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运动两小时肌肉溶解(运动太猛或过量)

在如何生活节奏过快的时代,肥胖人群、压力过大人群开始不断增多,也有不少小伙伴想通过延长运动的时间来达到减肥或者舒缓压力的效果。

近日,浙江绍兴的小朱因工作时一直坐着,晚上回家后便跟着视频跳操,出汗又舒展筋骨。刚开始的时候,每天2个小时,强度不大,也没有出现不适,后面小朱加大了运动量,结果下肢肌肉开始出现酸痛。起初她没有重视,直到症状不断加重、尿液颜色变成酱油色,才意识到不对,经过检查,医生考虑她患的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每天运动两小时肌肉溶解(运动太猛或过量)(1)

图源新浪新闻

一、运动太猛,怎么肌肉就“溶”了呢?

人体的肌肉分为三类: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其中心肌和骨骼肌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所以又称为横纹肌。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通常会发生在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之后。顾名思义,就是横纹肌受到了损伤,肌膜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漏了出来,就像肌肉溶解掉了一样。

此时,患者就会出现肌肉酸痛难以缓解的症状,受损肌肉细胞崩坏后释放产物进入血液,会令血液中肌酸激酶指标爆表。另外,漏出的肌红蛋白随着血液循环到肾脏代谢,会造成尿液颜色变深,肌红蛋白也会损伤肾小管,并造成肾小管堵塞,进而就会造成少尿、无尿,并引起肾功能衰竭。有些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若没有及时就医治疗,造成的肾功能衰竭将是不可逆的,甚至会引发猝死。

每天运动两小时肌肉溶解(运动太猛或过量)(2)

图源网络,侵删

二、横纹肌溶解症容易盯上哪些人群呢?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多以青壮年高发,平常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弱的人群,如果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就容易诱发疾病。因此,平日里从来不运动,或运动量较少的人,不要突然进行高强度的运动。

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非常复杂,除了过度运动外,挤压伤、高热环境、药物因素、自身免疫疾病、代谢紊乱疾病、遗传等因素也可能会引发疾病。

  • 因此,以下人群也应当格外小心:

①患有高血脂、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中年人;

②节食减肥,在饥饿状态下运动量较大的年轻人;

③夏季在高温下大量运动出汗的人群。

每天运动两小时肌肉溶解(运动太猛或过量)(3)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如果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大多数预后较好,因此及时就医很重要。如何判断自己得了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呢?患者一般会出现肌肉疼痛、无力,尿液会呈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但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会出现轻微的肌肉酸痛、酸胀、无力等,但这些症状往往会被误认为是运动引起的疲劳。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且伴随脱水、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发热、心律失常、少尿或无尿、下肢及下背部肌肉疼痛等情况,就要高度重视,不要逞强,及时到医院就诊。

每天运动两小时肌肉溶解(运动太猛或过量)(4)

三、运动一定要适量,科学运动,别让横纹肌溶解症找上门

运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跟时长,并且运动要循序渐进,运动中还要注意检测自己的心率,如果超过了最大心率,必须调整运动强度。

心率的计算方式为:

青年人群:最大心率=207-0.7×年龄

中老年人群:最大心率=180-年龄

首先,饮酒后不要运动,很有可能会增大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概率,以及各种突发疾病的风险。

其次,现在许多年轻人为了追求翘臀或大腿的曲线,在锻炼时大量做深蹲的动作。大腿是我们身体肌肉最为丰富的部位,如果大腿肌肉高强度、过度拉伸,很有可能会导致横纹肌大量损伤,诱发肌肉溶解。除此以外,高强度的动感单车也容易造成腿部肌肉的损伤。所以,一定要掌握锻炼的时长。

每天运动两小时肌肉溶解(运动太猛或过量)(5)

对于普通人来说,运动一定要注意适量,最好是运动一天、休息一天,给肌肉一个休息和适应的过程。如果剧烈运动后出现肌肉持续酸痛,建议先停止锻炼,多喝水。

运动是健康良药,可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但是凡是都要有个度,追求速度的运动不仅不科学,反而还会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因此,运动是没错的,我们还是要坚持运动,但是要有度锻炼,切忌猛练,才是科学的锻炼态度。

参考资料:

[1 周昀洁.过量运动后肌肉溶解了[J].健康博览,2019(11):59.

[2] 陈莞婧.运动过量,当心肌肉被“溶解”[J].祝您健康,2019(09):20-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