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橹的文学地位(大家说叶橹有关)

【来源:扬州网_扬州文化】

叶橹的文学地位(大家说叶橹有关)(1)

叶橹

近些年来,不时地从一些颇有名气的人口中或文字中看到有关“人生意义”的话题。他们说:“人生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如此而已。”说句坦率的话,这不仅是经常回旋在我脑际的问题,恐怕也是很多稍具生命自觉意识的人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

的确,从古到今,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卑微者,都免不了从生到死的过程,都不过是漫长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所以我也说过,人越活到老就越会产生一种“虚无感”。但是这些话也就是说说而已,不管如何“虚无”,人还是得一天天过下去,做应该做的事,该吃吃,该喝喝,除了极少数人了断生命,绝大部分人还是活得有滋有味。有的人尽管活得极其艰难,还不都在苦苦挣扎,力争改变命运吗?

这就牵涉到了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了。所谓“子非鱼,安知鱼”的论辩,我们人类是永远无法回答的。但是我们看到,许多的动物从古至今都是以一种适者生存在循环着。也就是说,它们适者生存,可以弱肉强食,但是它们不会有意识地从事建设和改造客观环境的工作。唯有人类,是在逐步进化中同时建设和改造着客观环境,因而在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质的。所以单纯地从生到死的角度来证明人同其他动物没有区别,似乎未免显得有点片面了。

问题的关键也许在于“意义”一词。“人生”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这或许是区分人与其他动物的标志性的词语。依我个人的看法,单纯地从生物学的概念谈论从生到死,人的确同其他动物没有区别。但是人们应该知道,人类社会从原始部落步入现代社会,这是一个经历了无数的探索和重组的过程的。各个民族不同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形成的迥异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制度特色等等,迄今仍然是世界各国不断发生争端乃至战争的原因。这就说明,人类之不同于其他动物,还就真的是因为他们是有自觉意识和自由思想的动物。

所以我认定,单纯地从动物性的角度来探讨“人生意义”的问题,看似得出的结论简单明了,但如果将之付诸社会组织和管理,人类社会将只能走向崩溃和毁灭。因为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不同组织和制度的形式,所以在意识形态和组织制度上都有各自的规矩,这就不是我所要探讨的问题了。我只单纯地就人的个体存在于社会中,能不能只从生与死的始和终来考察人生的意义问题。

作为社会的人,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几乎是没有一刻能够脱离这个社会而独立生存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就是衣食住行,都不是你个人所能解决的。这种存在就决定了你与这个社会之间各种不同人物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就是决定着各种不同职业的人物存在的“意义”。说“人生没有意义”的人,大概只有一种抽象的“存在”才能够有资格说这种话,否则就只能是虚幻的假说。

我之所以写此文,绝不是想批评这种“人生无意义”说。因为我自己也是经常为此而困惑的人。我所不同意的是仅仅用“从生到死”这种过程与其他动物一样来进行比对。更重要的是,说出这些话的都是人们公认的有影响的“文化人”。我想来想去,或许是因为在既往的一些过程里,人们耳里听到和眼中看到了太多的“假大空”和“高大上”的伪崇高言论,从而产生了一种反感,因而在潜意识里滋生出一种偏偏以低俗的所谓“真话”来对抗那些“伪崇高”者的言论。若果真如此,我也认为这不是一种正确的反对方式。

作为一个俗人,我对所谓“人生意义”的初浅的认知,就是你的一生经历中的喜怒哀乐,你在与人相处中获得的同情与温暖,甚至你遭受过的诬陷和背叛。一切的“人生意义”,全都囊括其中。这所有的人生经历就是它的“意义”,而这也是其他的动物所不具备的“意义”。不知道我的这种理解,是否会获得人们的认同。我只是写出来供大家茶余饭后闲聊时的一个话题罢了。

作者简介:

著名诗评家,扬州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