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的各种阵容(戚继光开播获赞)

戚继光的各种阵容(戚继光开播获赞)(1)

2015年12月24日起,以弘扬爱国主义、歌颂民族英雄为背景的30集历史大剧《抗倭英雄戚继光》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开播以来,该剧引起广泛热议,激起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宣传时代主旋律,弘扬民族精神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月31日,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总制片人刘志江、执行制片人宋亚平、导演张广峰、武术导演赵箭作客人民网,与网友畅谈该剧创作的台前幕后。

以下是访谈实录:

戚继光的各种阵容(戚继光开播获赞)(2)

不跟风拍雷剧赚钱“英雄情怀”也能成就大IP

主持人:四位老师一同与我们就这部剧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首先问一下刘总,什么样的情怀来吸引你拍这部戏?

刘志江:我说了男人都有英雄的情怀,我们从小比较关注英雄人物。现在这个社会上批评比较多的就是雷剧太多。作为影视制作人也要有自己的情怀。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那些都点到了,现在是有高原缺高峰的。作为我们影视人,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引导观众,而不是过分迎合观众。我们集团总裁徐永安先生对我们的影视有一个大的战略,就是作为战略性的去投资,而不像很多影视公司一样的,为了赚钱。他们赚钱就是过分的去迎合观众。我们战略是要把作品奉献给观众,还要起到引导观众的作用。我们当时下了很大决心去拍戚继光,很多人说你胆子这么大,肯定要亏钱。老板在后面给我撑腰,哪怕亏钱也要做,这个是有情怀的。

主持人:我们是要把这种影响力散播开来。您刚才说得特别好,我们要对社会形成引导正能量的力量。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又面临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刘志江:这部戏前后创作经历的时间,应该是从2010年开始就抓,因为那个时候,社会上很多人去拍雷剧,忙着赚钱,我们恰恰相反,我们就抓一些有情怀的、有思想性的、正能量的作品。刚好去年《戚继光》是列为中宣部重点项目的时候,我已经有底子了,也就是我已经有作品了。为了配合上面的精神,我又重新请编剧改编。因为你光是讲情怀,观众未必会喜欢,观众不喜欢的话,作品拍出来也是无效的。我们在思想上、艺术性、观赏性怎么结合,我们磨合了三四年。

主持人:这也是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我们的文艺作品既要有社会影响力,又要有社会效益体现出来。

刘志江:对,如果没人看就没有什么影响力。从目前播出来看,收视是往上走的,其实观众还是喜欢看的。

主持人:作品制作过程当中,对于剧本的创作,我们有没有遇到一些困惑或者头疼的时候?

刘志江:有。因为历史证据,也不能违背历史,不像那些雷剧一样,穿越,乱七八糟的,我们要尊重历史,不能违背,在创作这个过程中,这个故事怎么讲好,这非常的重要。我们也讨论了好多次,光这个剧本前后磨合了四年多时间。

主持人:这么长的时间来精细打琢每一字每一句。其实在刚开始的聊天中我也问到刘总,您说拍摄这部剧出于本身的一种情怀,也想为这个社会提供正能量的引导。在眼下IP盛行的时代,担心不担心,会不会有一种冲击在这二者之间,情怀和IP之间的冲突呢?

刘志江:我觉得没有什么冲突,中国人很多提IP这个词,很多人不知道IP是什么概念,IP从国外传过来是知识产权的事,知识产权是什么事呢?作品形成影响力以后才会有,没有影响力怎么会有呢。在发布会上我也说了,对英雄,我刚才说了,本身自己有情怀,我觉得中国的这些英雄人物,完全可以成为大IP,为什么不可以呢?

主持人:本身就是这种符号和影响力。

刘志江:像《大圣归来》,也是一个大英雄,戚继光也是一个抗倭英雄,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好好地来做,做成一个大IP呢。

主持人:《抗倭英雄戚继光》是在一个很好的契机下拍摄的,是什么样的契机呢?

刘志江: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契机,刚好符合书记的讲话精神,这是最好的契机。

主持人:跟随这样宏观大的背景和潮流。

刘志江:有的重要讲话,大家都在反思文艺作品应该怎样做一些正能量的,引导观众。

本文转自:温州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