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1)

11.8万人热评,豆瓣评分9.7,力压《琅琊榜》(9.3)、《甄嬛传》(9.2)、《西游记》(9.6)等口碑好剧,位居“高分华语剧集榜”榜首。这部电视剧2007年在湖南卫视播出,虽然收视率不高,但一经播出就得到了很多明学专家、文艺学者的肯定。

“与其说是一部影视作品,更像是一部文艺作品”

必须承认的是,这不是一部历史剧。虽然时代背景定位在嘉靖晚期,但人是那些人事儿却不全是那些事儿。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2)

在这部剧里皇帝没那么昏、奸臣不那么奸、忠臣也没那么正。对于很多人认为这是在给严嵩父子、嘉靖平反,个人不那么认为,当成一部有深度的权谋剧就好。

这部剧之所以备受好评,是因为即便没有历史知识的人看完也会大呼过瘾,即便没有完全看懂的人也知道这是部良心之作——倒也不是不明觉厉,而是老戏骨酣畅淋漓的表演和编剧深不可测的功底确确实实在那儿摆着。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3)

导演张黎说过,这是一个很安静的剧组,每个人都不骄不躁认认真真地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早晨五点起床试装背台词七点准时出发,成了每个演员的觉悟——到现场背词或者台词磕磕巴巴的人,会被全剧组看不起——大家都是江湖上有名号的老戏骨,谁也丢不起那人。

嘉靖

陈宝国曾一度拒绝再演皇帝,然而拍完嘉靖之后却大呼过瘾。不仅仅是他自己觉得过瘾,观众也看得出来他演的过瘾。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4)

历史上的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整日幽居深宫琢磨炼丹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却也是大明朝十几位帝王中最有城府的一个,用权衡之术掌控朝廷达四十余年。

更诡异的是当时更是一个能人辈出的年代,除了大家熟知的大奸臣严嵩、抗倭名将戚继光、大清官海瑞以外,杨博、严世蕃、徐阶、高拱、张居正个个不是省油的灯。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5)

历史上的嘉靖具体是什么形象不得而知,但整日胡吃海塞各种富含金银汞元素的自制药丸,却还能神采奕奕战天斗地虐群臣,实在不可思议。

陈宝国把嘉靖的仙风道骨和善于权谋的帝王之气刻画的非常到位。可以毫不怀疑地说,这是编剧避重就轻刻意规避掉了嘉靖昏庸无道的部分,但也没有完全规避,至少对修道事业的认真态度是没有打折扣。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6)

空旷的西苑里,身着拖沓宽松的华贵道袍,嘉靖皇帝幽灵一般,时而精神恍惚地做鹤形奔跑,时而慵懒地倚躺在卧榻之上,隔着薄纱垂帘聆听百官进谏,用玉槌敲击回应治国之策,既儿戏又威严。

作为皇帝专业户,不怒自威是陈宝国的自我修养,字正腔圆落地有声的台词功底是老戏骨的自我修养,而无论是用玉槌敲击来回应百官还是听内阁大臣争论不休时若无其事地去解手都是编剧巧妙的设定。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7)

当然嘉靖皇帝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内心深处对皇权的解读,作为一个既聪明又操蛋的帝王,他打心地儿知道自己身为皇帝却执着于修道大业确实是玩忽职守,不想放弃修仙得道的个人追求却也不愿意愧对百姓背负历史骂名。

一方面知道严嵩父子鱼肉百姓蚕食社稷,一方面却又想当然地重用他们来维持大局。一方面知道国库空虚百姓深受赋税之苦大明财政捉襟见肘,一方面却坚持劳民伤财来大修道观。一方面对海瑞以下犯上大逆不道之言论怒不可遏,一方面却选择三番两次跟海瑞正面辩论来寻求内心安慰。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8)

无论是嘉靖乔装之后到诏狱去见海瑞还是在西苑爷孙三人跟海瑞辩论,基本确定是编剧的小说创作。然而也正是这两场戏奠定了整部电视的内核高度,毕竟敢于这样书写深度的影视作品少之又少,能够言之有物还能言之有理的更是凤毛麟角。

在这场“皇权捍卫战”中最终肯定是嘉靖战胜了海瑞,无论是爷孙三人跟海瑞对峙时,嘉靖压倒性的论点表述还是海瑞听闻嘉靖驾崩之后悲伤到晕厥都说明了这点。保全了嘉靖的威严也保全了海瑞的品质(并未无家无国无君无父之人)

海瑞

海瑞一出场,并未认出是黄志忠老师演的。但是那种精瘦的形象、朴素的穿着、永远洗不干净的五官立马让我认可了这个角色,而之后多次直面权威据理力争的神态也极具说服力,并非一般作品中的无力呻吟。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9)

剧组拍摄时,有为演员们找了健身房,饰演杨金水的王劲松老师、陈宝国老师等都经常锻炼身体,而黄志忠老师是每天跑步一万米。也正是这种辛苦的付出,才得以刻画出瘦而不弱的海瑞形象。

《大明王朝》副标题是《嘉靖与海瑞》,整个作品的创作需求也是海南(海瑞故乡)旅游局的领导为了宣传而找到的张黎等人,所以这部作品里面对海瑞的刻画有凸显之疑。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10)

历史上的海瑞确确实实是两袖清风廉政为民,同样命运多舛却不是这么个路子:剧集中海瑞小女五岁左右夭折,且只有糟糠发妻,历史上的海瑞尚有小妾一个和两个男孩,只是俩男孩确实夭折了。

作为立足于海瑞的宣传作品,个人认为还是非常成功的,至少我作为一个观众多次被海瑞感动到热血沸腾,在海瑞被关进诏狱之后也不由得关心其命运。

得知嘉靖驾崩,剧集配词“海瑞陨绝于一旁”,也是着实让我虚惊一场。毕竟还指望海瑞在新王继位之后再斗权贵为民造福,就这么跟着嘉靖去了未免太遗憾了。历史上海瑞知道七十二岁高龄在万历(裕王的孩子继位)年间还重新出山了。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11)

而海瑞为官清廉的名声也不是后世炒作的,在海瑞晚年为官时基本上官员闻之胆寒,百姓夹道欢迎。其赴南京任职的时候,更是老百姓将官邸围了个水泄不通,只为一睹青天大老爷“芳容”。

杨金水

很多男演员都是越老越有味道,饰演杨金水的王劲松老师在近些年的作品中明显更有“腹黑”的味道。但不可否认,杨金水堪称“史上最帅太监”,不纠结于颜值有多高,而是举手投足之间霸气侧漏。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12)

作为江南制造局直接负责人、坐镇地方的京官,杨金水在浙江辖区内可以说是一手遮天,即便在浙直总督胡宗南跟前也是我行我素。当然,剧集没有浓墨重彩去刻画杨金水的飞扬跋扈,更多的是他在多方势力下周旋的被动。

正是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旁听了海瑞的一场提审之后,深知遇到硬茬儿了,东窗事发已是定局,当机立断选择装疯。或许是知道自己确实有一帮猪队友,或许是真正知道自己所涉及的事儿经不起调查,总之他疯了。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13)

杨金水装疯的设定没毛病,他只能疯做成糊涂账不能一死了之做成死账。他死了调查还会继续,指不定会连累到谁,但如果他只是疯了那他就带走了一切。而且最终也是他在嘉靖面前的一番“疯言疯语”让整个事情告一段落。嘉靖念其多年来劳苦功高,不仅为贪腐案落锤定音,更是给他安排了好归宿。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14)

在这部电视众多虎头蛇尾的伏笔当中,杨金水的处理算是最大最明显的一个。杨金水承受了这么多,以为他还会有后续作用,没想到只是跟着吕芳去了南京草草了事。

沈一石

熟读诗书气自华,这话放在赵立新老师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说是其貌不扬一点也不过分,可挡不住的儒雅之风总是给人润物细无声的舒适感。然而专注话剧的赵立新最擅长的不是刻画文人墨客,反而是儒雅背后的狡黠入木三分。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15)

他饰演的商人沈一石颇有一种无奈感,家财万贯、才华横溢却受制于一帮贪婪之徒。最爱芸娘,却不得不为了迎合那帮市侩而伤害芸娘。面对芸娘的时候,才会把自己内心深处最邪恶的想法表达出来。

剧集多次出现他在空旷的庭院里潇洒击鼓的画面,颇有一种曲高和寡的孤独感,同时也是文人雅客特有的落寞意境。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16)

跟海瑞相斗,真正不落下风的只有沈一石。也就是这样一个城府颇深的商人,用自己的性命为那些沆瀣一气的贪官做了一个生死局——奉旨抄家抄出了丝绸一百匹,龙颜大怒,下旨彻查江浙官场的贪腐案——沈某先走一步,但该陪葬的一个也跑不掉。

其他

还有很多让人记忆深刻的角色,比如严嵩父子、胡宗宪、吕芳、徐高张等,虽然这部剧叫《嘉靖和海瑞》,但更确切的说还是是嘉靖辖制下的吕芳、严嵩、裕王这三路人马的宫斗。

可能真实的历史没这么有艺术性,但一定更加精彩。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17)

嘉靖时期是历史上有名的能人辈出的年代,虽然剧集中的严世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活脱脱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但真实的严世蕃却是精于谋划的狠人一个,甚至不是严嵩在为严世蕃遮风挡雨而是严世蕃在为严嵩出谋划策。

剧集中徐阶、高拱、张居正同属裕王阵营,却都是不善言辞的文臣形象,事实上这三个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基本上是徐阶斗倒了严嵩、高拱斗倒了徐阶、张居正斗倒了高拱……一个比一个城府深。

陈宝国回忆对自己很重要的三部戏(陈宝国演皇帝大呼过瘾)(18)

裕王继位后为隆庆皇帝,在位六年即因病驾崩。裕王那可爱的小皇子长大了就是万历皇帝……比起他爷爷来,万历颓废的更加过分。

本剧虎头蛇尾的伏笔之二就是小皇子的大伴冯保,虽然对前因后果也交代的很清楚,终究有点莫名其妙。冯保也确如吕芳预期那样,随着隆庆、万历时代到来官运亨达位居掌印太监。

闫妮饰演的李王妃也确实是政治觉悟灵敏的奇女子一个,万历登基后因为年纪小,一直也就是这位王妃(太后)在协助处理政务,据说跟大胡子张居正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