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的经典书籍(都是一本读之不尽的书)

日本,创造了难以匹敌的辉煌,也给亚洲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它的成败兴衰,对我们来说,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座警钟。说是一面镜子,因为它可以映照我们的成长。说它是一座警钟,因为它的失败也可能会落在我们的身上。

世界上并没有神

大航海时代以来,欧洲列强慢慢席卷全球,特别是在19世纪,达到了巅峰。

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建立了日不落帝国。沙皇在欧洲、中东、中亚、东亚,甚至北美,四处出击。法国在非洲、亚洲等地,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德国在1971年完成统一,工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独居美洲,闷声发大财,靠着庞大的国土、人口、资源,经济总量在世纪末登上世界之巅,并打败老牌帝国,从美洲走向世界。意大利完成统一之后,野心膨胀,屡屡向东南欧、北非用兵……

介绍日本的经典书籍(都是一本读之不尽的书)(1)

这时候,全世界都是欧美的天下。

无论是中国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还是突厥人、蒙古人、埃及人、缅甸人、越南人、印尼人,都是欧美人,特别是欧洲人的手下败将。无数创造了灿烂文明的民族,都在与西方国家战斗的屡屡失败中,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崇拜西方、仰视西方,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思潮。读过鲁迅那一代人文章的人,都可以理解这种令人窒息的压抑。

无数人在失败的泥潭里苦苦挣扎,始终找不到成功的出路。

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沉重打击了这个民族的心理。印度的一次次起义、反抗,都被大英帝国镇压。伊朗在一次次改革中,始终找到强国强兵的药方。奥斯曼帝国也逐渐被西方国家肢解,几乎全部丧失欧洲领土,亚洲领土丧失了大半,非洲领土全部丧失。

欧美国家的强大,似乎是天生的一样。欧美人种似乎就天生更加高贵、聪明而强大,跟神灵一样,战无不胜,不可战胜。那个时候,即使最优秀的中国人、印度人、伊朗人、土耳其人,面对西方人,都会感到深深的自卑。

介绍日本的经典书籍(都是一本读之不尽的书)(2)

这时候,日本几乎横空出世,通过明治维新,一步步走向强盛,打破了欧美人独霸天下的神话。甲午战争,是现代日本的成年礼。日俄战争,是现代日本强大的证明,正式向世界宣告,白种人并没有高人一等,其他人种、民族,依然可以打败他们。

世界上并没有神。在西方世界一统天下的19世纪没有神,在如今西方依然占据优势的多元化格局下更没有神。

做大事,既要攒实力,也要看时机

那时,振奋人心的不仅是日本人,还有中国人。同样是东亚国家,同样是黄种人,日本人可以战败西方人,说明中国也可以。

虽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打输了,但是那时中日关系还是不错的。很多中国人都到日本,或者搞革命,或者读书。孙中山、鲁迅、郁达夫……有政治家,有军人,也有文人……

介绍日本的经典书籍(都是一本读之不尽的书)(3)

日俄战争之后,一直到九一八事变,日本基本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打败了沙皇,虽然只是欧美列强中最弱的国家,也让日本损失惨重。它知道,它距离世界强国,还有很远的距离。

面对欧美列强,它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但是,面对实力的巨大差距,它又极为自卑压抑。即使他的实力,已经是世界前几的存在,在东亚已经没有对手,但是,它在技术、资源、矿产上依然受制了西方。

它知道自己一个小国,无法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沙皇(苏联)这种的西方大国抗衡。他妄图吞并东方大国,获取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进一步强大自己。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以武力征服中国。1932年,东北全境沦陷。日本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介绍日本的经典书籍(都是一本读之不尽的书)(4)

日本一下子吞下了这块“肥肉”,西方国家怎么看呢?不眼馋吗?

当时,英国、法国刚经历了一战的摧残,经济有所恢复又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潭中,人民厌战情绪浓重,根本无意陷入与己无关的战争之中。从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到1939年入侵波兰之前,英法一直实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的侵略行为。近在欧洲,甚至盟国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都可以出卖,更何况远在天边的东亚的行动呢?

介绍日本的经典书籍(都是一本读之不尽的书)(5)

美国一方面还在坚守着孤立主义,不想过多参与欧亚的直接斗争,另一方面还没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中走出来。它在中国东北没有重要的直接利益,自然也不会过多插手。

苏联正在努力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想着快速从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先进的工业国。这是正式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三年,自然也不会因为中国而打断。

某种程度上说,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找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中国积贫积弱,自己抢不回来,欧美大国顾着自己的事,也没有兴趣干预。于是,东北这样一沦陷,就是14年。

从国家的角度,我们要坚决反对、控诉法西斯日本的侵略。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做大事,既要攒实力,也要看时机

“骑虎难下”是所有国家的噩梦

1937年之前,日本的强国之路,虽然坎坎坷坷,但是,总体而言,结果堪称完美。从一个只有日本岛、九州岛、四国岛、北海道岛的岛国,逐渐成为拥有本土以及朝鲜、中国东北、中国台湾大批领土的大国。

从开始全面侵华的卢沟桥战役开始,日本走了一步错、步步错的臭棋。日本严重错估中国的实力与意志。它以为自己可以“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果,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统一战线,走上全民抗战的道路,使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介绍日本的经典书籍(都是一本读之不尽的书)(6)

日本陷入了侵华战争的泥潭。

虽然它以战养战、掠夺了中国大量财富,但是依然需要通过战时经济的政策才能够支撑前线庞大的开支。它需要的石油、钢铁等战争物资,很难从中国获取,而是从美国进口。这时,美国为了在远东的利益,不希望日本独吞中国,开始利用战争物资向日本施压,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

日本已经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中国战场,绝对不可能轻易撤军。但是,美国的压制,又让它惶恐不安。没有美国的战争物资,日本的坦克、战车很快就会成为废铁。

打,打不下;撤,撤不掉。日本已经“骑虎难下”。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骑虎难下”是所有国家的噩梦。骑虎难下的直接原因,是错估对手、错估困难,根本原因是战略考虑失当,让自己缺乏回旋的余地。德国进攻莫斯科失败,是骑虎难下;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受挫,也是骑虎难下。

只要需要一直赌,就肯定是战略有问题

历史上,骑虎难下往往就很难轻易脱身,甚至国家、军队遭受重大失败。拿破仑是如此、希特勒也是如此。

骑虎难下的日本,发现自己没有退路。从中国撤军,意味着前功尽弃,军人不会答应,国家精英不会答应,民众也不会答应。日本还是一个小小岛国,还是无力与西方对抗,还只是一个二流强国,还是被西方看不起。

如果不从中国撤退,美国就会断了日本的石油、钢铁等战争物资,日本也注定不战而败。

当时日本海军大将永野这样向天皇解释:“政府已经得出结论,如果不开战,国家的命运就无法改变;而即便开战,国家也可能会被毁灭。但在这样的困境中还不放手一搏的国家,已经萎靡不振而注定灭亡。”

于是,日本决定下一个更大的赌注——向美国太平洋进攻,争夺西太平洋海上霸权;走向东南亚,争夺石油等战争物资。当时的东南亚是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的殖民地,美国也有很大的利益。这样一来,日本终于完全走向了与西方对抗的道路。

介绍日本的经典书籍(都是一本读之不尽的书)(7)

美国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第一经济和工业强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的经济总量高达2270亿美元(1945年飙升至3550亿美元),而日本仅仅为283亿美元,美国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7倍以上,财政收入是日本的10倍。美国的电量是日本的6倍,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钢铁产量是日本的 11倍,造船能力是日本的15倍,汽车产量是日本的40倍,石油产量是日本的上百倍。二战时日本把国民经济都搞崩溃了,军费仍然不足美国的五分之一。

巨大的实力差距,让日本这次赌博更像是自杀。两个原子弹,让大日本帝国的一切雄心都成为了梦幻泡影。从此,日本被美国打断了“民族脊梁”,成为了一个没有尊严的小弟。即使日本经济总量超越德国、苏联,一度位居世界第二,最高达到美国的71%,依然被美国摁倒在地,几十年原地踏步。

目前,美国在海外驻军30多万,遍布30多个国家。其中,驻军最多的国家,就是日本,超过了5万人(不同的报道,数据有差异)。驻日美军司令部在东京的横田基地,距离天皇住所和政府驻地,只有咫尺之遥。

日本天皇与美国将军麦克阿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合影,生动地展现了国家的地位。

介绍日本的经典书籍(都是一本读之不尽的书)(8)

介绍日本的经典书籍(都是一本读之不尽的书)(9)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只要需要一直赌,就肯定是战略有问题。战略有问题,才会准备不足,只有准备不足,才只能依靠赌博去争夺一线生机。只要一直赌,就一定会输。

它最后的下场,既告诉我们,多行不义必自毙;更告诉我们,国家大事,必须慎之又慎,这不是个人的荣辱,也不是一群人的一时得失,而是亿万人几代人的切身利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