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要比右撇子更聪明(左撇子更聪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人们一直对左撇子感到十分好奇。历史上,左撇子是人群里的“异类”,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和恶魔交往的象征。在中世纪油画里,使用左手的人也常被视作施行巫术的标志。在英语里,右(right)的本意正是正确和礼貌,而左(left)则代表着懦弱与卑下。

每遇到一个左撇子,人们最常脱口而出的问题是:“你为什么是左撇子?”这也成为科学家所要解决的科学难题。关于左撇子的成因,目前的解释有很多个版本。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一个颇为有趣的观点:胎儿发育时,靠近嘴巴举起的手会成为利手。不过,这个观点未能得到验证。

来自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大约有25%的偏手性是由遗传导致的。一种叫做LRRTM1的基因,可能与左撇子形成有关。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左撇子比例更高。不过,遗传并不能解释全部,理由是有些同卵双生双胞胎的用手习惯也不一样。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都知道左脑主管语言、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脑则以音乐、美术、想象、直觉等功能为主。很多人就此认为,左撇子的人右脑比较发达,也更加聪明。此外,随着左撇子名人的广泛宣传,左撇子的形象也乘势而上,成为聪明的象征。

很多人都认同左撇子更聪明这个说法。在一个右利手的社会里,每一个左撇子总显得与众不同,进而被赋予别样的特质。更何况,不少科学家、政治家是左撇子,其中不乏大科学家牛顿、居里夫人,画家达·芬奇,音乐家贝多芬,微软前总裁比尔·盖茨,还有包括克林顿、奥巴马在内的数位美国前总统。他们仿佛为左撇子更聪明提供了佐证一般。那么,左撇子更聪明有科学依据吗?

遗憾的是,现有科学证据并未证明这一点。无论是智商对比研究,还是综合比较分析,都没能证明左撇子比一般人更聪明。人们之所以得出“左撇子更聪明”的印象,往往是过于关注的结果。简单点说,左撇子名人是很多,但更多的名人还是右利手。

左撇子要比右撇子更聪明(左撇子更聪明)(1)

当然,有证据表明左撇子更擅长发散性思维,而这被认作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不过,有好事的哈佛大学学者,却通过一项研究表明,左利手平均收入比右利手低10%。总之,基于现有的科学研究,“左撇子更聪明”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是对科学知识的一种误读。

还有研究表明,左撇子在患心理和发育疾病的风险上似乎更大一些。2008年,瑞典中部大学厄斯特松德分校的心理学家爱丽娜·罗德里格兹发现,左撇子或混合偏手性的孩子比右利手的孩子更有可能患上语言障碍或小儿多动症。

左撇子与众不同,也容易受人嘲笑,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有些学校也有严苛的规定,学生不得用左手书写,不少父母和老师也强迫孩子使用右手。

研究发现,强迫左撇子孩子换手的做法,并不可取,甚至可以说是对孩子大脑的一种“不流血的侵犯”。道理是,左撇子这一特征已经写入大脑,形成了左利手优势。强迫更改无疑打乱了早已建立的大脑半球优势,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与生理混乱或扭曲。

有时,强制性纠正会造成其语言中枢功能紊乱,出现口吃、神经紧张、情绪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看过电影《国王的演讲》的人都不会忘记,乔治六世的口吃令人印象深刻。他之所以口吃,就被认为与父亲强行纠正其左撇子大有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欧美的左撇子显然比中国等东方国家要多。很重要的原因是,东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东方文化注重求同中庸,极力去除与他人不同的特质。西方文化注重存异,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换句话说,一位美国儿童若喜欢用左手抓握东西,父母多选择尊重其选择。一位中国儿童的同样举动,很可能受到父母的制止或强迫更改。

事实上,强迫左撇子孩子更改习惯的成功率也不高,几乎不到10%。也有研究发现,左撇子在被强行“改造”时,会留下持续一生的心理阴影。总之,引导胜过强迫,人们没有必要过分苛责左撇子与其他人一样。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