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隶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古称“临榆”或“榆关”,但是在这里并不是单指山海关,而是指整个秦皇岛地区。有人说山海关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因为它有老龙头,起点在海上;也有人考证,万里长城的起点应该是辽宁省丹东市的虎山长城,这个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山海关--一个弹丸之地,为何成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呐?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说一说: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1)

配图来自网络

山海关最早的时候不叫山海关,而叫“山海卫”。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当时朱元璋为了加强京城防务,特派大将徐达和刘伯温到边关要塞修建城池,他们一路考察,便来到了临榆这个边境小镇,徐达和刘伯温觉得这个地方非常适合修建城池,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建成了山海关。因为这里的地势依山傍海,朱元璋便赐名“山海关”。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2)

配图来自网络

一、山海关的地形地貌

山海关的北部是角山,海拔并不高,但是比较陡峭、险峻,易守难攻,在这里修建了角山长城,角山再往北就是长寿山,海拔要比角山高出很多,是山海关境内最高峰了,这里面的地势更加险要,山上怪石嶙峋,同样是易守难攻,长城依旧修到了这里,并继续往北面延伸,一直到今天的辽宁境内,并与今天的九门口水上长城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3)

配图来自网络

山海关的南部就是大海,长城往南继续延伸,一直修建到海里,形成了今天的老龙头,原来被称为“万里长城的起点”。山海关的防御体系以“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中心展开,在南北两侧分别修建了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威远堂、镇东楼等辅助设施,再配以四角的瓮城,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防御体系。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4)

配图来自网络

据《临榆县志》载:“南北翼城城墙均高二丈有奇,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门,为明巡抚杨嗣昌建”。

整个城池四周总长大约四千米,一共四座城门,东门“天下第一关”门,西门“迎恩门”,北门“威远门”,南门“望洋门”,关城中心建有一座钟鼓楼。今天,除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以外,包括其他的五座箭楼、钟鼓楼,还有四面的城墙以及城门、瓮城等都是后来复建的。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5)

配图来自网络

二、山海关的地理位置

1、在军事活动上

山海关距离北京大概二百九十公里左右,现在走高速公路三个多小时就到了,在古代骑快马也就一天的路程,可以说近在咫尺。山海关距北京沿途地势平缓,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无险可守,非常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因此,山海关的的战略位置对于北京来说至关重要,基本就是北京的东大门,关乎大明王朝的生死安危,所以,从明朝的中后期开始,就在山海关派驻重兵把守,因而就有了“天下第一关”的美誉。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6)

配图来自网络

说它第一,不仅仅是大明王朝东部长城防御体系中第一座重要关隘,更是万里长城的起点,是扼守辽西走廊,拱卫华北平原的第一道战略屏障,一旦被后金南下的大军突破,京师就无险可依,危在旦夕,因而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2、在商贸活动上

明朝的时候,由于山海关处在关内和关外交通枢纽的位置,逐渐形成了边境贸易重镇,这里商贾云集,关内和关外商旅往来频繁,因此,山海关既是军事重镇,又是商贸重镇,也是出关和进关商品的集散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7)

配图来自网络

现在依然保存完好的“王家大院”,充分说明了当时商贸的繁荣,这个王家当时是山海关的首富,拥有房屋几百间,据说蓟辽总兵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来山海关的时候,都是这个王家接待,现在还保留陈圆圆居住过的房间。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8)

配图来网络

清朝自顺治皇帝入主北京紫禁城以后,山海关一带的长城便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山海关作为军事重镇的防御功能便有所下降,仅仅作为东北和华北的交通要道而存在。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9)

配图来自网络

3、在人口迁移上

同时,山海关还是关内通往关外的唯一通道,也是关内和关外的分界线,当年那些闯关东的人,拖家带口、砥砺前行一路往北,山海关是他们必经之路,今天在山海关城内还有闯关东纪念馆,里面的很多珍贵文物也记录了那段往昔的历史。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10)

配图来自网络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是纳兰性德当年写下的诗句,也许正是闯关东人心里的真实写照,与其说他们向往关外的“白山黑水”,倒不如说他们向往的是美好的幸福生活。

三、山海关的军事防务

山海关因为是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更是抗击后金的主战场,所以明朝政府特意在此设立兵部分司署,这是明朝兵部唯一的分设机构,具有独特的军事与政治价值。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11)

配图来自网络

明朝的宣德九年(公元1434)设立之后,至大明朝灭亡,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共有九十位兵部分司主事在此任职,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曾在此办公。现在山海关广场上的兵部分司署旧址依然存在,成为人们游览的地方。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12)

配图来自网络

1569年,戚继光被任命为蓟镇总兵,镇守山海关一带,由于原来长城驻守军队疲惫不堪,战斗力低下,便分两次从南方调回自己的戚家军,一共两万三千人,充实长城沿线防务,在各个主要的隘口部署重兵,现在的驻操营和板厂峪还有义乌兵的后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融合,现在这些义乌兵后人已和当地人无二,他们对长城的保护和发掘也做出了不少贡献。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13)

配图来自网络

四、山海关发生的有名战役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山海关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石河大战”,“石河”本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它发源于北部山区,向南注入大海,被称为“山海关的母亲河”。

这一年的三月十九号,闯王李自成带领十万精兵,与原蓟辽总兵吴三桂在山海关“石河”一带展开决战,在此之前本来说好归顺的吴三桂,由于父亲和爱妾陈圆圆被起义军拘禁,一怒之下转而投降了多尔衮,并献出了战略要地--山海关,因而闯王李自成亲自带兵前来,决定彻底消灭吴三桂。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14)

配图来自网络

在战争前期,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分三面对吴三桂形成了包围之势,就在吴三桂山穷水尽的时候,多尔衮率领十四万大军从侧面包抄农民起义军,在吴三桂和多尔衮的联合夹击下,最终导致战斗失败,一个星期后,李自成带领少数残兵退回北京。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15)

配图来自网络

这场战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多尔衮依托这次战役的胜利,一路长驱直入,攻进北京城,彻底结束了明王朝在中原的统治,开启了大清统一中国的序幕,最终导致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彻底失败。

结束语

山海关集山、海、关、城为一体,以其险要的地形地貌和战略要地,成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依然是关内文化和关外文化的分水岭。

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的区别(天下第一关)(16)

配图来自网络

今天,我站在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上,遥望远方的长城,仿佛又看见了战火硝烟,仿佛又听见了阵阵的喊杀声和战马的嘶鸣声,英雄已经远去,但精神依然还在。在这万里长城脚下,在这天下第一雄关的城门下,两种文明在激烈碰撞,然而,山海关依然没有挡住滚滚的铁流,没有挡住历史前进的脚步。

当硝烟慢慢散去,喊杀声渐渐远离,小小的山海关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天下第一关”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也许能给你的记忆带去无限的遐想,时时提醒你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