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是内蒙古重要的工业城市(呼和浩特市轻重工业回顾)

清代中叶,呼和浩特已由漠南蒙古军事重镇发展成为物资集散中心,此时的呼和浩特工商贸易业中,药材业、皮毛加工业、粮油、食品加工业、民族制品手工业、建材业、饮食业发展较快,并占有重大比例,是呼和浩特经济支柱产业。由于历史原因,工业制造业在呼和浩特形成较晚,到清末民初,呼和浩特的制造工业才有了发展。1905年,归绥兵备道胡孚宸在归化城办起了工艺局,开创了机器染毛织布的先河。1921年,天津商人沈文秉、荣耀宸等建起了绥远电灯有限责任公司,1934年,绥远省政府和天津商人联合办起了官商合资企业“绥远毛织厂”、同年,绥远发电厂在粮栈街建起面粉厂,注册商标“五塔”牌。在火车站建起归绥制酒厂。这就是民国时期呼和浩特的工业壮况。那时候的呼和浩特经商人员较多,所以工业发展缓慢,故在解放前,呼和浩特是座消费城市。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重要的工业城市(呼和浩特市轻重工业回顾)(1)

解放后,呼和浩特市被中央人民政府定为“呼和浩特为西北工业基地之一”。呼和浩特市人民委员会十分重视,首先安排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工矿企业12个。有:1953年组建了新生建筑公司铁工部,这是呼和浩特第二家机械制造企业(战备路),在城西、西北于1958年、在什拉门更村西兴建呼和浩特市糖厂,1957年,在糖厂东筹建呼和浩特市啤酒厂,60年代在海西路北建呼和浩特机床附件厂(从山东烟台迁入),从1958年开始(第二个“五年计划”)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呼和浩特市轻重工业有了重大突破,一大批新建企业应运而生,1958年,在城西孔家营村东北一带建起了呼和浩特钢铁厂、1960年,在呼和浩特西郊孔家营建发电厂,1958年,在西龙王庙村西建内蒙古联合化工厂(呼和浩特化工厂),同年在钢铁路建丝钉厂,1959年建呼和浩特市机床厂,第二机床厂,1959年在城北海拉尔路建橡胶厂、1960年建制锁厂(从上海第十一五金合作社、第二十五五金制品厂迁入),1959年在哈拉沁村南建呼和浩特水泥厂,1956年在城南碱滩村东建起了内蒙古第一毛纺织厂(第一个“五年计划”),1958年在一毛东建内蒙古第二毛纺织厂(第二个“五年计划”),1965年在二毛东建内蒙古第三毛纺织厂,在东瓦窑西北建内蒙古邮电机械厂,在碱滩东北建内蒙古毛条厂、呼和浩特卷烟厂、呼和浩特地毯厂,1959年在新城东门外建起了内蒙古综合电机厂,新城区电机厂、内蒙古电线厂、内蒙古电揽厂、1965年在东门外建呼和浩特氧气厂,在东门外光华街建呼和浩特电动工具厂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重要的工业城市(呼和浩特市轻重工业回顾)(2)

、 呼和浩特市电动工具厂

“七三二五”工厂、在新城南门外建冶金矿山机械厂,内蒙古电影机械制造厂、内蒙古地质局探矿机械厂、内蒙古电子仪器厂、呼和浩特电子设备厂。1959年在城西北的水泉村建起了新生炼铁厂、新生锅炉厂、新生橡塑机械厂、新生焦化厂、新生耐火材料厂、阀门厂、城内糖厂路建有呼和浩特制药厂(今兰泰广场),1958年在大学西街建呼和浩特中药厂(厂址今学府康都),1969年在公园南路建呼和浩特齿轮厂,1965年9月1日在水源街建呼和浩特市塑料厂(从天津红桥塑料厂迁入),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重要的工业城市(呼和浩特市轻重工业回顾)(3)

1959年在大庆路东建起了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厂(内蒙古铸锻厂),1958年2月在新碱滩村东建呼和浩特市电池厂,呼和浩特市灯泡厂,1961年在小西茶坊西建呼和浩特火柴厂。1970年在大台村西建内蒙古化纤纺织厂(绵纺厂)、在孔家营村南建内蒙古化纤厂。1970年在大学路建呼和浩特乳品厂。由此可见,呼和浩特轻重工业是相当发达的,是举足轻重的。从明日起,将陆续介绍呼和浩特市的工厂企业。(未完待续)

文曹建成2022年5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