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沉淀力量(久久为功从点滴积累开始)

不久前,读了九边的文章,他说自己是从微博上发一条条读书笔记开始,逐渐成为了拥有百万读者的大V。

受此影响,我也想在阅读之后,写点内容,理清自己的思绪以及输出点内容。

正好,今天读完了九边的《向上生长》一书,有些感想想写下来。

书本大概九万多字,对我来说,比较通俗易懂,作者用简单的语句,形象的比喻,对一些道理,又或者个人思考娓娓道来。

厚积薄发沉淀力量(久久为功从点滴积累开始)(1)

读完全书,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反复提及“积累”的重要性。

作者劝勉读者不要以缺乏天赋、不感兴趣等借口,不去做事,不去学习。

作者认为,一点一滴的积累比什么都重要。而且对于需要长期积累的事情,一开始不要定过于高的目标,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比如说做俯卧撑,一开始就定下目标,每天做10个的话,前几天可能可以完成,但用不了多久就做不下去了。

刚开始不要给自己定有挑战性的目标,而是要以养成习惯为目标。还是做俯卧撑的例子,每天做不来10个,就告诉自己做5个就好,再不行就3个。

做多少个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每天都这么锻炼一下。慢慢地,长期锻炼下来,你就能做10个,20个,甚至更多。

故此,我也是这样想,从写读书感悟开始,不要求自己写得多么流畅,可读性多强,内容多精彩,只是把感悟写完这件事执行开始。

厚积薄发沉淀力量(久久为功从点滴积累开始)(2)


书中提到不少观点,对我来说,除了“积累”一词印象深刻外,还有其他几个零散的观点,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个是“奖励机制”,作者提到要像游戏设计者,在游戏里设计各种随机掉落的宝物,打怪升级的级别那样,给自己制定奖励的机制。

当自己完成某种任务,或者达到自己的目标,便给自己奖励。

书中举的例子是作者的朋友,设定的锻炼目标,完成一点就给自己买游戏机等智能设备,自我奖励一般。

我打算试着给自己定一套奖励机制,试行感觉成功的话,到时候会分享出来。


读书时,另一个很有感触的是“习得性无助”这个观点。

这个词并不是第一次看见了,我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人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

对于穷人来说,储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时候不是他不想存钱,而是他没有办法选择,要把钱花在购买食物、赡养孩子、给老人家看病等事情。

这个词听着真的有些绝望,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这样的情况,还是要清醒认识自己,提前做好规划。


厚积薄发沉淀力量(久久为功从点滴积累开始)(3)

第三个很有感触的点在于,阅读这本书时,作者提到的很多名词、人物等等,都是引用其他书籍、新闻或者其他地方的信息,如果从不曾了解过,读起来就会有些费解。

比如有两篇内容,写关于《贫穷的本质》一书的,如果对这个书从未有过耳闻,那在阅读相关内容时,就要花多点力气。

就比如我不知道作者说的“陈友谅”是个什么人,他举这个人的例子,我就要花时间去了解,以便弄明白作者的意思。

因此,我想在知识储备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读一些书,确实挺费劲的,但是当背景知识掌握得多了,再看到类似的内容,很快就能理解。


最后一个比较想表达的内容是,在看完电子书后,评论里有读者把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概括汇总,并发表出来,供他人阅读。

由于《向上生长》这本书是需要付费阅读的,于是评论区出现了类似这样的声音:评论区的总结非常好,看完了这个精辟的发言,感觉不需要付费阅读了,省了好多时间精力。

看到这个评论,我的想法正好跟该评论者相反。其他读者写的总结性笔记,是属于他个人的见解,带有读者个人主观思考的。

通过阅读这短短一两千字的评论内容,就想了解完作者九万多字的书,是有一点不切实际的。

我可以说,自己在第一遍看完这本书后,也不能说掌握了百分之百。

所以,我还是相信作者书中说的“笨办法”,那就是慢慢积累,自己慢慢看书做输入,然后写写感悟做输出,努力从文字的消费者端,慢慢向消费者和生产者两个身份方向迈进。

2022年7月3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