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五则公冶(论语第五篇公冶长)

论语五则公冶(论语第五篇公冶长)(1)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翻译】

【杨伯峻】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李泽厚】孔子说:“花言巧语,虚容假色,过分恭顺,左丘明以为可耻,我也以为可耻。藏起自己的怨恨,却与别人表面上交朋友,左丘明以为可耻,我也以为可耻。”

【钱 穆】先生说:“说好话,装出好面孔,搬动两脚,扮成一副恭敬的好样子,求取悦于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亦认为是可耻。心怨其人,藏匿不外露,仍与之为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亦认为是可耻。”

【夜辰心得】

《学而》篇,孔夫子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这里又进一步描述了谄媚的三种形态:巧言,令色,足恭。巧言,出于口,说好听的;令色,现于容,笑脸相迎;足恭,表于脚,想上前又不敢,两脚无从适从。古人真是绝,只六个字,就把人的奴相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且不说别人,仅自我观照一下,不光能看出自己媚上时的嘴脸,还能窥见心底的私欲。人心,光鲜背后,必有阴霾。这样的人是什么人?假人,浑身上下都是假的,与真人相对。为此,左丘明耻之,孔夫子亦耻之。

另一种情形,“匿怨而友其人”。上面是对上级的态度,此种多是平级交往。仅看这六个字,就觉得阴暗无比,令人心生恐惧。隐匿怨恨,而极尽友善的与之交往。一下子让人联想到古时候那些为了报血海深仇,而忍辱负重认干爹、委身嫁于仇人,或漆身吞炭当刺客的人。匿怨友人,可谓包藏祸心。

当然,许多事情不可一概而论,匿怨友人,可以为一己私利,也可以为民族大义,关键在私与公。革命时期,那些打入敌人内部的间谍,许多都是“匿怨友人”,以个人荣辱、生命为代价换取战争胜利,令人敬佩!

蕅益大师批注中说,“读此,便知春秋宗旨。春秋,只是扶三代之直道耳。”孔夫子始终致力于做一件事,“扶三代之直道”,三代指夏商周,想让人们回归到质朴直率的自然本性。想到杜甫一生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理想,终归是理想,心性这东西,污染了再想变得洁净就难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