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助力孩子的未来(家校共育这条路怎么走)

还记得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吗?站在新时代,家校社各自的角色定位应在哪里,又该如何更好地协作呢?日前,一场主题为“追寻”的“家校社共育巡礼”活动在适存小学召开,在回眸与展望中,为学校进一步推进家校社共育寻找到新的生长点。

家校共育助力孩子的未来(家校共育这条路怎么走)(1)

家校共育助力孩子的未来(家校共育这条路怎么走)(2)

在当天的主题论坛上,华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白芸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应当有边界意识,区分责任主体。上海归去桃花源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张骁谨认为,在家校社协同中直面问题和挑战是第一重要的,必须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理解的纽带。新泾镇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曹瀛毅从社区工作者的角度提出要为社区青少年营造更美好的学习生活空间。

回望适存小学这三年,正是循着这样的路径在走。

2018年下半年,适存小学的校家委会组织架构进行了重构,制定了《适存小学家委会职能部门职责》,增加了组织策划部、资源开发部、安全保障部、宣传联络部四个职能部门。五位主任既是年级家委会的第一负责人,又是职能部门的部长。所有校家委会成员根据自身的专长与爱好,结合四个部门的不同职责进行岗位竞聘。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完善了校家委会工作职责,明确职能定位,优化了学校与家长的合作机制。2019年底,在“开放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家校共育”工作室应运而生,家长们有了自己办公的地方,至此家校社共育新的运作机制正式确立。

2020年疫情后的返校复学,错时上下学及校外放学的要求,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家校共育工作室主动参与、积极作为,拟定了全校家长倡议书,号召全校家长参与平安护校工作,如今,每天都有60多位家长志愿者参与安心守护,为同学和家长拉起爱心线,筑起防护墙。

同样在去年,全新家长学校以“家长沙龙”活动正式亮相,赋予了其更丰富的课程形式与内容,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六次沙龙。参与的每一位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沙龙主讲者有家长代表、有校外辅导员、有教育专家等,主讲者与听众之间更多的是分享和互动,每一期“家长沙龙”的主题来自于学校办学和家长需求,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家校共育助力孩子的未来(家校共育这条路怎么走)(3)

主题活动现场,适存小学三(6)班阎靖媛的爸爸还原了家长沙龙活动的片段,他以培养孩子的跑步习惯为例,分享了自己与孩子一同成长的经历。“不论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努力先成为这样的人。”他的分享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共鸣。

适存小学校长曹永邹说,为充分挖掘家校社资源,完善家校社共育体系,学校还在课程建设上做了两件事。一是借助家校资源丰富学校课程。三年来,适存小学所在地新泾镇政府给予了学校课程建设大力支持,其中学校对面的网球场的免费借用,既解决了学生人均场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同时满足了学生对高质量课程的需求。在课程实施中,家长课程的有效实施,营造了更为和睦的家庭氛围,帮助了家长赋能,引发了家长对学校工作和家庭教育的关注。二是将家校共育活动课程化。2020学年起,适存小学探索并实施“适佳”家校共育课程,通过“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家长课堂”的模式,为每一个家庭建立起更亲密的亲子关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家庭幸福密码”。

活动当天,学校为长宁区图书馆、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等首批共10家社会实践基地授牌。适存小学的学生们未来将在这些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适存小学正探索以新型家校社关系,构建协同育人朋友圈的方式,拓宽育人的路径,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图片由适存小学提供

文字:李晶莹

编辑: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家校共育助力孩子的未来(家校共育这条路怎么走)(4)

家校共育助力孩子的未来(家校共育这条路怎么走)(5)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