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

第十三讲:然、而、天、地、苞、乎、阴、阳。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1)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2)

“然”字的书写,很潇洒。从起笔开始,一连串的转折,生机勃勃。这个字的亮点,在于中间“丿”划,由轻到重的落笔,和一个略略向右的斜度。最后的“横”划,距离上方较远,留出一片空白,且斜度较大。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3)

这个“而”的写法,较为少见。通常来说,左边的“竖划”,都会和右边的“横折钩”连在一起,这个“而”字,不仅仅没有连在一起,而且给他们分开的如此遥远。不得惊叹,只有书圣有此魄力。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4)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5)

“天”字,也是一个典型的王羲之笔下的产物,前三笔写出来,字都要摔倒了,一个“捺画”的出现,直接拯救了整个字。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6)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7)

这个“地”,相对前面课程里“窥天鉴地”的“地”,显得轻盈了很多,疏密的对比也强烈了很多,在书写时,一定要掌握好连接“土”和“也”的这笔“横折”,斜度很大,看准了再下笔。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8)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9)

“苞”字的闪光点,在于上方的草字头,两个“竖划”如同一个左括号和右括号,下面的“包”,要注意上宽下窄,如图所示。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10)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11)

“乎”字,在书写时,用两笔完成。从落笔的一刹那,就要想好整个字的形态,硬朗、干脆、转折调锋。注意竖钩的方向,略略向外写竖,顺势出钩。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12)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13)

书写这个“阴”,要注意右边几条横的关系,非常的微妙,领悟后,会有十足的成就感。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14)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15)

书写“阳”字的基调,就是平正,安稳,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没有崎岖的造型,没有丰富的变化,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久久耐人寻味。

第十四讲:而、易、识、者。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16)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17)

“而”字,在《圣教序》里重复多遍,且写法不尽相同。这次的“而”,将“横折钩”的拐弯放大,留出内轮廓的空白。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18)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19)

“易”字,也是个典型的三角形,上窄下宽。值得一提的是,下方的“勿”,“横折钩”斜度极大,而钩内的两个“短丿”,反而竖了很多。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20)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21)

“识”,此字也在前面出现过,将此字看为左右结构。如图所示,每个部分在书写时,都是逐渐靠上,“音”作为最矮的出现,在没写“戈钩”这一笔之前,整个字,都要往左倒下去了。而一笔“戈钩”,直接将整个字的中心拉了回来,这在《圣教序》里,是极为常见的。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22)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23)

“者”字的书写,非常的巧妙,谨记住两个关键点:第三笔“横撇”的书写,一定是左边长,右边短。如此一来,整个字的中心,都在左侧,一不留神,就会摔倒。最后,将下方的“日”,放到整个字中心的右侧,起到了平衡的关键作用。“者”和“老”,都是如此的写法。

第十五讲:以、其、有、像、也。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24)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25)

“以”在《圣教序》里的变化并不算大,在书写时,要注意左边笔划的弹跳。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26)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27)

这个“其”字,是非常精彩的一个字。左边的起笔,基本在一个竖线上。而右侧则是逐渐向外。最后的一个点,和左边散得很开,提升了整个字的格调。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28)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29)

“有”字的难点,在于第一笔的“撇转横”,画圈的同时,要在横的起笔处,重新发力,在横的结尾处,笔意要连到竖的起笔。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30)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31)

“像”:注意左边“亻”的竖划结尾处,要顶起毛笔,弹出提划。右侧的宝盖头的结尾,可以视为小短撇,连接着一个大短撇,书写时,要轻松畅快。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32)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33)

这个“也”的难点,在于“竖折”的折笔处,要略作停顿,重新蓄力,迅捷而出。

第十六讲:阴、阳、处、乎、天、地。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34)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35)

“阴”字的书写,需要注意“左耳旁”的拱形弧度。书写右边时,注意撇和捺的高低取势,夹角接近成为90°直角,下方的几条横,有聚有散。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36)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37)

这个“阳”和前面几讲的“阳”,略有不同,本讲的“阳”,左侧需要注意左耳旁的简化书写,以及右侧需注意上方“日”的两个竖划,一个微微向左,一个微微向右。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38)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39)

“处”,从头到尾,真正意义上,使用了两笔书写。第一笔从短横,写到了下面的横折钩,一气呵成,下面的几个转弯轻松而灵动。所有的转折,不能僵硬。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40)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41)

这里的“乎”,需要注意竖钩的写法,略带拱形的“竖”,以及稍作停顿,顺势向下的“钩”。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42)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43)

“天”字两横,一平一翘。书写时,一定要轻松、从容。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44)

圣教序笔法解析十八(圣教序笔法解析13-16)(45)

此处的“地”字,和之前的“地”也是略有不同,此字生动活泼,注意右侧的“竖划”,要有一定的斜度。“竖折”的弧度要自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