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布莱恩特不应该叫布莱恩特吗(科比为什么不叫布莱恩特)

不能想象,热血万丈的60分谢幕之战已经过去了三年多了,一切都仿佛在昨天。我们想讲述科比最初的故事,于是我们请来了大徐,最有资格给中国球迷讲述科比最初故事的人。他给我们讲述了,当初为什么要给这个特别的少年一个特别的译名。

科比布莱恩特不应该叫布莱恩特吗(科比为什么不叫布莱恩特)(1)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前,我以跟队记者的身份陪着中国男篮前往美国,原本,这是一段足够遥远的往事了,可时至今日,那一次旅程中的所见所闻仍然不时从记忆深处蹦跳出来,浮现在眼前。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科比·布莱恩特。

应该有很多人都记得,那一届的中国男篮头顶“黄金一代”的光环,奥运会舞台上,中国篮球迎来了大展拳脚的历史性时刻。然而,在他们创造历史,改写中国男篮奥运会最佳战绩之前,挑战提前摆到了面前。为了做好备战,耐克赞助中国男篮参加了1996年加州长滩夏季联赛,和NBA球队打了三场比赛。而其中让我唯一铭记至今的,是和湖人的那场球。比赛里,17岁零11个月的高中生科比宛若哪吒闹海,地覆翻天,一往无前,出尽了风头,还率队惊险取胜。

那场球的观赏性和激烈程度远远超出热身赛的范畴,科比的求胜欲和专注度从那时起就已经形成,而这也宣告了中国男篮的大麻烦来了。

科比布莱恩特不应该叫布莱恩特吗(科比为什么不叫布莱恩特)(2)

在韦斯特安排下,科比暂时披挂32号战袍亮相球场。此番用意再明显不过了,环绕着湖人传奇后卫“魔术师”约翰逊的光环,韦斯特期待年轻的科比可以接过前辈的使命,将紫金王朝一脉精神传承下去。

论个人能力,全场年龄最小的科比绝对是一顶一的高手。面对中国男篮的全场紧逼,他如凶猛灵蛇运球突破,人不离球,球不离人,从后场冲到前场,从左边杀到右边。我清楚地记得,有一个进攻轮次,科比竟然把中国队的五个人过了八次,那些在前场紧逼被过掉的国手们退防回来以后,又都被过了一个遍。回合结束时,科比在巴特尔和巩晓彬的防守下,滞空后仰将球投进。如此卓绝的表演,在篮球场上是不多见的,当时我在场边盯着场上的那个孩子一言不发,完全被四溢的天赋震惊。

科比布莱恩特不应该叫布莱恩特吗(科比为什么不叫布莱恩特)(3)

回想当时,科比的特点归结有三。

首先是快。“飞侠”一词并非空穴来风,科比年轻时身体素质惊人,在场上来去如风,男篮队员们没有一个人能跟上他的速度。

其次是瘦。跳过大学联赛直接来到NBA,这也便代表他缺席了一些必要的专业训练,站在场上,他的身板比其他队员瘦了不止一圈,不过,这个问题没有困扰他太久,进入职业赛场后,他在训练场和力量房里洒下的汗水记录着他身形和机能的飞升。

最后,他那会还太粘球。当然,这一点依然深受高中影响,在劳尔梅里亚高中打球,他永远是全场唯一焦点,球队绝对核心,一切球权都会交由他来处置。众星捧月的成长经历让他在登陆职业赛场后一时间无法转变角色,球交到他的手里,多半进攻将会直接终结。

科比布莱恩特不应该叫布莱恩特吗(科比为什么不叫布莱恩特)(4)

那一届夏季联赛,科比打一上来就在太阳队头上摘下了36分,似乎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杰里·韦斯特夏天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以弗拉德·迪瓦茨做筹码换来科比的决定是何其正确。最终,当科比带着场均25分的成绩单从长滩离开,从他身上迸发而出的魔力,以及他那仿佛用之不竭的进攻手段,让我看到了乔丹的影子。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坚信这个NBA历史上首位在选秀大会被摘下的高中生后卫,绝非等闲之辈。

从亚特兰大回国之后,我几乎在第一时间将我所见证的关于科比的一切,分享给周围一些朋友,但和苏群那次交流尤其特别。

1996年,NBA尚未正式登陆中国,普及程度极低。纵然96黄金一代人才辈出,可在当时,并没有在大洋彼岸的东方国度掀起什么风波,13号秀科比·布莱恩特的名字还没多少人知道。于是,我俩自然而然谈到了日后该在媒体报道里如何称呼他。

科比布莱恩特不应该叫布莱恩特吗(科比为什么不叫布莱恩特)(5)

新华社有一本专门用于音译人名的《外国人名翻译手册》,名字的全称是很容易确定的。按照我们往常的音译习惯,会将一个人的姓氏作为简称,而英文名是前名后姓,所以科比·布莱恩特应该像迈克尔·乔丹、勒布朗·詹姆斯等人一样,以姓氏相称,被叫做布莱恩特,这也是大多数人当时所持的意见。然而,我和苏群商量的结果是反其道而行,叫他科比,朗朗上口。

科比名字由来极富戏剧性。出生那会,他的父亲乔·布莱恩特碰巧吃了一顿日本神户牛排,味道上乘,于是决定儿子就以神户牛排的英文“Kobe”作为名字。苏群跟我都觉得,在中文语境里,科比听上去更契合他的技术特点——年轻有冲劲,展露出高中生新秀孩子般的灵性。

做好决定,我俩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媒体报道和比赛转播中以“科比”相称,诚然受到了一些质疑和反对,但久而久之,科比这个名字还是被人们逐渐接受了。更可喜的是,长滩的翩翩少年日后竟然跻身联盟四大得分后卫,在NBA写下神奇无数,陪伴无数人走过了整段青春。

而越是如此,与科比初识的记忆便烙印的愈发深刻。

文章转载自:杨毅侃球

作者:徐济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