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类与各种生物争夺(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

探秘鲸类文化

鲸类与各种生物争夺(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1)

我们已经知道,鲸类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最近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鲸类还可以使用工具,它们甚至还是感性的生物,也会感知到悲伤,具有自我意识,以家族的形式共同生活,它们或许还具有自己的文化。

在所有大型的鲸中(通常指鲸和海豚等分类学上属于鲸目的动物),抹香鲸可能是最能够展示进化魅力的一个物种。抹香鲸这种大型哺乳动物身上具有高级进化者的许多标志特征:它们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捕食者;它们可以发出最响亮的声音,音量足以与一台喷气发动机相当;它们可深潜至水下1.5千米或更深,并持续两小时之久(而在这样的深度,巨大的水压可瞬间夺去一个潜水人的生命);鲸类还可以长时间在地狱般漆黑的深海中探索,远离太阳发出的生命光芒。

19世纪,赫尔曼·梅尔维尔曾经在小说《白鲸》中这样描述抹香鲸:“我完全不了解它,并且永远也不会了解它。”这也许是对这一物种最贴切的描述。确实,我们对抹香鲸的“无知”可能还在继续。这种海洋生物有90%的时间都生活在终年黑暗的深海之中,因此,直至21世纪,我们依然对抹香鲸在海底世界中的生活和它们的行为知之甚少。

鲸类与各种生物争夺(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2)

但是,这份“无知”也许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甚至也许很快将会被改写。围绕抹香鲸的统计数据显示,这种生物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脑。这一统计不但包括地球上现存的所有动物,甚至也包括现已灭绝的动物。如果用一个最易懂的数字来说明,那就是,抹香鲸的大脑的体积是我们人类的6倍!

鲸类与各种生物争夺(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3)

在近几年(2016年1月)刚刚出版的一本名为《鲸与海豚的文化》的书中,加拿大科学家哈尔·怀特海德和英国科学家卢克·伦德尔共同与读者分享了关于抹香鲸的最新科学发现。他们讨论了抹香鲸的社群行为以及它们所使用的复杂的交流方式。这些发现也许可以改变我们对这种动物的原有认知。

鲸类文化的提出

任何与鲸和海豚打过交道的人都认可这样一个事实:这些动物的很多行为都证明了它们的“聪慧”。从鲸与船一起乘风破浪,到它们在游泳者身边好奇地浮潜;从一群抹香鲸在水中翻滚嬉戏,到成年雌鲸的助亲行为(一只雌鲸为另一只雌鲸的宝宝充当“临时保姆”);以及它们在海洋馆里展示的各种“高难度动作”(尽管海洋馆对它们来说并不是理想的归宿,甚至可能是噩梦般的存在)……种种这些都在向我们传递一种信息,它们的行为与人类相似。其中,还包括一些人类亲自参与其中并感受到的行为: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于海豚“救人”的记载,它们或是将溺水的人救起,或是帮助人类摆脱鲨鱼的攻击。还有一些视频记录下了当人类割开渔网释放被缠住的座头鲸时,它们的行为看起来就像在不断地感谢自己的救命恩人一般。美国加利福尼亚半岛圣伊格纳西奥的沿海环礁湖,因其温暖的水域环境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鲸乐园”。在这里越冬的灰鲸会主动接触观光船上的游客,看似正在享受人们帮它进行头部和身体按摩。于是,我们开始相信,这种动物拥有许多与人类一样的特征。但它们的行为究竟只是一种本能,还是拥有更深的含义呢?

鲸类与各种生物争夺(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4)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考虑到抹香鲸本身巨大的身躯,大脑的绝对大小也许并不是衡量智力的一个最好的标准。因为如果是计算大脑与身体重量之比(大脑的相对大小),那么人类大脑的这一比值是无法被超越的。即使是最接近人类的对手——宽吻海豚,其相对大脑值也仅是人类的一半。

鲸类与各种生物争夺(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5)

但是,怀特海德和伦德尔却认为:大脑的绝对大小也许更适用于衡量动物的“认知能力”。他们指出,正如电脑一般,更大的处理器就代表着更强的运算和处理能力。简单来说,大脑体积越大,就越容易让大个头的动物变得更聪明。

同时,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抹香鲸为什么需要一个如此巨大的大脑呢?因为这样一个大脑所需消耗的能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巨大的大脑是抹香鲸进化中的必然产物,那么,它们又用自己巨大的大脑来做些什么呢?如果大脑的绝对大小代表了动物的认知能力,那么抹香鲸,以及其他一些齿鲸类生物,包括虎鲸和海豚类,是否又基于自己的大脑进化出了属于它们自己的文化呢?

鲸类与各种生物争夺(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6)

让我们先回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一名饱受争议的、激进的鲸类学家约翰·李利也许是最先深入探索这些海洋生物智力的人。他首先指出,虎鲸以及其他海豚所使用的“咔哒声”和“哨音声”,正是专属于它们自己的一种语言。他还将鲸类动物描述为与我们共享地球的“外星生物”。然后,我们再回到现代。怀特海德与伦德尔在合著的新书中进一步讨论了鲸类动物的社群交流、社群互动以及这些海洋生物的智力。在此基础上列出了一系列关于鲸类的“社会习得性行为”的有力证据。他们指出,这是完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行为,而是定义“文化”“文明”的一种关键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鲸类文化”的概念。

鲸类文化的证据

鲸类文化中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座头鲸优美的“歌声”。

鲸类与各种生物争夺(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7)

自从这种繁复的、令人难忘的“歌声”在20世纪60年代被科学家罗杰·佩恩和斯科特·麦克维发现后,科学家们一直在试图破解这份“鲸歌之谜”。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些美丽的歌声并不仅仅专属于座头鲸。北极露脊鲸是与北大西洋露脊鲸亲缘关系很近的表亲,也是地球上最长寿的物种(它们可存活300年以上),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歌声”,只是音调也许没有座头鲸的那么复杂。与座头鲸的“鸣奏曲”相比,怀特海德和伦德尔将露脊鲸的歌声称作“民歌”。那么,鲸类为什么会进化出如此千变万化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呢?

鲸类与各种生物争夺(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8)

“鲸歌”是目前我们了解鲸类文化最清晰明确的标志,它在繁殖期具有非常明确的作用,但“鲸歌”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在不同的座头鲸之间,“鲸歌”也是一种像“身份证”一般的声音,传达了“我们是这个鲸群一员”的意思。不同曲调的“鲸歌”是不同鲸群的专属物。怀特海德和伦德尔通过“鲸歌”,在太平洋中定义了5个不同的抹香鲸族群,这些族群彼此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彼此间却没有繁殖交叉,在社群交流体系上也都是相互独立的。每个抹香鲸的鲸群就像一个太平洋中独立的部落,拥有不同于彼此的文化。除此之外,不同群体的虎鲸也已被证实会使用不同的“鲸歌”,就犹如人类的“方言”一般。这些“方言”并不是依靠一代代遗传的方式来传承的,而是通过逐步学习、发展而来。它们熟悉同一个大群体中不同小族群间的“方言”,但它们还是会坚持使用自己的“方言”。这是一种属于鲸类的真正的文化——语言文化。

除“歌声”外,还有很多关于鲸类文化的例子。例如在美国东海岸的科德角,这里的座头鲸展示出一种强烈的“本土文化”。8只或更多的座头鲸彼此合作,共同在水下吐出大量的泡泡,形成一个“泡泡渔网”,迫使如足球场那么大的一群银针鱼不断紧缩、聚集在一起。然后,座头鲸们就会游到被围捕的鱼群上方,一口吞下大量的美食。与此同时,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普罗文斯敦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从1976年就开始研究科德角的座头鲸,这可能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鲸类研究项目了。他们记录下了另一鲸群通过互相学习而发展出的一种全新的捕食方法——“击水捕食法”。这些座头鲸用尾部一下下地拍击水面,让鱼群聚集成一个更紧密的球形,以便更轻松地享受大量美食。这种同一海域中不同鲸群间捕食行为的差异,正像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却又拥有不同文化的人类一般。

科学家们发现,在鲸类生物中,并不仅仅只有座头鲸拥有不同的捕食文化。海豚们在这一方面同样展现了自己的魅力:在澳大利亚西海湾的鲨鱼湾,宽吻海豚会将海绵裹在鼻吻处,

鲸类与各种生物争夺(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9)

以此保护自己在海底觅食时被一些尖利的海胆和危险的黄貂鱼弄伤;而经常造访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海湾的宽吻海豚则学会了如何共同把鲻鱼驱赶至浅滩处,在那里阻击这些已走投无路的鱼群。

鲸类文化的传播

除了上述文化证据外,鲸类文化还有一个与人类文化相似的地方:它们的传播性。种种科学研究均显示,这类象征鲸类文化的行为属于“社会习得性行为”,它们主要是通过母系方式进行传递(鲸类动物主要都为母系社会),就像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技能一样。除此之外,这些海洋动物的社群学习还要更为复杂一些。已有很多实例显示,它们还可以向同一辈的其他个体学习,有些鲸类动物还会向人类学习。也正是这种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让鲸类生物的文化不但产生,也得以一直延续并发展下去。

鲸类与各种生物争夺(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10)

怀特海德和伦德尔在书中描述了座头鲸的“歌声”如何从一个鲸群“流行”至另一个鲸群。例如,研究发现,在澳大利亚东海岸的一群座头鲸把自己的“歌声”传递给了西海岸的另一个鲸群。他们将这种“歌声”的传递描述为第一次出现在人类以外的物种中的文化变革。海豚也是如此,我们知道每一只海豚都有属于自己的“名片式”声音,可以说是代表了它们的“名字”。更为有趣的是,对圈养海豚的研究发现,它们还会模仿彼此的声音,就像呼唤对方的名字一样。201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研人员杰森·布鲁克发现,一群人工圈养下的宽吻海豚可以记住并使用已分开20年之久的另一群海豚的声音。布鲁克认为,这种记忆正是文化得以传播和延续的一个关键因素。

另一个关于文化传播的震撼事例则是在澳大利亚鲸与海豚保护组织的一个科研项目中发现的。一只南澳的圈养雌性宽吻海豚比莉,从同伴那里而不是通过人类训练员的教导学会了“尾部行走”(直立起身体,通过摆动尾部游动)。在它被放归回大海后,它还将这种新奇的行为教给了其他海豚。而在此之前,从未观察到任何野生海豚表现出这一行为。直至比莉回归大海25年后的今天,即使比莉早已在2009年离世,还是可以看到这片水域的海豚用尾部在海面上“行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