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前线几点上映(以类型片的创作方式)

埃博拉前线几点上映(以类型片的创作方式)(1)

导读:如何拍出不一样的主旋律?《埃博拉前线》用复合类型片化的创新探索给出回答。

文 | 霓星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剧目,电视剧《埃博拉前线》已于12月8日登陆腾讯视频与观众见面。该剧以2014年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的事迹为核心原型,讲述了病毒学家郑书鹏和他所在的中国援非医疗队与埃博拉病毒展开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成功遏制病毒蔓延,圆满完成援非医疗任务的故事。

埃博拉前线几点上映(以类型片的创作方式)(2)

这部剧自预告片和海报发布便引发了受众的广泛期待,有网友说到:“看了几遍新的预告片,每看一次心灵就被震撼冲击一次,我被医生们无私的大爱深深感动,一次又一次泪目,‘我们是医生’五个字给人一种非常安全踏实的感觉。”而剧集在开播后,也用出色表现回应了观众的期待。作为踏上他乡的医生,他们穿着厚重防疫服奔走的身影、流下的每一滴汗水无不让人触动。

正如总导演杨文军表示,有中国医生的勇气与担当,有中非两国的友谊与文化,这部剧不仅呈现了对于医疗内容的新意,更用独特的讲述方式让人看到重大现实主义题材剧集创作的“不一样”,完成了一次主旋律与复合类型化的创新探索。

自有万钧之力,

动人叙事从细节着眼

“自有万钧之力”,这是《埃博拉前线》给人的第一观感。

以2014年中国医疗队奔赴非洲西部开展国际合作,抗击“埃博拉”疫情事件为核心故事原型,这部剧刻画了当年中国医疗队援非抗埃时候的艰辛历程。“拥抱不安全”“随手摸要消毒”,第一集刚开播,观众就仿佛设身处地地跟着郑书鹏医生来到战疫前线,而片中出现的当地医生盖斯姆、援几内亚医疗人员的编号、病人的床号、口罩勒痕等描述,一一体现出剧集在创作层面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情感饱满的细腻笔触。

埃博拉前线几点上映(以类型片的创作方式)(3)

《埃博拉前线》由腾讯视频出品,无止境文化承制,方芳、茅熠担任总制片人,南柯总编剧,杨文军总导演,罗晋、毛晓彤领衔主演。为将中国医疗队的艰辛与不易呈现在观众面前,主创团队从选题策划、剧本创作到取景采风、开启拍摄,共查阅近千万字文字资料和浏览数百小时相关报道。

据了解,主创团队在2019年3月远赴非洲实地采风、勘景以及探访我驻非使领馆和中国援非医疗队。拍摄周期133天、外籍演员400余人、外籍群演超过5000人,强大的主创阵容和匠心满满的创作过程成为剧集品质的保障。

从移动P3实验室和P4实验室的设备摆放到灭活和手消的流程,从外交方面的表达到外科手术的流程,即使是一个小的药水瓶、消毒的气雾,都经过主创团队和专家的层层把关。这些场景环境的展现,让观众首先从视觉上对剧情产生信任感,进而合理推动剧情发展。

埃博拉前线几点上映(以类型片的创作方式)(4)

除此之外,为了将故事细节呈现在荧屏之上,《埃博拉前线》在摄影、灯光和美术置景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据了解,《埃博拉前线》在拍摄中让演员佩戴“头盔摄像机”等设备,并大量采用了“探针镜头”进行拍摄。隔着厚厚的防护服,观众能够通过第一视角观照人物身处的环境,医疗队员们汗如雨下、毛孔翕张的状态也让观众对这份紧张与艰辛感同身受。

做出深度和广度,

多元化人物交互塑造生命力

想要立住一部剧,仅仅靠优秀的创作团队、节奏紧凑的故事情节是不够的,立体而丰满的人物形象是让影视作品更具辐射力和穿透力的内容支撑。

在《埃博拉前线》中,罗晋饰演中国援助卡巴利亚抗疫医疗队队员郑书鹏。对于父母都在医院工作的罗晋来说,他十分希望能够在一部影视剧中真正演一名医生。在已经播出的剧集内容中,郑书鹏两年任务期满即将回国之际,埃博拉疫情在卡巴利亚爆发,为了查清真相,他独自闯入卡巴利亚首例埃博拉病毒确诊患者来源地桑宜村。

埃博拉前线几点上映(以类型片的创作方式)(5)

有血、有汗、有泪,在郑书鹏的身上,观众看到属于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感与大爱。

剧中的另外一个主人公是由毛晓彤饰演的华裔记者何欢。胆大心细的她在得到有人与非洲违法钻石开采组织勾结,走私钻石获取暴利的消息后,几经周折得到钻石掮客的行踪,随即伪装成医生进入桑宜村调查。不料这却让她深陷埃博拉疫情和卡巴利亚的乱局之中,并意外遇到了中国援非医生郑书鹏。毛晓彤说,自己一下子就被角色身上的不服输和敢打敢拼的“侠气”所吸引。

埃博拉前线几点上映(以类型片的创作方式)(6)

这样的赤诚和热忱,也同样投射在冯刚(许亚军饰)、谢云虎(刘天佐饰)、罗启晗(吴优饰)等角色上。肩负使命、不畏艰险的他们是光荣的中国医疗队队员,他们来到埃博拉前线,对医院进行改建、建立移动检测实验室、培训当地医护人员等。残酷与美好,危险与希望之间,“脚踩泥泞,眼望远方”的创作态度同样是他们对待工作、对待医疗的专业与温度。

这些角色交织在一起,勾勒出鲜活的人物群像,也共同赋予了《埃博拉前线》一股直击人心的力量。

用类型片拍主旋律,亮点何在

近年来,一批礼赞伟大时代的主旋律影视作品进入观众视野。这些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作品从不同领域、不同侧面浓墨重彩地展现出了时代的沧桑巨变,通过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的深刻把握,描绘出历史和现实的壮美篇章。在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如何找到连接大众的情感共鸣,如何讲述时代变革中的多角度故事成为了创作的难点。

埃博拉前线几点上映(以类型片的创作方式)(7)

对此,《埃博拉前线》选择了与以往主旋律作品不同的创作手法,没有拘泥于传统政策性、宣传性的表达,取而代之的是类型片化的创作方式,融合医疗、军事、灾难、动作、悬疑、爱情等元素,《埃博拉前线》让受众看到了“不一样的主旋律”。

这也是总导演杨文军口中的“正剧中的新表达”,医疗队日常救治、医院内外的不同冲突、钻石走私的传奇故事,多条叙事线索交织,整个故事更加丰满的同时也赋予剧集更强的可看性。

埃博拉前线几点上映(以类型片的创作方式)(8)

在形式层面,该剧基于现实描绘及高压环境下的情节特征,在多处采用一镜到底,呈现出流动的影像风格和电影画面质感。从影像的动态创作到色彩环境的设计,从精致的镜头语言到元素丰富的故事内容,这部剧具有鲜明的类型化特征。在此意义上,重大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表达方式得以拓维出新。

对行业来说,这是一次对重大现实题材作品表达的探索,是一次主旋律影视力量的彰显。而就社会性与时代价值而言,《埃博拉前线》不仅将医护人员的大爱与无私奉献展现得淋漓尽致,更生动形象地诠释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作为“中非影视合作创新提升工程”合作合拍项目,《埃博拉前线》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地讲述着基于现今全球化视野下的别样思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