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作个闲人闲人悠然自得的人)

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作个闲人闲人悠然自得的人)(1)

早上6点半闹钟响起,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关掉闹钟,再继续眯一会儿,直到闹钟再次响起,不得不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地赶着送娃和上班。

上班8小时,中午有2小时休息时间,回家弄点简单的午餐,小憩一下,继续上班。

下班,接娃,做饭,洗碗,收拾屋子,直到8点方休。

一个人带娃的日子,

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作个闲人闲人悠然自得的人)(2)

有点忙,也很充实,每天满满当当,空闲下来,看看书,追追剧,日子也算完美。

要我完全做个闲人,是万万不行的。特别是懒病犯了的时候,有时候一躺大半天,饭也不吃,抱着手机玩个痛快,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我想这大概是我当闲人的状态,非常不好,闲完之后,就只剩下心慌和焦虑。

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作个闲人闲人悠然自得的人)(3)

费勇的《作个闲人》里的闲人,非我此等闲人,这是出自苏轼的《行香子·述怀》: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经历过人生沧桑,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故乡,做个悠然自得的人。在天漂浮着白云朵朵,在地小溪潺潺流淌,一张琴,一壶酒,他就坐在那里,兴起弹一曲,曲罢喝一壶酒,好一幅闲人悠然之图。

几句诗,便把意境展现得栩栩如生,安然,寂静,闲适,放下悲喜的淡然,这是有经历的人才能写出来的诗句,这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也是苏轼最后的渴望。

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作个闲人闲人悠然自得的人)(4)

本书分5章,以人生的大方向出发,从苏轼的诗词中分析他的感情。一讲到苏轼,读者立马会想到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一会儿朝廷高官,一会儿被贬边远僻壤之地,也正是有如此丰富的生活经历,才让他的思想和情绪如此饱满。

苏轼的“闲人”,与陶渊明的闲有点不一样。陶渊明说我不干了,回家种地,于是他真回去了,归隐田园。而苏轼的闲,是无期限的,所以他说几时归去。然后他又说,我也是被生活所迫。我一个读书人,不去当官,回家种地怕是养不活自己,算了,还是当官吧,不过,我自有我的方式。

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作个闲人闲人悠然自得的人)(5)

他的方法就是喝酒和写文章。古人好像都特别喜欢喝酒,喝得高兴,随性来一首,不高兴了,也喝酒,喝完了就高兴,高兴又写一首。于是,那一篇篇佳作,都在美酒佳酿的催化下,顺其自然地抒发出来。

再来看看苏轼刚出仕的时候,初出茅庐,想的是啥,当然是干一番大事业。他是有才华的,并且天赋异禀诗情并茂,但也抵不过世事难料,在经历过一番挫折之后,他也慢慢地看透生活,最后发出感叹:作个闲人。

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作个闲人闲人悠然自得的人)(6)

一个人的成长,跟他所经历的事情有密切的关系。遭遇一件变故,心态就会改变。而做个闲人,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悠然自得,才会发现生活的美好。

其实人生啊,没有人的一生能一帆风顺,都是起起伏伏,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谷深渊,当你经历过一些成长瞬间,再来看苏轼的诗词,才会认同他的感情。

穿越千年的共情,感慨古人的情思细腻,同时又佩服他能写尽人情悲欢。不仅喜欢他经典的诗词,也喜欢他的人生态度。

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作个闲人闲人悠然自得的人)(7)

苏轼被贬外地时,总想着买块地,修个房子,种块地。只要有家的地方,都是最好的归宿吧。他带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定下来,也很舒适,管他山高水远,管他穷山僻岭,他总会发现生活给予的美好。

一个人的心态实在太重要了。不去攀比,总想着自己拥有的,珍惜现在所有,过好当下,这便是最好的“闲人”。

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作个闲人闲人悠然自得的人)(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