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了双减高中会普及吗(双减给初中生带来好消息)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来达到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目的。说白了,学习不是为了考大学,而是为了找工作。

双减政策过后,中小学生的家长们就一直心里不踏实。学生在该刻苦学习的年纪却不好好读书,学校各种活动不断,课后又不让补课,低年级的学生既没有考试又没有作业,打不好基础,以后如何应对中考分流?

家长总是担心,学生若没考上普通公立高中,将来还哪有机会考大学?不考大学就只能去当小商小贩,或从事服务行业,这样未来还能有啥出息?按照家长的意愿,义务教育应该扩大范围,把高中也纳入进来,学生才真正能得到解脱。

实行了双减高中会普及吗(双减给初中生带来好消息)(1)

中考又有新变化?初中生或将“直升高中”?

自从部分地区教育部门公布,将陆续将中考分流逐步落实到位,家长们就人心惶惶,生怕自家孩子被分流到中职院校。即便若干年以前中专生才是用人企业的香饽饽,可随着大批工人阶级下岗后,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也就被冷落了,大学生成了新宠。

实行了双减高中会普及吗(双减给初中生带来好消息)(2)

由于用人企业对高学历人才的渴求,教育部门也扩大了高中和大学的录取比例。政策的倾斜让中职院校地位急速下降,生源越来越差,师资力量和就业资源也跟不上,就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口碑。

老师和学生破罐子破摔,才造成多数中职院校校风校纪出现诸多隐患。如此一来,家长和用人单位都开始用有色眼镜来看待中职院校,家长不到万不得已真的不愿意送孩子读中职。家长巴不得趁早普及高中学历。

实行了双减高中会普及吗(双减给初中生带来好消息)(3)

双减政策后,教育部又发布一通知,让家长们喜出望外。“推进普高招生指标到校,到2023年实现100%分配到校”,难道以后初中生毕业后能“直升高中”了?如果真的能让初中生都有机会读高中,能提高社会人均教育程度,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水平。不过从大局观来看,并不是一件好事。

通读通知全文便可了解,实际上中考分流还是存在的。普职比或将还要保持“大体相当”的原则,只不过实行指标到校制度后,那些普通中学的学生们成了受益者。

实行了双减高中会普及吗(双减给初中生带来好消息)(4)

部分初中生迎来好消息,考入普通高中将更容易?

以往中考录取制度,将按照学生的报考志愿全市大排榜。每所高中录取时,只看学生的成绩,不问出身,这就导致重点中学扎堆上高中,普通中学的学生,能考入高中的却是凤毛麟角。

实行了双减高中会普及吗(双减给初中生带来好消息)(5)

很多人会觉得,按照成绩顺序录取无可厚非,分高者得才是最公平的。但是这样做,我们是否忽略了各所学校教育资源不均等的客观因素?

特别是一些民办中学掐尖招生,重金挖公办中学的骨干教师,为了升学率不计后果,在校内进行“压榨式”教育。虽然这些学生中考成绩很优秀,但是到了高中后,明显表现出后劲不足的缺点。

实行了双减高中会普及吗(双减给初中生带来好消息)(6)

反而一些因为没有经济实力上民办中学的学生,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公办中学的学习氛围和教育资源都不如民办学校强度大,中考成绩略有逊色。如果学生是因为学校教学方式的原因被分流,也十分可惜。

如此一来,教育部门才会出台“指标到校”的政策。招考部门会根据初中的学生数量和办学质量综合评定,制定各校普高录取的名额,这样学生只需要跟自己学校的同学竞争进入高中的名额即可。这样的中考录取方式贴近高考,也更趋近于公平。即便相关部门想尽办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可家长们还是难以摆脱焦虑的情绪。

实行了双减高中会普及吗(双减给初中生带来好消息)(7)

中考分流或已成为定局,家长该如何是好?

不少大学生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书,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毕业后却苦于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抛弃理想,到处打工养家糊口。有些学生甚至对学习这件事产生怀疑,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考上大学就会拥有理想的生活,可为啥现实却是如此残酷?

实行了双减高中会普及吗(双减给初中生带来好消息)(8)

在大学正式扩招前,毕业生就业现状远没有如此严峻。即便那时的毕业生学历不如现在高,但是他们更加热爱工作,生活幸福感更强。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要么找不到好工作,要么这山望着那山高永不知足。总觉得自己学习学了那么久,就应该名利双收。现实没有理想那么丰满,才会让学生更加痛苦。

实行了双减高中会普及吗(双减给初中生带来好消息)(9)

根据近年来各地普职比的统计结果能看出,中考分流或已成定局,家长焦虑也改变不了现状,不如趁早认清现实。有些学生天生喜欢学习,有学科钻研精神,这样的学生更适合考大学,而有些学生动手能力更强一些,或许家长更应该因材施教,让学生朝着自己的兴趣深入发展,或许远比考大学更有发展。

今日话题:如果学生真的被分流到职高了怎么办?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