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野史可信吗(为何东西方的野史都比正史要真实)

先说说野史和正史跟的区别,野史和正史一般都立足于真实的历史,但野史的主观性强,来源复杂,但如果涉及到帝王和名人的隐私,往往更加可靠;正史来源于官主机构,态度严肃,信息渠道可靠,但由于要考虑到面子问题,往往为尊者讳,读起来远没有野史有趣。

正史中的野史可信吗(为何东西方的野史都比正史要真实)(1)

拿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来说,大家都相信有貂婵的存在,但在《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没有她的存在,《后汉书·吕布传》真实记载了吕布与司徒王允等密谋杀死奸臣的全过程,但《吕布传》中,并没有出现貂蝉的名字,仅提过一句:“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汉书通志》上倒是提到过“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多少名字对上了,不过从王允换成了曹操又令人相当费解。但我们从这些蜘丝马迹中,董卓和吕布反目,中间的确是出现了一个美女,但名字不可考。后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就把这个女人具象化成为了貂婵,所以如果不把貂婵这个名字做实,那么这个历史的还原还是相当真实的。再多说一句吧,董卓年轻时还是汉朝的忠臣,立过很大的功劳,后来有功不赏,非贿赂不得上进,才使董卓彻底失望,最后成了一个超级坏蛋。

正史中的野史可信吗(为何东西方的野史都比正史要真实)(2)

法国的拿破仑说过“中国睡狮醒来将会震动世界”这句话,但正史中并没有记载,特别是英国人非常反感这句话。为什么呢?法国政治家和著名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在世界的名著《停滞的帝国》的第85章中有对阿美士德与拿破仑1817年夏天的会晤与交谈的详细描述。作者对“睡狮论”的表述是:“拿破仑认为,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一头睡眠中的狮子。”因为这三句话没有引号,所以就不能认为是拿破仑的原话。但下文又出现了加引号的话:拿破仑接着说:“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睡狮醒来将会震动世界”这句话虽然不是拿破仑的原话,但很清晰表达了他的意思,英国选择对中国开战是愚蠢的,我们可以认为这句话有真实合理性,但因为后来鸦片战争的惨败,而被英国人选择性的忽视。

正史中的野史可信吗(为何东西方的野史都比正史要真实)(3)

再来说说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个除朱元璋以外的和尚皇帝,被称为”小太宗“的唐宣宗,他在正史上记载非常的简单,即位的时候已经三十七岁,历史典籍中仅记载他:“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幼时宫中以为不慧”。三十七岁前为避祸出宫当和尚的事迹完全看不到。实际上,李忱的经历完全可以写一部小说,母亲郑氏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老婆,后来李锜叛乱被杀。郑氏入宫,在穆宗的母亲郭氏身边当过侍女,与唐宪宗发生关系生下皇十三子李忱。经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都有谋害他的事情,大家都捉弄耍戏李忱,他则岿然不动,坦然受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未遂的谋杀后,李忱终于在宦官仇公武的帮助下换上缁衣,逃出了宫廷。他东下洛阳,经江淮云游到浙江盐关的安国寺。那里的方丈齐安也是唐室宗亲,收留了他,还给了他一个法名琼俊,浪迹江湖。这是一段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经历,但正史没有办法去写。但野史上留下香严闲禅师和李忱两人在江西庐山上合写的这首《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最后说一句吧,不管野史真不真实,大家都更喜欢野史一些,因为野史更贴近大家的生活。就像将来正史中必然会记载到,在证监会领导下,中国A股一直坚定的走在牛市的道路上,大家是绝对无法反驳的。但个中的酸甜苦辣,都只有在大家创作的野史中去慢慢体会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