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佛堂古镇旅游攻略(游走义乌华溪鲍寺访古)

●吕永良

华溪森林公园,是义乌的明珠;鲍寺,就是森林公园的明珠。

义乌佛堂古镇旅游攻略(游走义乌华溪鲍寺访古)(1)

义东北万绿丛中的鲍寺自然村,位于廿三里街道华溪片联五行政村内。小村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古代这里名人辈出,华溪才子虞守随(1482-1528),是虞守愚(曾任嘉靖朝刑部尚书)的堂兄。虞守随幼时即聪颖好学,虽家境贫困,但刻苦攻读经书,才学过人。管科举的学使,看了他的文章后惊讶不已,每当来金华府巡行,考评各县读书人,虞守随几乎次次技压群芳,夺得第一。”

虞守随后来创办的钟山书院,就位于义乌县东35里之鲍寺。据明清《义乌县志》及其他史料记载,虞守随当御史时,因遭逢父亲丧事,丁忧服丧期间,在父亲墓旁搭建茅屋居住,护坟守孝,其守墓之庐即为钟山书院。先生和弟子环绕坟墓坐在一起,真诚教授,相互学习。虞守随讲学时,声调抑扬顿挫,远乡近邻的不少弟子都慕名前来求学,把钟山书院都挤满了。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代,鲍寺的方丈传了一代又一代。传至黑鲁禅师,哪知这是一个十足的懒和尚,疏于寺庙管理,修行抛却脑后,喝酒吃肉,寻欢作乐,将一个殷实的寺院糟蹋得一塌糊涂,臭名远扬。眼见寺院香火凋零,佛事难以为继,黑鲁禅师只得下山来到华溪村,递上名帖,求见虞太公,希望太公能为寺院重整捐助些银两。

虞太公早知鲍寺已今非昔比,寺风不正,遂乘此机会,好好开导。可黑鲁禅师巧言分辩,推卸责任。虞太公正色道:“尔等不思修行,不戒淫欲,违乱寺规,实乃佛门之败类,华溪虞姓绝不会再伸援手。”黑鲁闻言,拂袖而起,愤愤而去。回归鲍寺,他不思悔改,反而绞尽脑汁寻思报复之策。他决定在奶头山顶建一砖塔,因为这里如有一塔,则与华溪村遥遥相对,塔与獭谐音、虞与鱼谐音,水獭专吃鱼,古人迷信风水,坏和尚以此毒计来诅咒华溪虞姓人氏。说干就干,黑鲁发动寺众,挖塔基、奠基石,他本人也滥用腾挪之术,使一根钓鱼竿将山脚的砖石连连抛到山顶。

此事急坏了华溪虞姓族人,眼看砖塔将成,用何策可阻止和尚造塔?毕竟华溪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朝中官员身位显赫且众多,经过一番计议,一项对策付诸实施。

忽一日,鲍寺山门前,来了一位手执名帖的中年汉子,只说有要事求见方丈。见了黑鲁说道:“杭州城有一大户人家,员外要为其母做寿,做四十九天道场,需四十九个和尚参与法事。礼事银两从优,但伙食自负。”黑鲁禅师正愁造塔资金不足,对这眼前送到的外快岂能放过?即刻吩咐全寺僧人,尽皆前往杭州,只留一个武功高强的烧火和尚看守寺院。

黑鲁禅师带着一干僧众,在杭州做法事,一切顺利,只是伙食自己做,让他们苦不堪言,遂召来留守鲍寺的烧火和尚前来调理厨房。从此,黑鲁和尚们吃着喷香的饭菜,想着高额的酬金,乐不思蜀。不知不觉中,七七四十九天法事圆满。

回到鲍寺,花和尚们吓一大跳,只见鲍寺早已夷成平地,塔基也恢复了原样,漫山遍野已被生长着的芝麻覆盖。黑鲁怀疑此举系华溪虞姓人所为,告状到县衙:诉说四十九天前离寺,现寺庙发现被毁,要求缉拿嫌犯。县太爷派人前往勘察,沿途打探。百姓痛恨和尚恶行,均一问三不知。衙役在现场,见庄稼已有一尺多高,如实回禀。知县老爷遂判定和尚诬告,乱棍打出。黑鲁和尚灰溜溜的遁迹它乡,再无露面。鲍寺寺庙的兴衰故事,也向世间宣扬了一个道理:邪恶终不得长久,善良才是传世之本。

此事过了若干年后,有蒋姓先祖,见其地秀丽非凡,遂迁居于此,逐步形成村落。村以寺名,流传至今。直到现在,鲍寺村前面还有两条路的遗迹:一条石子路,一条黄泥路,传说供当时善男信女,分道行走之。

走在鲍寺的乡间小路上,蜿蜿蜒蜒,香樟连绵,芳草野花沿溪而开,伴山路而上,野趣盎然,令人心旷神怡。鲍寺位于义乌、东阳、诸暨的三角交界处,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森林景观、自然景观和众多人文景观的旅游圣地。

鲍寺景区有鲍寺水库、野猪林、钟山书院旧址、鲍寺遗迹、鲍寺溪、钓鱼狩猎、南方红豆杉、游泳戏水池等景点。为了村民致富,村干部们要开发游泳池、森林别墅、垂钓区、南方红豆杉林、草莓园。“以科技信息为前导、以创新绿色食品为主业”,大搞多种经营,特别重视旅游业,致力打造游憩休闲民宿乐园,让村民们尽快致富起来。

义乌佛堂古镇旅游攻略(游走义乌华溪鲍寺访古)(2)

运营人员 yw002 徐庆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