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的经历给我了哪些启示 爱的人格特征及对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

前言:《简·爱》讲述了主人公简·爱出生不久,父母就双双病逝,她被送到舅妈里德太太家抚养,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舅舅去世后,被舅妈等人百般虐待。

简·爱再也难以忍受这样的歧视与侮辱,她奋起抗争。最终,简·爱被舅妈送到了阴森冷酷,充斥着饥饿、疾病、死亡的罗渥德孤儿院。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简·爱虽然饱受着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折磨,但是她却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强。

随着年龄增长,简爱离开了孤儿院,到了一个家庭教师的工作,并和性格沉闷、有着坏脾气的庄园主人———罗切斯特真诚相爱了。但在举行婚礼时,才得知罗切斯特已经结婚,其妻因为疯病被关入密室。简·爱不愿意甘当情妇,只身远离。

简·爱历尽磨难,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乡村的学校任教。不久,简·爱 意外获得浪迹海外 的叔父一笔遗产 ,同时被证明她与圣 约翰原是姑表 兄妹。她拒绝了牧师圣·约翰的求爱,并决定将财产和圣·约翰平分。

她再次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时,发现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简·爱最终和罗切斯特结了婚,终于有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文坛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的问世曾经轰动了当时的文坛。在之后的几百年间,世界各国导演根据小说翻拍了四部同名电影。

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一直以来,《简·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捍卫人格自尊、自主追求平、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简爱的经历给我了哪些启示 爱的人格特征及对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1)

今天我从三方面对主人公简·爱的性格做一下浅析,在第四部分我会结合青少年学生在成长中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谈谈简·爱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影响,在第五部分我会谈谈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一些思考。

01、简爱在舅妈家遭受歧视和羞辱,在罗渥德孤儿院遭受肉体上的惩罚和心灵上的催残,但是她不畏权势、敢于反抗压迫、敢于斗争。

简·爱出生不久,父母就因病去世。成为孤儿的她寄养在舅妈里德太太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从小就承受着舅妈一家人的嫌弃、蔑视、侮辱和毒打……这一切都令简·爱感到痛苦不堪,她的反抗意识开始渐渐地萌发了。

有一次,在她被表哥打得头破血流时,她毫不示弱,奋起还击,与表哥扭打起来,并且大喊道:“你这个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

面对冷酷无情的舅妈里德太太时,简 · 爱也是毫无畏惧 。当她的舅妈向洛伍德 慈善学校的负责人撒谎说简·爱的品质恶劣,欺骗成性, 并要求把她的不良品性向所有学校教师公布。

简·爱在一旁听了后,走到舅妈面前,盯着舅妈说:“我不骗人!如果 我真的撒谎,我会说我爱你!可是,我不爱你,我恨 你!如果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待我的,我会以实相告, 告诉他们你待我很凶……”

我认为,这次是在陌生的坏境里与里德太太的正面交锋中,简·爱就像以为勇敢的斗士, 在这次战斗中,她获得了胜利。

因为简·爱的不顺从,里德太太不愿意让她继续在家生活,她把简·爱送到了罗渥德孤儿院。如果说简·爱在舅妈家刚刚露出反抗意识的萌芽,那么到了孤儿院,她的反抗性格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她更加不畏权势,面对压迫和不公平的待遇,她积极反抗,敢于斗争。

在这所人间炼狱般的学校里,简·爱目睹和亲身体验到种种非人的待遇,她遭受了肉体上的惩罚和心灵上的催残。

学校的督学布洛克尔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简·爱,甚至还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使她在全校师生面前颜面扫尽,但她还是坚强不屈。

当学校的督学布洛克尔赫斯特想要剪掉海伦头发的时候,她勇敢地和海伦站在一起,甚至还把自己的头发也放下来,她用这种方式来反抗督学。

我认为,这一切都表明了简·爱就像一颗顽强的小草,在贫瘠的土地上不依不饶地生长着,不与环境命运相妥协,勇于反抗压迫、敢于斗争。

当海伦被女学监用教鞭责打时,简·爱的心里怒火爆发,她说:“要是大伙儿对残暴的人都一味和气,一味顺从, 那坏人可能就要由着性儿胡作非为了。他们就永远不会有什么顾忌,,他们就永远不会改好,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坏。”她告诉海伦,如果无缘无故地受鞭打,便要把那根鞭子夺过来,当面把它折断,而且还应该狠狠地进行回击。

在我看来,这是简·爱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写照。简·爱的童年及少年时代, 虽然过着寄人篱下的贫苦生活, 但是,她在困苦、艰难的生活环境下逐步长大成人, 思想也渐渐变得成熟。从出于本能的仇恨到自觉地奋起反抗, 甚至于到大胆争取自我的尊严和独立,可以看出,此时的简·爱已经形成了自尊独立、追求平等、坚强勇敢的个性特征,在简·爱身上已经渐渐走向成熟。

简爱的经历给我了哪些启示 爱的人格特征及对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2)

02、人格独立,追求平等。简·爱人格独立,要求平等的观念,是她的信仰与苛求,这也是她为之抗争的原始动力。

尽管在当时的社会,简·爱和主人罗切斯特的地位相差悬殊,但是她敢于向传统的等级制度和世俗观念挑战,依旧执着、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爱。虽然她受到了嘲笑、奚落甚至侮辱,但她不屑一顾,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

当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而假意要娶贵族小姐时,简·爱怒斥地说:“你认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你认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 ......我现在跟你说话......是我的心灵在同你的心灵说话;就像两个人都经历过死亡,将同样站在上帝的面前,彼此平等,因为我们生来就是平等的!”

在我看来,简·爱尽管自己地位卑微并且容貌平平,但是她依旧不断追求自我独立与自主,并不去依附于别人而生存。简·爱所追求的是在理智上、道德上、爱情上都是平等的婚姻。 由此,可以看出简·爱是一个追求独立自由、自尊自强的女性。

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与主人罗切斯特相处的那些日子,在她的生命篇章中写满了欢乐的一页。但是,就在他们举行婚礼的时,简·爱突然得知罗切斯特先生有个疯了的合法妻子。

满怀希望的她痛不欲生, 这一不可改变的残酷现实,让她的人格、尊严经历了一场严酷的考验, 是留下做罗切斯特先生的情妇,还是离开最独立的人? 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简·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我认为,简·爱 不愿意违背道德准则,不愿意失去做人的尊严去做情妇,最终选择出走,这些都是她性格的必然表现。因为人格独立,要求平等的观念,是简·爱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简·爱能驱逐自卑,勇敢的和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她自尊独立、坚强勇敢,平等执着的性格已经深入读者心里。

简爱的经历给我了哪些启示 爱的人格特征及对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3)

03、心地善良,感情真挚。简•爱长大后对病危的舅妈以德报怨。为爱拒绝牧师的求婚,重返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和致残的罗彻斯特结婚。

简•爱寄养在舅妈家的时候,受到了舅妈一家人的歧视和虐待,在简•爱离开舅妈家的那天,她愤怒地对舅妈说:“今生今世,我再也不会叫你舅妈了,长大后我也永远不会来看你。”简•爱在慈善学校的九年,舅妈一家从未关心过她的生活,就当她已经死去一样。

可是,当她得知远在在一百英里之外的舅妈病危时,心地善良的简•爱却放下心里对舅妈一家人的恨,去看望舅妈。她与舅妈见面后,简非常同情这个不久于人世的老人。简•爱每天都花时间去细心地照顾舅妈,而舅妈的女儿和仆人对这个病痛中的老人却非常冷漠。

在我看来,简爱虽然从小在贫困、歧视、压迫的环境中长大,但是她依旧善良纯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她的心灵并没有被仇恨所扎根,这也是她可贵的人格魅力。

简•爱对感情执着而坚持,它超越了财富,地位,身份,及容貌 。当简•爱发现 已陷入到主人罗切斯特的爱河里之后,尽管双方身份地位悬殊 但是她敢于正大光明地去爱,不卑不亢地去追求罗切斯特。

通过和罗切斯特交往以后,简•爱发现彼此之间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和话题,渐渐地,她罗切斯特作为自己的知心爱人。同样,简•爱的独立、勇敢和善良也深深地吸引了罗切斯特。但当简•爱得知罗彻斯特还有一个疯了的合法妻子时,她最终还是和罗彻斯特痛苦地分手。但是,她还是把罗彻斯特留在了的内心深处。

当她离开罗切斯特以后,又遇到了牧师圣·约翰。圣·约翰 认为简·爱适合作一个传教士的妻子,于是他要求简·爱嫁给他,陪他去印度传教。简·爱认为圣约翰向她求婚,不是出于对她的爱,而是出于传教工作的需要。这对于一向认为婚姻不是附属物的简•爱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她坚决地拒绝圣•约翰的求婚。

在我看来,在追求个人幸福和真正爱情时,简·爱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真挚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她对感情真挚,不把婚姻当成商业交换的筹码。她认为婚姻是心灵沟通和感情交融的结果,这一信念在她心里一直都不曾有过动摇。

相反,爱情的力量使简·爱重返桑菲尔德庄园。当她看到罗切斯特的庄园被毁了,妻子死了,眼睛也瞎了,腿也病了的时候,却没有抛弃他,而是真心地爱着他,并且和他结婚 照顾他。

在我看来,简·爱对罗切斯特是一种发自灵魂的爱,是一种纯粹又真实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爱情。可见,在面对贫穷与富贵各种诱惑和变迁面前,简·爱所追求的都是圣洁的、纯粹的、光明磊落的真爱。简·爱虽然历经生活磨难,但是她依然心地善良,对感情的追求忠贞执着,这也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

简爱的经历给我了哪些启示 爱的人格特征及对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4)

04、结合青少年学生在成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谈谈简·爱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影响。

简·爱在少年时,过着倍受压抑和屈辱的生活,但是她并未沉沦,反而形成了勇于挑战,敢于奋斗的形象,更具有了反抗、自尊、独立平等、执着、宽容的理想性格。 简·爱的心路历程,对于当代青少年学生在人格上达到自我完善, 更好地适应社会,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近几年,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犯罪问题已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不再是一个可以回避的敏感话题。接下来,我结合青少年学生在成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并谈谈简·爱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影响。

①缺乏独立自主,遇到问题退缩逃避

当年的青少年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6 1的模式中长大。从小到大,家长们对孩子宠爱与娇惯,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处处亲力而为。

孩子长大后,缺少了锻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他们遇上问题时就会惊慌失措,应付无力,不是逃避就是一蹶不振。

有一些面临大学毕业的学生,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甚至发出:“真希望在学校呆下去,不想毕业走向社会。”有的大学生却把就业的担子甩给父母:“爸妈,马上毕业了,你们单位给我落实好了吗?”

我认为,对青少年来说,独立自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他们性格的健全和成熟尤为重要。青年人那种凡事都想依靠别人的心态,遇到问题就退缩逃避的思想,与简·爱独立的人格形成对比。简·爱身上独立自主、不被现实击倒的思想是值得青少年人学习的。这在完善青少年的心态、思想方面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② 缺乏勇气,走不出的自我

如今社会中,大学生、中学生的自杀事件层出不穷。浙江某中学的小苏,因为中考一模分数不理想,连日来情绪低落。在一个中午,他从教学楼的顶层坠楼身亡。在他写给父母的信上说:“这样的成绩与重点高中无望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初中三年的努力都成了一场空。我是一个失败无能的人,对不起,爸爸妈妈我走了。”这起悲剧经有关部门调查的最终原因是由于自身脆弱敏感的心理造成。

由此,我想到了简·爱自信和意志坚强的一面,她坚信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在没有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下,靠自己的努力也能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人生路。简·爱永不言败的精神,永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从简·爱身上,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她性格成熟健全的过程,她永不言败的精神,永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给青少年树立了榜样,这也是如今很多青少年缺少所缺少的。

如果小苏有一份坦诚的心态,坦然接受一模的成绩,能有勇气用积极心态去备考,那么这颗年轻的心或许就不会殒落。然而,在青少年中像这样的事件已不再是特例。

简爱的经历给我了哪些启示 爱的人格特征及对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5)

③ 缺乏宽容和包容,人格不完善

各种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存在的问题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得多。备受国内关注的复旦大学饮水机投毒案,为何天之骄子的研究生林森浩,顷刻间会沦为罪犯?造成这种惨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格的培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林某自卑敏感、心胸狭隘、思想偏激、易冲动的性格,是惨剧的主要原因。

由此,笔者想到逆境中的简·爱,在别人眼中她全身都充满着劣势,按理她应该自卑,但相反,她充满自信,战胜了自卑。她平静温和的思想让她觉得助人是一件乐事,宽容是一种美德。而林森浩却是另一面的演绎。我认为。要完善自己的人格,当代青少年凡事都应该用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人生,去感悟生活,能用宽容和包容去对待他人。

④简·爱对当代青年性格自我完善的启示

拉丁有一句格言: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设计师。所以,青少年应该从思想、情感、道德、心态和生活方面来不断地完善自我。

简·爱的一生虽然悲惨,但是她奋斗不止。面对她的种种劣势,世人告诉她,对生活不要有太多的奢望。但是简·爱却从来不会放弃,也不沉沦,在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逆境中,她成了主宰自己命运的舵手。

正如,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而是因为我们不敢事情才难。”我们青年人在不成熟的人格下,难免会做出一些偏激和盲目的事,而简·爱的心路历程则是我们成长的最好见证。

简爱的经历给我了哪些启示 爱的人格特征及对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6)

05、谈谈对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的一些思考

人格以及个性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在心理素质中,人格属于核心地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人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致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那么如何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呢?

不同学者对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的途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

① 转变文化知识放首位的观念,重视健全人格的塑造。

传统意义上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都偏重于书本内文化知识的传授,对于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如今,国家倡导要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那么学校原有的传统观念,也要进行转变,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应该重视起来,在注重文化知识的同时,学校应该加大对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力度。

教师担负着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重任,他们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我,自身就要具备健全人格,唯有这样,才能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② 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认识水平,增强自我人格建构意识。

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调节能力。为此,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发展,还需要有其自身的努力。青少年需要通过对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认识,通过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从而实现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即具有健全人格的自我。

③ 父母扮演着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重要角色。

当今社会,离婚率的不断上升, 出现了大量的单亲家庭。父母婚姻的变故,对青少年人格的健全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国际教育基金会主编的《道德伦理 教育会议演讲集》中称:“美国两家机构研究 102 名自杀未遂青年表明 ,2/ 3 来自破裂家庭 ,在长期的管教机构服刑以及生活在戒毒中心的少年与年轻成中 ,75 %的来自单亲家庭 ,自杀案件中的 3/ 4 青少年由单亲家庭养育 ,被送去接受精神治疗或进精神病院里的青少年则有 80 %出自单亲家庭。”

由此可见,单亲家庭与不和睦双亲家庭,容易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的人格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尽量以健康、良好的夫妻关系出现在孩子的面前,并且要努力创设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平时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与安全。

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馨,对孩子的人格塑造能起到积极地作用,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结语:简•爱自尊独立,平等勇敢、善良宽容、对爱情忠贞不渝, 最终使她获得了爱与幸福。简•爱的这些人格特征,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在心态、思想、爱情、道德等方面都是完善的楷模。相信你看完《简爱》后也会有诸多的思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