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正宗米其林菜品(真正的吃货从来不看米其林指南)

吃到正宗米其林菜品(真正的吃货从来不看米其林指南)(1)

吃到正宗米其林菜品(真正的吃货从来不看米其林指南)(2)

从昨天开始,大多数人的朋友圈可能被一只轮胎刷屏了。没错,米其林确实是一家法国的轮胎公司,但他出版的美食及旅游指南书籍《米其林指南》堪称吃货界的“圣经”,终于《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昨天公布了。榜单一出,各种声音也随之而来。其实,美食品鉴原本就是非常主观的,何况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资深吃货,发现自己喜爱的独特美食才有人生乐趣,按图索骥并不能带来快乐。

昨天,《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一公布,不少吃货界的朋友们就蠢蠢欲动起来,想要尝试榜单中的美食。但一些资深吃货对米其林此次发布的榜单却评价不一。其中一些网友亲自品尝过榜单中的餐厅,有人认为非常不错,有人则认为口味平平。月半的吃货说:“其中某家一星的粤菜馆口味平平,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家周边的停车位便宜又不拥挤,这大概就占了半颗星吧。”@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特别针对唐阁做出了评论:“食社没得星真是可惜啊,唐阁三星倒是合情合理,毕竟财大气粗。”@行隐山人说:“美食不都在大排档夜市摊小巷子里吗?我知道,上海的好多小弄堂里,有地道的小吃、美食,味道特别正宗。只是可能不太符合米其林的评分标准,所以没选上。比如,火透了的阿大葱油饼。”

翻看米其林餐厅评比的历史,大家不难发现,它也是从“农家乐指南”发展演变而来的。当时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的创办人米其林兄弟看好汽车旅行有发展的远景,为了让他们的轮胎也能卖得越好,因此将地图、加油站、旅馆、汽车维修厂等等有助于汽车旅行的资讯集结起来,出版了随身手册大小的《米其林指南》一书。其实,它本来就是一本“农家乐指南”而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断发展成了餐饮界的“红宝书”。

但许多网友犀利的指出,米其林评比的“先天缺陷”。它评分的标准偏西方化,因此评比结果与中国人喜爱的菜品可能有一定差距。@临江仙小甲鱼说:“米其林标准,大多是西方人的标准,评选西餐觉对是一流,试过的好几家米其林西餐厅或者米其林厨师掌勺的西餐厅都特别棒。米其林评的中餐却不好说,中国八大菜系我们自己都没玩全过,由米其林来决定好恶或许也说不过去。”@cecilia__cheung说:“上榜的多是粤菜,可见外国人和中国人理解的美食有区别。米其林的评分中对餐厅环境、供货货源、厨师、服务人员态度等都相当重视,一些弄堂排挡自然排不上号,获星的都显得财大气粗了些。”@Marina小马甲说:“对于其他未入选的餐厅,大部分是因为品鉴员排队超过2小时放弃了,比如我们家对面食堂的黑暗料理。”@Meatball110说:“我觉得老外的吃口真的跟中国人不一样,真正好菜馆子都没在这上面,就像香港有很多几代人的老店,味道真的一级棒也没入选米其林。米其林指南可能是方便外国人到当地旅游找餐馆的。”

其实,@月野兔__usagi说的一句话说特别中肯:“其实米其林评起来还是看综合素质,又要看逼格又要看颜值,口味当然也是必要条件了。不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米其林也只是推荐而已,餐厅享受了殊荣。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没必老听人家的。”

对于《米其林指南》无论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尽管凭着自己的喜好去挑选美食吧,这对吃货来说,原本就是一件十分主观的事儿。但对于上海众多的餐馆来说,这也许是他们努力上升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