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七首诗有哪些(王昌龄意象很美的一首诗)

王昌龄的七首诗有哪些(王昌龄意象很美的一首诗)(1)

意象是诗词的灵魂,它传递着诗词的美。所谓意象,就是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的有机融合。意象往往是诗词的点睛之笔,它有助于我们对诗歌的解读。我国古典诗词的意象极其丰富,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以月传达思乡、念亲之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是以芳草喻离恨或相思;“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是以鹧鸪鸟寄托处境之艰难等。

王昌龄的七首诗有哪些(王昌龄意象很美的一首诗)(2)

本文就让我们通过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芙蓉楼送辛渐》,来体会一下诗词的意象美。《芙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王昌龄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对于这首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人人皆知。毕竟这首诗的最后7字“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千古名句,历来深受世人所称道。

↓↓↓

朗诵/宁津广播电视台主播 尹婷

图/网络 文/综合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先,顾名思义,这首诗是王昌龄为送别一个叫辛渐的好友,而作的一首送别诗。题中所说的“芙蓉楼”,根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记载:“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可知它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王昌龄的七首诗有哪些(王昌龄意象很美的一首诗)(3)

然后,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它的意思是说,第一天晚上,王昌龄为辛渐饯别的时候,外面正下着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江雨。等到了第二天早上,王昌龄送别辛渐后,便只留下了楚山的孤影。这里的“寒雨”,指秋冬时节的冷雨,除了点明季节外,它还渲染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至于这里的“连江”,则是从大处落笔,既形容了当时江雨的水天相连、浩渺迷茫,又为“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起到了烘托作用。我们说明明是王昌龄送别友人,这句诗给人的印象,却好像是楚山在送别友人。这是诗词意境的艺术魅力。江边送别友人,自然会伫立目送,但友人的身影包括船影,势必会很快就掩盖在群山之间,再也看不到了。

王昌龄的七首诗有哪些(王昌龄意象很美的一首诗)(4)

但如果将自己的离情,寄托在高山上,便可以借助山高的优势,做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效果。这样写,也加深了王昌龄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另外,这里的“孤”,也突出了辛渐去到洛阳后,留在吴地的就只有诗人独自一人,就像是孤零零的楚山一样,日日夜夜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不言而喻。

王昌龄的七首诗有哪些(王昌龄意象很美的一首诗)(5)

最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王昌龄对友人的临别叮咛之辞。它的意思是说,你到了洛阳,如果有我的亲友向你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正常来说,托人带去的口信以报平安居多,如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那么王昌龄为何要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呢?

王昌龄的七首诗有哪些(王昌龄意象很美的一首诗)(6)

综观王昌龄的这首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而它之所以会有丰富的意蕴,主要便是源于诗中的“玉壶冰”这一意象。总的来说,王昌龄意象很美的一首诗,最后7字是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吟唱诗词、陶冶情操,

每晚10点,51听《诗词鉴赏》,

与您共赴诗词盛宴。

全国首次国学考级开始报名啦!

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新闻节目工作委员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学娃娃经典诵读活动与国学经典诵读考级同步启动。

山东启动的国学经典诵读考级工作,是全国首个唯一官方认证的国学考级类项目。国学经典诵读考级与其它艺术类考级具备同等的效力,由山东省艺教委考级办公室权威认证,是对孩子传统文化水平的专业性考核。

王昌龄的七首诗有哪些(王昌龄意象很美的一首诗)(7)

第二届国学娃娃经典诵读活动与国学考级紧密结合,选手上传自己的经典诵读作品,经过专家听评、在线国学答题、热力值冲榜,即可获得相应的国学经典诵读考级证书,以及由主办方联合颁发的“优秀国学娃娃”荣誉证书,经过选拔进入复赛的选手还将有机会获得进入山东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进行专业录制与上镜的机会

活动时间:2019年8月16日至2020年3月15日

咨询电话:0531-85851172

王昌龄的七首诗有哪些(王昌龄意象很美的一首诗)(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