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1)

溥仪与杜聿明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皇帝因为标准难以统一,因此一直众说纷纭,但秦始皇是第一个皇帝,溥仪是末代皇帝,基本达成共识。

溥仪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他三岁登基,没几年就因民国建立而退位,之后又在军阀张勋和日本侵略者别有目的的扶持下又复辟登基两次。

溥仪一生三登基、四婚礼、五个夫人,从某些角度讲,可谓享尽人间富贵, 是无数人梦想中的人生。

不过冷暖自知,溥仪自己对前半生的日子只觉得不堪回首。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2)

左二杜聿明右一溥仪

溥仪在狱中进行反省改造时,曾经和狱友杜聿明进行过一番让人哭笑不得的对话。

溥仪:我每次结婚都不是自愿的,婉容、文绣给我留下了回忆,是天天吵闹,一点感情也没有。我正式结婚3次,娶过四个妻子,但都不幸福。

杜聿明:你是妨人精(意为克妻),妨老婆,看看你连连妨死几个女人了?

溥仪:我命不好,运气一向很差,这是改变不了的。

杜聿明:我头一次听说当了皇帝的人说自己运气不好,还要当什么运气才算好?

溥仪:就是当了皇帝才倒霉!我3岁时就成为了皇帝,那时懂啥?不懂事就被人耍,跟木头人人一样,处处受到玩弄,你看多苦啊?

溥仪这番抱怨,好像《甄嬛传》里那句台词: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杜聿明确实难以理解溥仪那关于婚姻和女人的一言难尽,毕竟他的婚姻堪称典范。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3)

杜聿明夫人曹秀清

杜聿明和曹秀清的婚姻,少年夫妻,门当户对,琴瑟和鸣,儿女双全,不离不弃,从一而终。

这方面溥仪则是杜聿明的反义词:妻妾不和,无儿无女,红杏出墙,身不由己。

两个男人代表了民国婚姻幸福和不幸的极致,都是各自出身背景结成的盲婚哑嫁,也都经受了时代风云冲击变化,但过程和结局完全不同。

杜聿明和妻子曹秀清可谓是民国时代中产阶级最典型的结合方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少年成亲,结婚之前并不熟识。

曹秀清比杜聿明大2岁,两人的家族皆是当地的乡绅豪族,曹父经商,杜父念书,两边都是当地乡绅阶层里的佼佼者,便结成儿女亲家。

俗话说幸福家庭总是千篇一律的,放在杜聿明和曹秀清的前半生看来也算是一语中的。

因为年貌相当,所以虽然没有感情基础,但婚后,杜聿明和曹秀清却也很快培养起感情。

杜聿明支持曹秀清上学念书,曹秀清支持杜聿明追求梦想和广阔天地。

尤其有意思的是,杜聿明在黄埔军校选择加入国民党,而曹秀清在家乡读书时则选择加入共产党。

夫妻两人都是抱着爱国之心,所以不同的选择不但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共同大局观反倒是让他们的感情有了更高的升华。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4)

晚年的杜聿明和曹秀清

也是因为这样格局开阔、根基深厚的爱,让杜聿明和曹秀清携手走过将近六十年,哪怕中间因为战乱聚少离多甚至分离十几年也不会改变。

虽然因为时代风云,杜聿明和曹秀清都经历了很多波折苦难,但就两人的感情来说,却一生稳定亲密牢不可破,是最标准的爱情和幸福。

溥仪却淋漓尽致的诠释了什么叫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同,他一生中四次结婚,五个女人,不幸的方式真是千奇百怪。

溥仪在同一天认识第一个妻子婉容和第一个妾室文绣,虽然见到的并不是本人,只是她们的照片。

虽然已经退位超过十年,但因为溥仪依然居住在紫禁城,保留着宣统皇帝的称号,所以当他选择妻子时,满清遗老遗少依然排场十足。

在京八旗适龄少女的照片都被送入紫禁城,让15岁的溥仪相看,从中选择自己的妻子。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5)

文绣

因此溥仪自己选中的第一个女人是文绣。

文绣虽然相貌平平,出身也不显赫,可她有双灵动的少女眼睛,吸引着幼年入宫缺少同龄人的溥仪。

不过溥仪当时只具有名义上的选择权,真正主导权时候掌握在他身边满清贵戚手中,看照片挑选不过是哄着溥仪玩的形式。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6)

婉容

文绣父亲早亡,本身也是蒙旗,根本不在选择范围中,溥仪正妻的人选早就确定了,那就是上三旗出身的郭布罗·婉容。

郭布罗家不但是正白旗大姓,而且世代与爱新觉罗通婚,婉容的母族就是乾隆皇帝的后裔,她的哥哥弟弟更是溥仪亲妹妹们的夫婿。

更不要提婉容本人就是八旗里最出挑的少女,这门姻缘一早就定下来,哪容溥仪自己做主。

所以在光绪皇帝后宫端康皇贵妃的主持下,婉容成了正妻。

但因为封建礼教,“皇上”选中的女人也不能再嫁给其他人,因此文绣一并入宫成了妾室,给个不值钱的封号淑妃。

两个女人同时登场,这个方式就注定了过程和结局必然不会平顺和快乐,因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容不得第三个人插足。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7)

婉容和文绣

一开始因为文绣还年幼(入宫时不过13岁),所以三个人并不像男人和妻妾,更像是住校的学生们。

还因为在一开始的几年,溥仪婉容文绣是在紫禁城这种分院而居的地方住着,所以彼此之间不但相安无事,甚至培养出几分感情。

但1924年冯玉祥把他们赶出紫禁城后,三个人之间的龌龊便开始了。

古语云贫贱夫妻百事哀,溥仪婉容文绣虽然生活还未“贫贱”,但因为渐渐成人,夫妻两性之间的“生活”却真的开始捉襟见肘。

和溥仪结婚时,婉容刚满16岁,文绣更是只有13岁,所以两个女孩和同样16岁的溥仪过的并不是夫妻生活,反倒是更像玩伴。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8)

文绣

活泼天真的文绣把溥仪当做大哥哥一样爱慕,所以在他们被赶出紫禁城时,文绣甚至身怀利刃,打算尽忠殉情。

当时两人的感情极好,不然文绣也不会用这种极端方式表达自己对溥仪的爱和忠诚。

这件事名动一时,文绣更因此在媒体和民间得到“刀妃”的名号,名噪一时。

离开紫禁城后,溥仪带着婉容和文绣移居天津,在这里度过了七年。

七年常常被人当做婚姻中分水岭,因为时间会冲淡甜蜜,模糊关爱,降低温度,放大摩擦带来的疼痛。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9)

婉容和溥仪

溥仪、婉容和文绣之间的“疼痛”也因为时间而愈发剧烈。

婉容年龄比文绣大,地位也更加尊贵,再加上她端庄秀美、文采出众,所以溥仪虽然一开始和她没眼缘,多年相处之下,和她也更加亲密。

再加上婉容的家族人多势众,为溥仪当时心心念念的复辟“大业”出力甚多,所以婉容被溥仪包装成宣传利器,在社交场上风头无两。

为了打造符合民国风味的“洋派作风”,溥仪和婉容模仿英国贵族生活方式,在天津静园时,居住在二层同层的套房。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10)

中间墨镜者为溥仪,身边是婉容

文绣作为不宜见光的封建余孽的代表妾室,则像英国贵族家的穷亲戚一样生活在楼下。

就连每天吃饭、上街购物、社交休闲,溥仪也只和婉容在一起,把文绣当成空气。

婉容表面上的风光刺痛了文绣的眼睛,她已经嫁给溥仪将近十年却从未圆房,自以为这些不平等待遇是因为婉容“专宠”所致。

文绣想不通,甚至通过自残想引起溥仪的注意,但溥仪骨子里讨厌那些胁迫她的强势女人,所以知道文绣反应极端,更加退避三舍。

因此文绣离家出走,把家庭矛盾闹上媒体和法庭。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11)

溥仪

虽然一开始就打出了“离婚”的旗号,但实际上根据后来律师谈判,文绣并不是真的想离开溥仪,而是想获得丈夫的关爱。

可惜因为文绣直接曝光了溥仪和她从未圆房的事实,真正触犯到了溥仪的逆鳞。

因为三岁便生活在紫禁城里,身边只有太监伺候,溥仪各种从小开始的不正常的生活习惯,导致他成年后身体患有隐疾。

因此溥仪与女人相处多是柏拉图式的,对于敦伦之礼,他是心有余力不足。

和美丽端庄的婉容扮演恩爱夫妻,满足了溥仪的幻想,掩盖了他的自卑和不安,这也是他远离热情似火文绣的主因之一。

可文绣不堪冷落后的曝光,外人看过去只以为他厌恶妾室,殊不知揭穿了溥仪隐藏的伤疤。

溥仪最终用5万银元了结了离婚官司,他生命中第一个女人就这么毅然决然离他而去,留下第二个女人婉容承受他的怒火。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12)

婉容和溥仪

溥仪对文绣的冷落主要根源是他的隐疾,所以婉容虽然担着椒房专宠的名声,其实处境比文绣也强不到哪里去。

因为心中苦闷压抑无人可以倾诉,婉容来到天津没多久就染上了大烟瘾。

在天津的七年,婉容便是靠着“阿芙蓉”和虚荣心的麻醉来扮演着她“摩登皇后”的角色。

只是每次繁华褪尽,婉容回到自己冷冰冰的卧室,永远等不来前一刻还和她表演着柔情蜜意的丈夫。

这样残酷的婚姻生活终于在溥仪成为伪满洲国傀儡皇帝后,把婉容彻底击垮。

婉容一直不信任日本人对溥仪的花言巧语,也早就识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但溥仪被“复辟梦”冲昏头脑,从来不听劝。

婉容的软弱也让她不敢过于反抗丈夫,几次劝谏逃跑失败后,婉容只能躲回鸦片给她制造的迷雾中龟缩。

在此期间,更有两个别有用心的男人接近婉容,引诱她红杏出墙,甚至珠胎暗结。

溥仪发现婉容出轨后,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婚姻彻底破裂,因为面子和虚荣,溥仪又不可能和婉容离婚,所以把陷入疯癫的婉容囚禁起来。

就这样把生命中第二个女人关进了牢笼。

溥仪生命中第三个女人谭玉龄,被他视作自己生命中的光芒。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13)

谭玉龄

谭玉龄刚到溥仪身边时只有17岁,和婉容当年入宫时年龄相仿,她也是出身八旗大姓他他拉氏,是爱新觉罗联姻的世家。

所以虽然出生在民国,但骨子里对“皇上”的敬畏让谭玉龄对溥仪十分尊重、爱戴,甘愿放弃北京的现代生活成了溥仪的“祥贵人”。

溥仪当时已年过三旬,虽然是傀儡,但名义上还是伪满洲国的“皇帝”,所以架子十足,仪态也不是凡品,足够迷惑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少女。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14)

伪满洲国时代的溥仪

这信息不对称下成就的婚姻,却奇特的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和谐,谭玉龄的顺从、温柔是敏感自卑暴躁的溥仪最需要的良药。

谭玉龄既是少女,又只算是“贵人”(满清后宫嫔妃中的第六等,低级职称),所以短时间内更不会对“皇上”和她闺房之事有什么不满。

因为种种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因素,溥仪和谭玉龄竟然过了四五年相对安稳的日子,谭玉龄也因此成为溥仪心中的朱砂痣。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15)

溥仪随身携带几十年的谭玉龄的照片

在溥仪未来几十年跌宕起伏颠沛流离的日子里,谭玉龄一直是他心中代表着“安定”“舒心”的港湾,他也随身带着她的照片几十年。

不过这甜蜜舒心也是一场空,就在谭玉龄还没有对不正常的夫妻生活产生不满时,另一只“黑手”先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

谭玉龄来到溥仪身边五年后,突然患病,虽然溥仪的中日“御医”齐上阵,依然是回天乏术,谭玉龄年仅22岁便暴亡于长春。

溥仪一直深信是日本人故意害死了谭玉龄,甚至在战后的审判庭上当庭控诉,但因为缺乏证据,最终不了了之。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16)

溥仪在法庭上作证

谭玉龄的死直接把溥仪第四个女人送到了他的身边。

日本人把溥仪推上伪满洲国皇位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溥仪和朝鲜王室一样,生下带有日本血统的继承人从而让侵略合法化。

所以日本人频频在溥仪的后宫打主意,溥仪虽然甘愿在日本人的操纵下成为傀儡,但血脉的底线他不敢丢。

而且溥仪害怕一旦日本人发现他没有生育能力,会立刻废掉他的“皇位”,让他的亲弟弟——已经和日本人结婚的溥杰登基。

因此溥仪急忙从长春的中学中选了一个稚气未脱的15岁女孩李玉琴“进宫”,做了溥仪的“福贵人”。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17)

福贵人李玉琴

如果说出身八旗的“祥贵人”谭玉龄因为和溥仪同样的故乡,相似的文化背景,与他产生了真正的琴瑟和鸣的话,那么福贵人则截然相反。

李玉琴出身长春的平民之家,虽然读过女校,但和婉容、谭玉龄这样出身满清八旗大族,从小接受淑女教育的人比,还是天壤之别。

婉容、文绣、谭玉龄都还算得到过溥仪的尊重,李玉琴却妥妥是溥仪发泄怨气的一个出气筒。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18)

溥仪

溥仪选中李玉琴,就是看中她年龄小,背景简单,什么都不懂,天真幼稚好控制,既不会泄露他的秘密也不会挑战他的权威。

溥仪造了个荒唐的“21条”,内容都是要求李玉琴严格遵守“祖制”,一切言行都要顺从溥仪,必须忠实地伺候溥仪一辈子。

剥夺了李玉琴最基本的自由权力,只把李玉琴当做一个出气和逗乐的玩物。

15岁的少女懵懵懂懂进了长春伪皇宫的“同德殿”,被一个中年男人PUA了两年,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跟着溥仪仓皇出逃。

李玉琴在溥仪身边担惊受怕东躲西藏了十个月,溥仪把她当累赘一样丢在了半路。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19)

李玉琴和溥仪的离婚申请

毫无办法的李玉琴只好回娘家,但当初把她送进伪皇宫的娘家怎么允许她再回来,直接送到天津一位皇族遗老手中便不管不问了。

18岁的李玉琴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住进了这陌生老人的家里,过着女仆一样的日子,浑浑噩噩的又耗费了6年。

新中国的成立终于让这个迷迷糊糊了十年的女孩幡然醒悟,李玉琴脱离了爱新觉罗家族和原生家庭的禁锢,积极融入新时代新生活。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20)

战犯管理所中的溥仪

就在溥仪和杜聿明抱怨之后没多久,李玉琴找到了这个把自己丢在半路的丈夫,和他正式离婚,从此天大地大过上了自己的美满日子。

1959年,溥仪和杜聿明都得到了国家特赦,离开战犯所,开始了新生。

此时两人的选择再次和他们前半生相印证。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21)

杜聿明

杜聿明只想和曹淑清团聚,周总理十分关心此事,提供了很多帮助,最终当时已经被裹挟至台湾的曹淑清突破重重阻碍来到北京。

和发妻的相聚,让杜聿明心中最后一丝阴霾和忧虑消除,之后夫妻二人一直作为爱国人士为国家出力,直到两人各自走到生命终点。

溥仪则因为十年改造彻底厌倦了不谙世事的少女,只想根据他此时需要和一位成熟的职业女性结婚。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22)

溥仪被特赦

溥仪的第五个女人李淑贤就这样走进了他最后的生活。

和前四位北方佳丽不同,李淑贤原籍杭州,10岁丧母,16岁丧父,因为后母逼迫结婚,第一个丈夫是日伪时期的警察,后被枪决。

在与溥仪相识前,李淑贤还结过第二次婚,虽然没怎么上过学,但李淑贤十分勤奋好学,最终成了护士。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23)

溥仪和李淑贤

和溥仪相识时,溥仪55岁,李淑贤37岁,虽然年龄有一定差距,但都是饱经风霜的成年人,彼此觉得满意,所以很快结婚。

如果溥仪没有隐疾,那么这段婚姻也许还能有些正常的甜蜜回忆,可惜溥仪的身体决定了他和所有女人都不会有个善终。

李淑贤结过两次婚,当然不是溥仪前几个女人那样懵懂无知,所以婚后没多久,她就发现了溥仪的秘密。

杜聿明见到溥仪(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国民将领)(24)

溥仪和李淑贤

李淑贤深知夫妻之间缺乏正常的两性生活是难以维系下去的,所以一早就想离婚,想早早止损。

溥仪苦苦哀求:“你要和我离婚,我也不活了。”

甚至声泪俱下:“你要什么条件都可以提。你还年轻,我同意你交朋友,我不管你,我不能给你带来一生的痛苦。”

李淑贤被这样的哀求哭软了心,只好回道:“现在生米做成熟饭了,也就这样了。”

这段名义夫妻维持了五年,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为肾癌逝世,两人都获得了解脱。

杜聿明玩笑中嘲讽溥仪克妻,其实是没有看透或者不忍说破溥仪是性格决定命运,全都是咎由自取,只可怜五个因他改变命运的女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祸福,自作自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