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李纯的简介(前期一顿操作让大唐重归统一)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中后期难得的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李纯在位的一段时间,唐朝的形势终于有了一些好的改观,尤其是在藩镇割据上,经过了安史之乱之后,第一次恢复了大一统的局面,因此李纯也被成为“中兴之主”。他在位时候的年号是叫元和,所以这段时间,也被叫做“元和中兴”。

唐穆宗李纯的简介(前期一顿操作让大唐重归统一)(1)

宪宗李纯前期是一个英明果断、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他6岁就遭遇了德宗时期的“泾师之变”,侥幸和祖父德宗李适还有父亲顺宗李诵一起逃出长安。泾师之变发生得特别突然,当时的皇室子弟还有很多人没来得及逃出来,全死在了攻进长安的乱军刀下。回到长安时,长安城也已经被毁得面目全非。这件事给年仅6岁的李纯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也让他从小就明白了战乱带来的这些糟糕的结果。

唐穆宗李纯的简介(前期一顿操作让大唐重归统一)(2)

在李纯年少的时候,他就非常仰慕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还有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也立志希望能将大唐中兴,开创一代盛世。所以,他一继位就决定要先解决大唐当时最大的问题,藩镇割据。

其实,李纯的祖父德宗李适,还有父亲顺宗李诵都试图解决过藩镇割据的问题,但最后都没有得到解决,或者不了了之。而李纯上位以后,在藩镇割据的问题上摆出了非常决绝的态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定要将削藩进行到底。

宪宗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提拔人才。他选拔了非常多的贤臣,比如杜黄裳、武元衡等,都是元和时期非常著名的宰相。更难得的是,宪宗用人不疑,提拔他们就对他们非常信任,而且广开言路,让他们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李纯经常在早朝之后,把大臣和宰相召集到延英殿让他们提出更深的见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延英议政”。

延英殿是唐朝中后期,大臣和皇帝讨论政事的场所。如果在朝会上还有事情没有讲清楚,皇帝就会召集大臣来延英殿,延英殿不像朝会大殿那样严肃,大臣们也更容易各抒己见。

李纯培养了自己的政治班底后,就开始着手削藩。

唐穆宗李纯的简介(前期一顿操作让大唐重归统一)(3)

因为李纯善于用人,而且所任用的人,除了一次任用了宦官之外,其他削藩统帅都非常有能力,再加上李纯削藩的信念十分坚定,所以削藩还算是所向披靡。

但李纯打了胜仗,并不能使藩镇的节度使诚服,他们担心自己最终会被消灭,于是就采用了一些很极端的手段。比如刺杀。在最重要的一次淮西叛乱的平叛中,宰相武元衡担任统帅。,藩镇割据的节度使们为了能继续割据一方,互相勾结,共同反抗朝廷的平叛军,而且还重金贿赂朝中的一些贪官,和他们里应外合。

唐穆宗李纯的简介(前期一顿操作让大唐重归统一)(4)

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元衡也依旧迎难而上,打破敌军。叛军眼看打不过,派人来求和,被宪宗果断拒绝。割据头目之一的李师道就直接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武元衡刚出府门就被刺杀,头也被刺客砍下带走了。同时另一位宰相裴度也遭遇刺杀,索性没有被刺到要害,躲过了一劫。

逆贼敢堂而皇之地在长安大街上当街杀人,还是朝廷宰相,简直是太嚣张了。这件事也让宪宗非常震惊和气愤,为了保护大臣们的生命安全,宪宗将保卫皇家的骑士调给了宰相,而且还许可官员的家兵可以跟随保护,出入皇宫也可以随身携带兵刃自卫。并且还以重金和五品官职的条件,悬赏凶手。并下令,如果有人敢窝藏凶手,满门抄斩。

而在武元衡死后,宰相裴度接任了武元衡未能完成的平叛事业,大军讨伐割据的藩镇。裴度采用了手下李愬(sù)的建议,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奇袭割据头目吴元济的老巢蔡州。“李愬雪夜奇袭蔡州”也被列为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出奇制胜成功案例之一。割据头目吴元济被俘,在长安公开斩首,淮西叛乱被平定。和吴元济联手的李师道也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很快被消灭了。

宪宗坚定的削藩决心和铁腕的削藩手段,终于让宪宗用了四年的时间平定 了淮西叛乱。也是从淮西叛乱平定开始,其他节度使也见情形不好,纷纷上书归顺。唐王朝终于又恢复了统一。

唐穆宗李纯的简介(前期一顿操作让大唐重归统一)(5)

宪宗虽然只用了4年就平定了淮西叛乱,但藩镇割据却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例如李师道割据的藩镇,就有五十多年之久,中间跨越了几代皇帝。

而在平定叛乱后,宪宗还减免了被叛军侵扰的当地百姓的赋税,尤其是淮西附近被劫掠比较严重的州县,连第二年的夏税也得到了免除。让战乱中的百姓得到时间喘息。

削藩过程中,宪宗一直坚持任用贤臣良将,政治也十分清明,大唐又重新焕发了生机,而削藩的成功,也让宪宗的“元和之治”到达了顶峰,成就了唐后期著名的“元和中兴”。

唐穆宗李纯的简介(前期一顿操作让大唐重归统一)(6)

但令人惋惜的是,宪宗的英明并没有在建功立业后持续下去。宪宗李纯以为自己已经成就了一番伟业,就飘飘然得意了起来,甚至变得骄奢放纵。

宪宗是唐朝皇帝中,对佛教最尊崇的人。武则天虽然也宣扬佛教,但她更多的是利用佛教来为自己的称帝提供合理性。而宪宗则就是狂热的佛教徒了。

在陕西的扶风县有一座法门寺,最早是被称为阿育王寺。法门寺在佛寺中非常有名,最重要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里面供奉了佛祖释迦牟尼的佛骨舍利。

在唐朝的时候,礼佛的最高的一个级别就是迎佛骨。法门寺有规定,供奉佛骨的舍利塔30年才能开启一次,而宪宗削藩成功后刚刚好就赶上了。宪宗用了一年的时间精心准备这个迎佛骨的仪式。甚至在迎接的当天,派军队拿着香烛这些去郊外迎接。这场面还真是有点无法想象。

皇帝重视,也让长安的百姓陷入了迎佛骨的狂热中,大家都要向佛骨施舍。而这时候出来斥责这一行为的,就是刑部侍郎韩愈。

唐穆宗李纯的简介(前期一顿操作让大唐重归统一)(7)

大家有没有听过韩愈这个人物呢?这里我们要先重点来介绍一下韩愈。

韩愈是唐代非常著名的文学家,而且还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这个大家一定要记住。什么是唐宋八大家呢?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和宋朝最著名的八个散文家。唐朝占了2个,分别是韩愈和柳宗元。宋朝占了6个,分别是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刚正不阿的韩愈,在面对宪宗痴迷于佛骨,给百姓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这件事上,他不怕触怒君主,严厉地指出了这件事情的危害性,还写了著名的《论佛骨》一文,建议宪宗不可相信这种虚无的东西,为了不让佛骨扰乱人心,建议销毁佛骨。韩愈的话自然触怒了宪宗,差点被处死。索性宰相力保韩愈,才没有丢了性命。

礼佛并没有给宪宗带来好运,同时还因服食金丹,身体越来越糟糕,脾气不好,总是打骂赐死宫人。原本宪宗是被宦官推上位的,他对宦官非常信任,但晚年之后性情大变,一个被宪宗虐待的宦官忍受不了宪宗的打骂,杀死了宪宗。

唐穆宗李纯的简介(前期一顿操作让大唐重归统一)(8)

宪宗李纯在位15年,43岁去世。在位期间,他重新统一了大唐的疆土,实现了“中兴之治”,令衰退的大唐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但在晚年的时候,宪宗变得昏聩,想要求仙长生,最后自己信任的宦官手里。元和中兴也只能是大唐的回光返照,改变不了衰败的走势。宪宗死后,藩镇再次割据,一直到唐灭亡也没能再统一。而皇帝的废立,也彻底操控在了宦官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