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受到民间百姓各阶层共同喜爱的一部作品。问世数百年以来,这部古典名著被改编成了无数种艺术形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派生作品。因为这部小说隐藏的深刻内涵,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也对其深入研究,让后人能够看到小说中多个角度隐藏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中的角色原型和历史来历。沙僧是故事中唐僧西天取经队伍中的一员,虽然角色分量远不如孙悟空、唐僧和猪八戒,但也在很多剧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本文就以沙僧的来历为主线,看看他的原型是怎样的人物。

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1)

小说中的沙僧给人以忠厚老实的形象,在唐僧的八十一难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表现,看上去似乎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他出身于天庭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到下界。他下界后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也要受每七日万剑穿心的刑罚。如来佛让观音菩萨找取经人时路过流沙河,点化了沙僧,赐法号悟净,让他加入了唐僧西天取经的队伍。在小说中他是唐僧的三徒弟,也是受命保护唐僧的,但真正干的活并不多。绝大多数情况下沙僧都是挑担牵马的角色,遇到事情也很少发表意见。

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2)

可以说沙僧是唐僧的徒弟中最听唐僧话的,他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最终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封为“金身罗汉”。从表面上看他,他似乎是个平平常常的角色,但实际上在小说的情节中却暗藏着各种隐隐约约的指向。前文分析过,沙僧的存在是非常特殊的。他实际上是玉皇大帝的心腹,派到唐僧的取经队伍中做卧底的,目的是监控和保证天庭在佛教东传中的利益。他最大的任务并不是保护唐僧,而是保证唐僧西天取经过程中不会破坏天庭的利益。所以在唐僧遇难时才会显得呆头呆脑,全靠孙悟空和猪八戒退敌。

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3)

作者吴承恩写出沙僧这个角色,实际上是要反映官场之中特殊的一类官员的存在和作为。这种事情是在黑暗腐败的封建官场中非常常见的,也是对明朝中后期社会形态的一种反应。然而具体到沙僧这个角色上,却又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这不仅仅是在反应明朝的社会,也是在阐述自唐宋以来的中国佛教故事的变迁,显露出吴承恩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沙僧在《西游记》中的角色设定和佛教故事进行关联,可以发现他的原型是来自于唐玄奘西行取经中梦到的神人。而这个神人被唐玄奘认为是他的救命恩人,所以也受到唐朝民间百姓的崇拜。

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4)

在唐朝僧人所著作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是在唐玄奘在西行取经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故事中说唐玄奘在路过沙河时不慎将自己的水袋打翻,让自己在沙漠中陷入了缺水的困境。因为他从长安出发时发誓“若不到天竺,终不后退一步”,于是他没有返回找水,而是继续骑马前行。由于长时间缺水,唐玄奘陷入了半昏迷之中。然后他便梦到有神人向他呼喊,让他别睡觉,赶紧起来走路。然后他在梦中惊醒,赶紧骑马前行,然后找到了水草丰美的地方,人和马终于摆脱了缺水的困境。

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5)

虽然唐玄奘没有高速弟子们这个在梦中叫醒他的神人是谁,但却在唐朝的佛教信徒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当时的僧人和居士们根据唐玄奘的这段经历推测,认为梦中的神人就是佛教的护法神深沙神。其实这位深沙神和沙漠并没有多大关系,只是因为有沙字而被信徒们牵强附会。深沙神在东晋时期便出现在佛经中,最早是两个恶鬼,一为深沙,另一为浮丘。他们喜欢找人的麻烦,引发头痛目眩、寒热伤心等症状。据说授念《佛说摩尼罗亶经》来驱逐他们,解除自己的痛苦。据说他是毗沙门天王麾下夜叉之首,或者是佛祖弟子鸯掘摩罗。

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6)

在佛经中他是毗沙门天王手下的七千药叉之首,俗称药叉将。其形象为,“头为火炎,口为血河,以骷髅为颈璎珞,以畜皮为衣,以象皮面为袴膝,以小儿为腹脐,足踏莲花”。而《西游记》描写沙僧的段落却是这样的,“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钵。獠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还有“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清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7)

对比两者之间的描述方法,可见深沙神和沙僧基本上是如出一辙的。两者如此高度相似的形象,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而从原著中沙僧自己的表述来看,也承认了这个事实。他自夸的时候说过“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宝殿吾称上”,这个形容就几乎直接点出了深沙神的身份。众所周知,南天门里第一大将是托塔李天王,而他的原型正是佛教的毗沙门天王。深沙神作为药叉将,是李靖手下七千夜叉之首,吹一吹这个牛皮也是可以的。因此从形象到情节上,深沙神作为沙僧的原型,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争议之处了。

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8)

那么问题来了,深沙神既不是沙漠神,也不是水神,怎么会成为沙僧的原型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故事之中,因为原型故事是在唐玄奘路过沙河时发生的。沙河实际上是沙漠,而不是河流,因为如流沙般移动,被人称作沙河。《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对沙河是这样描述的,“西路险恶沙河阻远,鬼魅热风过无达者。”,“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这里面就很明白地说明了流沙河的来历,也完全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应。小说中的所谓八百里“鹅毛不飘”的流沙河,实际上就是莫贺延碛沙漠。

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9)

结合史实来看,可以证明唐玄奘正是在莫贺延碛沙漠中陷入困境,因梦到神人而脱困。这个神人因为与事发地有着同为“沙”的特点,被佛教信徒们联系到了深沙神身上。由于唐朝百姓对毗沙门天王的信仰非常的高,就连名将李靖都被神话成了托塔李天王,深沙神被神话称唐僧的护法神就不足为奇了。于是在后世的唐玄奘故事中,便有了不少深沙神护卫唐僧的情节。比如《唐三藏记》中就有深沙神给唐僧打井喝水的情节,宋朝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也有深沙神脖子上的骷髅,是吃了和尚后留下来的说法。

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10)

在唐宋时期出现的,以唐玄奘西行取经为原型的故事创作中,已经存在了不少关于深沙神和唐僧的情节。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只是通过采风的方式将其收集起来,最后集中体现到了沙僧这个角色身上。由于流沙河在西域,中原人士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所以在小说《西游记》诞生之前,民间百姓都以为这条河是河流的意思,于是在那个时候沙僧便已经成了水怪。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他并非不知道流沙河的真正含义,只是为了迎合读者约定俗成的认知,所以把沙僧延续到了水怪的设定上,而没有采取沙漠的设定。

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11)

即便如此,作者在小说中也对沙僧的原本属性,有过或明或暗的表述。比如小说中常常称孙悟空为金公,称猪八戒为木母,称沙僧为黄婆。在中国古代的五行文化中,黄色对应的便是土属性。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是知道沙僧本身应该是属于土的,毕竟沙漠和土关联是比较紧密的。如果沙僧是水属性的话,就不应该是黄婆,而是黑婆或水婆了。所以从这些故事中的细节来反推,也可以说明作者是从深沙神和唐玄奘的故事中,演化出了沙僧的角色和故事情节。于是沙僧便一步步地走入了《西游记》中,成为唐僧西天取经的一员。

沙僧取经之前是什么身份(沙僧的角色原型是什么)(12)

可是深沙神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地位并不高,在民间的影响力不大,所以沙僧在《西游记》中也没有承担太多的重任。《西游记》是一部写给中国人看的小说,自然对于出自于西方佛教的神仙不会有太细致地描写。除非像如来佛、观音菩萨这样的顶级大神,作者才会多费笔墨。而沙僧只是扮演了一个卧底的角色,自然不需要搞得太夸张,否则就喧兵夺主了。所以沙僧在小说中也就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兼顾给玉皇大帝当个卧底,并不需要像孙悟空这样大出风头。从官场逻辑来看,当卧底的官员要是大出风头,那他的官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