus, Lumbricus friendi, Satchellius mammalis等。

4.4 堆肥蚯蚓。 它们最有可能出现在堆肥或腐烂植被非常丰富的地区。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有现成的新鲜堆肥材料。他们可以非常迅速地消耗这种材料,也可以非常迅速地繁殖。堆肥蚯蚓的颜色往往是鲜红色和条纹。堆肥蚯蚓通常用于帮助处理生物质废弃物,还可以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物种代表 Eisenia fetidaDendrobaena veneta等。

然而在这四类蚯蚓群里堆肥蚯蚓有效的帮助我们分解有机垃圾,制成营养丰富的蚯蚓肥料。而在堆肥蚯蚓中有7种蚯蚓最适合进行蚯蚓肥的生产。它们分别是

  1. 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
  2. 安德爱胜蚓,又名红老虎(Eisenia andrei)
  3. Eisenia hortensis/Dendrobaena veneta(未查到中文名)
  4. 红蚯蚓(Lumbricus rubellus)
  5. 掘穴环爪蚓,俗称“太平二号”,印度原生种(Perionyx excavatus)
  6. 尤金真蚓,又名非洲夜蚯蚓,非洲原生种(Eudrilus eugenae)
  7. 优雅远环蚓(Amynthas gracilis)

基于蚯蚓物种间存在生态学差异,在农业运用上因基于不同生产目的选择不同类群的蚯蚓。例如,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蚯蚓生物量,可以养殖生长周期短,个体加大的种类。如想获得优质的蚯蚓肥则应考虑堆肥蚯蚓,而不是其他如深居蚯蚓。蚯蚓肥料是营养丰富的和生物活性极强的生物肥料,实验室研究已证实施用蚯蚓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产品口感和安全 (图5)。

蚯蚓小知识简介(关于蚯蚓我们了解什么)(6)

图 5a 施用化学肥料和蚯蚓肥料对作物产量的结果比较

蚯蚓小知识简介(关于蚯蚓我们了解什么)(7)

图5b 蚯蚓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Blouin et al, 2019)

在未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使用蚯蚓肥取代工业化学肥料对减少工业肥料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重要途径之一。笔者从自媒体上也观察到现在很多年轻人从事蚯蚓养殖活动,并作出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他们的养殖方式和终端产品仍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养殖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创新,产品开发相对欧美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作为新青年, 有必要通过相关知识学习,提高我们的养殖创新能力,从传统养殖逐渐转化到工业养殖过程。

参考文献

  1. Blouin, M., Barrere, J., Meyer, N. et al. Vermicompost significantly affects plant growth. A meta-analysis. Agron. Sustain. Dev. 39, 34 (2019). https://doi.org/10.1007/s13593-019-0579-x
  2. Phillips H R P, Guerra C A, Bartz M L C, et al. Global distribution of earthworm diversity[J]. Science, 2019, 366(6464): 480-485.
  3. https://animals.howstuffworks.com/animal-facts/earthworm4.htm
  4. https://www.earthwormsoc.org.uk/earthworm-ecology.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